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随着深圳大学法学院的学术影响和国际化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近些年来先后已有10多位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波兰、南非、喀麦隆等国的留学生在我院攻读法学硕士学位研究生。今天的《深圳特区报》大篇幅报道了我院已毕业的留学研究生大树和他导师刘阳的精彩事迹。
中非师生共同编织“中非梦”
图为在深圳大学学习的大树
深圳特区报记者谢馥蔓 文/图
“我和深圳的‘蜜月期’应从2011年的大运会说起,这个‘蜜月期’让我不仅拥有了中国梦,还拥有了中非梦。”来自喀麦隆的青年大树如是说。
在大运会期间,大树为深圳大学的学生上跨文化交际的课程。他生动活泼的表达和严谨的逻辑思维,引起了该校国际学院刘阳老师的注意。“这个学生,正是此前请求我当硕士研究生导师的非洲青年。”刘阳说,在此之前,他没有带过外籍学生,而大树也不是法律专业出身,他对是否录取大树有些犹豫。
凭着大运会期间的优秀表现,大树从深圳市长许勤手中获得“深圳大运留学基金会”颁发的奖学金证书。奖学金帮助他实现了在深圳继续深造的梦想,也坚定了刘阳帮助这个非洲学生实现梦想的信念。因大树本科专业并非法律,深圳大学法学院还特地为他安排了一名学习搭档——具有法学学士学位的中国学生周金波。
在以后的三年时间里,这对中非组合捧出了学术专著《南部非洲国际经济法经典判例研究》,将作为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的参考资料。大树说,“我非常喜欢中国,我想为我的中国梦做点事情。”
他将继续留在中国学习和生活,而他的搭档周金波则决定到非洲去攻读博士学位。刘阳老师说,“这种交流,既可以扩大学术视野,也是中非友好的一个缩影”。
回想起最初在深圳读研的经历,大树说,“我的中国梦是从入校后几天就萌生的。”在与导师和伙伴的交谈过程中,他欣喜地发现,大家都跟他一样,非常关注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合作。于是他们讨论起这样一个设想:是不是可以把各自的“中国梦”和“非洲梦”结合起来,变成大家的“中非梦”呢?
一系列数据让他们看到“中非梦”实际上在步步升高:2000年,中非贸易总额仅110亿美元,2013年时已经超过2000亿美元。而中国非洲在这个过程中也形成了独特的互补关系: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蓬勃发展的基础产业和制造业需大量能源、矿产资源和自然资源,庞大的制造业产品、产能和大量资金,又需要稳定、开放的市场需求;而非洲各国的经济严重依赖资源出口,本身则资源丰富,制造业的匮乏需要输入门类齐全、价格可以负担的工业产品,落后的基础设施也需要借助外力兴建。
他们几人不谋而合,决定一起从经济法的角度解读中国的崛起对非洲产生何种影响,而非洲对中国的崛起又具有哪些特殊的意义。
刘阳老师制定了一份研究计划,中非师生共同撰写一本书,名叫《南部非洲国际经济法经典判例研究——兼析中南经济合作中的贸易投资及劳工权益保护问题》。这部专著中文版已在2014年7月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四名作者,两名来自中国,两名来自非洲。他们分别是刘阳、大树、周金波和来自南非的克瑞斯。他们用三年时间研究了发生在南非、博兹瓦纳、津巴布韦等非洲国家的四个国际经济法方面的经典判例,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揭示了中非合作应当注意的贸易、投资以及劳工权益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谈到写书的过程,他们几个人不约而同地说:“写书的过程非常充实,时间一晃而过,想不到一下子三年就过去了,但收获也不小。”现在他们正在加紧英文版的翻译和撰写,计划明年赶在中非论坛前出版。
到深圳之前,大树已在中国多个城市“游学”。2003年12月,已经34岁的他辞去了历史老师的工作,背上了行囊,从喀麦隆来到了中国。
“那时候我并没有想到自己会在中国待那么长的时间,并拥有那么一个热烈的中国梦。”他说,之所以选择到中国,只是想趁还年轻到处走走,而众多在他家乡的中国商人,引起了大树的注意和好奇。于是,他决定到中国一探究竟。
广西柳州是大树到中国的第一站,他到当地的一家中学当英语外教。“刚到中国,就完全颠覆了我以往对中国的印象。之前我在电视上看到的中国人山人海,人多到没地方住。而且中国人像成龙一样,都会中国功夫。但是,我发现中国文化非常悠久,形态各异,中国人也十分热情友好。”
在柳州待了半年的时间,大树又辗转到了福建莆田、浙江温州,之后到了广东的肇庆。他一路走一路体验,每个地方都不会待超过两年的时间。2008年的时候,大树受朋友之邀请,到深圳探望朋友,而此行让大树在深圳扎根至今。“我一来到,就感受到这里朝气蓬勃的都市气息,我就舍不得走了。”他说。
于是,大树申请到深圳大学学习汉语。恰巧赶上了2011年的大运会。热心的大树,开始了义工之旅,然后就是获得大运会奖学金继续深造。
在深圳大学这个团队中,来自南非的克瑞斯凭借天然优势,开始搜集第一手材料,他负责通过电子邮件、电话拜访、脸书等多种通讯方式,联系了南非多家知名企业家和人力资源总监,搜集他们对外国投资者的看法以及外国投资者在非洲投资可能遇到的一些法律纠纷。
而大树和周金波一起,集中精力翻译从非洲法院官网下载的有关中非贸易合作的判例,着手翻译整理。大树精通英语、法语,又对非洲文化历史风土人情十分了解。在翻译的时候,经常为周金波讲解,让周金波更加“接地气”。而周金波法律知识扎实,他也经常为大树恶补法律知识。他们虽然来自不同国家,年龄相差将近20岁,但是他们却成了“忘年交”。
他们既是学习上的好伙伴,也是生活中的好朋友。周金波说:“大树到中国10多年了,对中国文化十分了解,又很适应中国生活。我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地方需要特别磨合。他比我年长成熟许多,当我们看法不一致的时候,我们都是就事论事说服对方,并没有产生什么不愉快。相反,我们很多地方可以互补,在一起碰撞出很多火花。我们有时候一天在一起学习超过10小时,感觉非常充实愉快。课余,我们也会一起唱K吃饭,是好哥们儿。”
导师刘阳对记者说:“我们团队的几个学生各有所长,都特别用心,特别给力。我们写书的过程虽然辛苦,但是收获很多。大树连续三年获得了大运奖学金,克瑞斯也因此申请到了大运奖学金。周金波更是决定到南非的斯坦陵布什大学读博。作为老师,我非常欣慰。更让我欣喜的是,因为大树和克瑞斯的榜样,今年有很多国际学生,申请了我们的研究生。他们都非常有特色,又特别专注执着。给了我很多惊喜。”
虽然,他们合著的书已经顺利出版,而大树也本应毕业工作了,但是,与导师商量之后,大树决定延迟毕业一年,更加深入地研究中非的贸易关系,在中非合作论坛开始前发表更多有意义的学术论文。“我非常喜欢中国,我希望延续我的中国梦。”大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