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张淑钿应邀出席前海专家咨询会
2014-05-28信息来源:
编辑:审核:

近日,全国首个境外法律查明平台——深圳市蓝海现代法律服务发展中心在前海公开亮相。蓝海现代法律服务发展中心是深圳市司法局支持设立的非营利性民办非企业机构,成立于今年初。经过几个月的探索,目前已形成关于建立深港法律查明机制的初步方案,并召开专家咨询会征求意见。

  来自内地和香港的法律专家、法官、律师等代表认为,当前法律查明工作耗时长、程序复杂,缺少查明途径,致使内地审理的涉港案件适用香港法律者不到一成。蓝海现代法律服务发展中心平台的设立,为查明香港法律提供了有效途径,更方便香港人适用香港法律在内地打官司。

  【法官困惑】

  查明境外法律费时费力

  来自最高人民法院、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州海事法院、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均认为,缺少涉港案件的法律查明机制,给审判机关及当事人带来不少困惑。

  广州海事法院副院长詹思敏介绍说,广州海事法院审理的案件,60%涉外、涉港澳台。“自法院成立到现在,我们适用境外法审理的案件不到10%。”詹思敏说,对当事人来说,用国外或港澳台法律打官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事人费尽周折提供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条文和意见书。不少当事人向法官抱怨,查找涉外、涉港澳台法律条文非常困难,收费也不菲。就算找来了法律条文,法官也难以查明和确信,所以一般只能适用国际公约和条约来判案。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郭毅敏表示,因缺少专业机构的法律查明机制等因素,深圳法院在审理涉外、涉港澳台案件时,大部分选择用内地法律来判案。至于海外和港澳台法律,只是偶尔拿来用一把。目前,深圳市已经同意设立前海商事法院,指定管辖全市此类案件。因此,前海急需明确法律适用标准,建立法律查明机制。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长王建平认为,境外法律查明对涉外审判是一个非常重要环节。广东涉港案件多,占全国70%80%。“但真正通过查明香港法,最后适用香港法审理的数量不是很大。大部分当事人没有提供或无法查明香港法,有的当事人拒绝负担查明费用。有时,当事人出具专家意见相互矛盾,也是造成无法查明香港法律的原因。”

  最高人民法院、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表示,曾着手推进建立境外法律查询平台,但是一直是在设想,没有付诸行动。

  【前海探索】

  建立深港法律查明平台

  市司法局副局长徐鹏介绍说,推动建立香港法律查明机制,为适用香港法律提供便利,是深圳市法治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根据《深圳市加快建设一流法治城市工作方案》,深圳市司法局是这项工作的牵头单位,目标在2014年年底初步建成深港法律查明机制。

  为何国内首个查明机制落户前海?前海管理局副局长汤志江这样解释,2020年,将有1万家香港企业在前海发展,有10万港人在前海从业,这就不可避免会涉及到大量涉港商事合同,在纠纷面临选择法律适用时,建立香港法律查明机制是前海发展的一个大的需求。

  蓝海现代法律服务发展中心执行理事长肖璟翊介绍说,所谓深港法律查明机制,是打官司的当事人需要使用香港法律时,有专门机构为当事人提供服务,和香港司法机构进行密切联系,得到权威的法条、依据,供本地法院的法官审理时作为法律依据。

  【专家建议】

  建立资料库和专家库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私法研究室主任沈涓研究员认为,要建立资料库和专家库。建立资料库, 可直接从资料库中寻找法律,节省时间,逐渐成为香港法和域外法权威机构。建立专家库,承担对香港法适用的真实性进行确认及提供香港法、域外法。资料库收集资料,应先由专家来确认真实性,由专家追踪其修改,增加平台的权威性。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涉外商事审判庭审判长温达人、深圳市律师协会副会长韩俊也表示,希望有专家库的专家出具法律意见,这样查明机制信誉会更强,权威性得到社会认可。

  深圳大学法学院张淑钿副教授表示,查询平台要程序简化、费用便宜、程序简化,才能够说服当事人使用。詹思敏则建议,查明平台应提供透明、合理的收费标准。

  香港大学法学院教授傅华伶认为,查明平台的应用,诉讼只是很小的比例。可以搭建一个更大的平台,用在其它地方,如引进好的制度或成为很好的智囊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