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的体会
《深圳特区报》2011年7月5日,理论周刊
文嵊
(作者系深圳大学法学院客座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围绕建设优秀人才集聚机制的论题,结合深圳市干部人才制度改革相关情况,就干部初始提名、选拔标准、培养、班子配置及优秀年轻干部选拔等问题进行探索,是当前重要的课题。
1、 试行新的干部初始提名方式广开进贤之路的几个探索路径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指出,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探索新的干部初始提名方式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笔者以为,在实行现行有关干部初始提名制度的同时,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做“广开进贤之路”的探索。
建立体制外优秀人才“入仕”制度。体制外一些企业、团体、民间组织中不乏优秀而有志于公共事务管理的优秀人才,应当为这些人才建立“入仕”机制,使其可以经一定公开程序进入体制内,给公共管理系统注入活力。为了有效选拔体制外的优秀人才进入体制内,可以组织专门面向体制外的干部公选,而且将其常态化,也就是对这种公选的周期和人数作出明确规定,提前向全社会公布,这样有助于符合条件的体制外人才早做准备。与此同时,体制内一些优秀人才可以交流到某些相关领域,比如允许一些条件特殊的干部提前辞职,到体制外从事某种专业工作等。当体制内外的高级人才良性流动机制建立起来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已不存在体制内外的明确分野了,这对于增加党的执政优势和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试行现代举孝廉制度。我国古代举孝廉制度是由社会贤达、德高望重者或是享有卓越声誉者公开推荐官员。可拿出若干特定职位,由领导干部、院士、名教授、杰出卓越人士等实名(个人或联名)推荐干部,或是由社会组织、民间团体、行业协会等将相关行业、领域杰出人士举荐为领导干部拟任建议人选。拟任建议人选经过组织程序考察符合任职要求的,可以获得任命。
推行现代“毛遂自荐”制度。把有关领导干部职位应具备条件予以明确并公开,只要符合条件的体制内外的人士都可以自己报名参加“赛马”。
加大政事、政企等领域领导干部交流力度。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和现行的领导干部选拔制度,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的高级人才可以通过公务员选任制度到机关单位任职,反之也然。比如优秀大学教师按程序可进入党政机关队伍,党政干部也可到高校专、兼职教学,政教互兼互促,这也是香港及一些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
2、 探索制定领导干部任职标准指标体系,在“比武招亲”中明确干部选拔标准
根据什么样的标准选拔干部是干部选拔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干部任用条例对领导干部选拔的基本条件作出了规定,明确了领导干部的基本任职条件。这些条件只是担任领导干部的起码要求。如何从众多符合基本条件的干部中选出符合要求的领导干部,这才是问题焦点所在。我国各地都在这一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取得一定成果。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比较可行、可以广泛运用的做法并没有形成。香港的一些做法或许值得我们关注。他们在选拔司长级高级公务员时,事先把职位要求的几十条硬性条件一揽子公布,符合条件者可按规定成为备选拟任人选。此做法与内地以前一些地方公职人员申请安居房打分制类似,就是制订大家认可的一系列硬指标逐项打分,得分高者先选。我们可学习香港选拔高级公务员的做法,探索确立相关指标体系,符合条件并经组织举荐或自我推荐者按指标体系逐项打分,根据得分再结合考试等必要的传统手段,确定其初步资格。解决高级职位拟任者“才”方面的问题,组织部门则通过规定程序侧重考察了解拟任人选“德”方面的问题,两者综合可得出优秀任职人选,这样也不会违反干部任用条例等的规定。
3、提升干部考察质量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题中应有之义
根据当前情况,建议从三方面提高干部考察工作的质量:一是组建专业化的专兼职考察队伍。适当增加各级组织部门干部业务工作部门的人员编制数(建议结合新形势对当前组织部门实际需要的编制数进行重新估算),适当设立雇员编制。与此同时,面向社会挑选一定数量人员,与组织部门专职工作人员一起组建一支专业化水平较高的考察队伍,建立考察队伍人员库,实行专业化培训,持证上岗,动态管理,分类管理,分类使用。二是增设履职评价环节。制定具有一定普适性的评价指标对领导干部的现实表现进行客观评判。深圳市在公开推荐选拔市管干部中,探索试行了这种做法,也就是设定一系列评价点(如任职年限、学历、获奖情况、多岗位任职情况、下基层挂职情况、列入后备干部情况及单位民主推荐情况等),按一定规则折算成分值,将其与人选的面试得分加权得出总分,作为确定考察对象的依据。这种方式相对客观、公正,有利于在更长时间里考察干部,避免和减少干部选拔中“一考定高低”、“3分钟决定命运”等弊端。这一做法可以推广到日常的干部选拔中,尤其是在竞争性干部选拔中。三是完善考察流程。包括实行阅档前置(通过提前阅档知道总体情况,不局限于近三年,而是立足于描述干部成长轨迹,从纵向全面考察干部)、述职前置(考察谈话前通过干部本人书面述职了解其任职情况等基础情况,有利于增加考察工作的针对性)、增加谈话数(规定有关关键知情人必谈等)以及拓宽测评面。
4、试行电脑选干部,将信息化手段运用到干部工作中的有益尝试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论断。提高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题中应有之义。在我国历史上,雍正皇帝选官时,据说会在御书房中张贴两张大表,一是全国出缺职位表,二是所有符合条件人选表,据表和阁僚商议用谁更适合,这种“把所有位置都贴出来,把所有可用之人都摆上去”的做法值得借鉴。这一做法对我们提高干部选拔科学化水平有一定借鉴意义。我们可结合前点所述的领导干部任职素质、条件构成指标体系,运用信息化手段,拿出其中一定职位,面向全部符合条件的干部,实现电脑自动撮合——“机选”,提供符合条件的备选干部名单并公示。以此为基础,组织部门再按条例规定程序进行考察并及时公开有关信息,最终可以选出较高素质的领导干部。虽然电脑选官也属于少数人操作,但因条件、程序和过程都公开了,大家通过获取资讯行使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尽管没有直接参与,但对最后选谁不选谁一般意见都不会很大。
5、制定领导班子配置模型,探索优化领导班子成员搭配的有效方式
就全国情况而言,目前还没有提出领导班子配置模型的系统理论。建议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学和政治学、社会学及法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年龄、性别、教育背景、专业、任职经历、资历等多方面因素,研究出台配置搭建领导班子的模块,这样有利于建设团结高效的领导班子,增加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组织部门在配班子、选干部时也可提高效率、有的放矢。
6、探索新型的领导干部“培德”机制,以“三同”强化领导干部“三忧”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领导干部之德应当通过一定载体反映出来。干部之德莫大于“三忧”,也就是忧党忧国忧民。领导干部德从何来,除了个人积累努力之外,组织培养使领导干部具备更好的道德品质也十分重要。深圳等地组织局、处级干部及市管后备干部到青海西海固等贫困落后地区“三同”30天(与当地贫苦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这对于激发干部忧党忧国忧民意识、提高干部思想境界作用明显。建议各级组织部门及相关单位分级实施,有效激发干部及社会精英内在潜伏的“德”。
7、建立领导干部“文挂”制度,培养领导干部的领导力
目前我国培养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抓手是到信访办、基层等挂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培养侧重的是培养干部处理某些特定事务的能力,我们不妨将这些能力称之为领导干部的“武才”。但我们也应当看到,领导干部作为我们事业的主导力量,出思路、想办法的能力尤为重要。我们需要的是能文能武的干部,既要具备熟悉基层情况、善于与群众打交道等能力,也要具备谋划未来、运筹帷幄等能力,我们不妨称之为“文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能力更为重要。但在现行的干部培训制度中,我们更加侧重培养领导干部的“武才”,而对于领导干部“文才”的培养,缺乏有效抓手,多数是在干中学或是在会中学。笔者建议新设干部“文挂”制度,安排领导干部尤其是新任职干部“到政策研究部门挂职或带题研修”,致力于发现不同时期制约发展的难点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此培养干部的能力,这样有助于培养干部一种极为重要的领导力。
8、创设领导干部职业生涯规划制度,增加干部队伍活力的有效手段
通过加强交流,促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团间人才互动,拓展领导干部成长空间,减少其因职业能力枯竭而对未来和前景产生的心理焦虑和彷徨,使其在本职岗位上安心工作。目前很多民营企业或是私营团体都对员工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这在国外人力资源管理中也是一种基本做法。目前在我国干部管理制度中,缺乏此方面制度或是机制。尽管我们有干部交流的相关规定,但在现实执行中多数是在同一单位内进行交流,不少单位执行干部交流制度的力度相对较弱。实际上,岗位交流只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低端方式。因此,为了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提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有必要创设领导干部职业生涯规划制度,组织专门力量,对领导干部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规划。事实上,丰富干部职业规划的手段是很多种的,例如政校、政企、政事高级人才互动,体制内不同系统的干部交流,同一个系统内上下级机关人员之间的交流,以及干部挂职、进修、培训等等。
对任职时间较长、距离退休时间较短的领导干部,本人自愿退出领导岗位的,通过制度安排,在职务安排、退休待遇及精神和物质上予以褒奖。
9、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选拔机制,为党源源不断培养优秀后备干部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就目前情况而言,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主要有三种做法,一是结合换届年龄划线选一批,二是从特定领域转一批,三是不定期面向社会选一批。面向全体公务员系统或是全社会的常设化选拔机制没有建立。新加坡的做法是建立人民行动党元老喝茶选材制度,为党源源不断地发现优秀后备干部。老干部通过一系列程序向党推荐优秀人才。对一些挖掘到的不具有党员身份的优秀人才,开通入党绿色通道。我们可借鉴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选拔接班人做法,发挥老干部在发现优秀年轻后备干部方面的集体优势,有利于党的人才培养,增强党的吸引力,也可为老干部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系深圳大学法学院客座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