活动简介
为帮助新生快速适应研究生阶段学习生活,提升综合素养和社会竞争力。10月14日晚,深圳大学法学院在启明楼举办研究生新生社会综合能力提升专题讲座。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林济霖围绕“现实困惑与能力跃迁”,融合哲学思辨与现实案例,为2025级研究生新生带来一场有深度、有温度的成长指南。

讲座内容
王钜强老师担任本次讲座主持,介绍本次活动是新生入学后的教育,是法学院新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讲座伊始,林书记直击研究生群体的“成长痛点”。他指出,研究生面临的困惑在广度与深度上不输本科生,涉及学业科研、就业发展、人际情感、价值理想等多个维度,还易引发心理问题。因此,法学研究生首先要建立对“成长困境”的理性认知,这是提升社会综合能力的关键前提。
为深化这一认知,林济霖副书记引入三则“特殊就业个案”:某校优秀毕业生公务员面试屡败后发生意外、某校博士求职被骗至缅甸、某演员陷入境外就业诈骗陷阱。他从“困境成因”“风险规避”“观念重塑”三方面深入剖析,引导新生反思生命与生活、就业与择业等深层关系,告诫大家在就业浪潮中坚守法治信仰与生命底线,切莫急功近利而陷入风险。

林济霖副书记还以李嘉诚“入世态度做事,出世态度做人”的理念为引,结合朱光潜、冯友兰的哲学观点,阐释“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的辩证逻辑。面对复杂社会和棘手问题,指出需要冷静并向可靠、可信的人(如家长和在校老师)求得帮助,而不是一时激动从而误信电讯和网络诈骗;针对学习、人际关系、求职就业等诸多问题,指出需要精准抓住事物的“第一性原理”来化解矛盾,而不是通过精神内耗来敷衍;对于情感困惑,明确指出:“时间只是药引,正确心态认知才是解药”,指导新生在不同情感阶段采取恰当态度;通过中、外身残志坚人物案例,传递积极认知,鼓励大家直面困境、在试错中成长;通过“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为万世开太平”等名家名言来引导新生辩证看待挫折、胸怀天下,不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讲座最后,林书记还生动点评并清唱了励志歌曲《顺流逆流》,让大家收获鼓舞的力量。

启智赋能
整场讲座集哲学思辨、案例警示、方法指导于一身,为新生拆解了成长“困惑链”,提供了破局“工具箱”。新生们表示,这不仅是一次能力提升指引,更是法治信仰与人生智慧的启蒙,将以更成熟的思维开启研究生生涯,向复合型法治人才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