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法学院2024年法律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五)
2024-11-12信息来源:
编辑:学生1审核:

法学院师生赴深汕特别合作区人民法院

叶挺纪念馆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活动

为把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本科生、研究生规划未来职业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强法院与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深圳大学法学院于11月8日-11月9日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活动,先后前往深汕合作区人民法院及叶挺纪念馆进行实地参访交流。法学院院长熊伟、党委书记马文泽、党委副书记林济霖、辅导员老师王钜强、党建组织员张家海及24名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共同参与此次活动。深汕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时春蕾与师生开展座谈。

深汕法院工作人员的带领和讲解下,参访师生先后参观了法院服务大厅、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了解法院的信息化建设。作为深圳最年轻的法院,深汕法院运用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化、网络化与法院工作的深度融合,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公正、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

在对法院部分区域进行参观后,双方开展了司法实务调研交流会。深汕法院院领导对深圳大学法学院师生的到来表示诚挚地欢迎,并通过宣传片详细地介绍了深汕合作区的特殊地位以及深汕法院近年来的主要工作。林济霖对法院的欢迎表达了感谢,介绍了法学院的基本情况,并提出了院校加强合作的希望。

在讲座授课环节,深汕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时春蕾以职业选择为主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她围绕法院实际工作,提出职业选择的核心就是要创造价值,要将知识转化为技能,通过运用技能实现价值的最大化,作为法学生,要把在学校学习的法律知识积极运用到帮助人民群众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上,在未来成为法治社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

随后的现场交流环节,深汕法院的法官助理及法官代表进行了发言分享。

法官助理代表曾绮婷、刘豪坤、李闰颜分别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法律职业规划与发展以及法律职业选择为主题发表讲话,向同学们分享法律职业相关的经验。

郑思清法官从职业规划出发,鼓励同学们在有限的研究生学习生涯中打牢理论基础,多读多写,同时积极积累不同的实习经验,从而尽快确定自己将来的求职目标,让自己的每一步都更接近自己的理想。

骆俊玲法官以法官的视角指出,在法律实务的工作中,一是要坚守学法初心,二是要坚持不断学习新技能、新知识,三是对职业保持敬畏之心,四是要将法学的理论融入到实践当中。

本次座谈会交流不仅使同学们更加了解法院的日常工作,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更让同学们体会到司法工作者在践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中付出的努力。

座谈会结束后,在参访师生的见证下,深汕法院院长时春蕾与深圳大学法学院熊伟院长分别代表双方会签了《合作框架协议》,立案庭庭长杨海军与党建组织员张家海分别代表双方会签了《支部党建共建协议》。双方表示,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法学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同时推动党建工作的创新与深化,释放双方党建共建效能,推动法治教育和思政课教学的有效互融。

11月9日,“行走的思政课”参观活动的第二站来到惠州市惠阳区叶挺纪念馆。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坚定理想信念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师生们在叶挺纪念馆进行参访学习,瞻仰叶挺将军,了解革命先烈事迹。

叶挺纪念馆主要由叶挺故居、叶挺纪念馆新馆、叶挺铜像广场等组成,叶挺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展示叶挺将军生平事迹的纪念馆,展厅以“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为主题,全面展现叶挺将军人生成长经历、家庭脉络以及抗战事迹等内容,歌颂叶挺将军为党和人民立下的不朽功勋。

“行走的课堂”让同学们从端坐着听课转变为行走着感受,在纪念馆内,展出的历史图片和实物资料就是“教材”,参访师生心怀敬意地观看红色文物及资料,深入了解叶挺将军从投身革命到英勇抗敌直至牺牲的伟大一生,汲取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这堂“行走的思政课”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历史的记忆不仅是对过往的缅怀,更是对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继承先烈遗志,坚守法律信仰,捍卫法律尊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推动法治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的激励。

法学院党委着力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组织学生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法院、检察院、社区、企业参观学习、实地体验、深入调研,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理论,提升社会责任感,努力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法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