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丨梁柏林:商业律师的价值创造:在人工智能横行与技术驱动的时代法律实践
2025-03-31信息来源:
编辑:学生1审核:

2025年3月24号,由深圳大学法学院主办,深圳大学法律与科技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涉外律师学院承办的“丽湖法治大讲坛”总第一百二十六期暨“法律与科技论坛”第八期学术讲座于明律楼103报告厅顺利举行。梁杰夫、潘及黄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梁柏林以“商业律师的价值创造:在人工智能横行与技术驱动的时代法律实践”为题,分享自己对跨学科法律实践的见解,以及在国际法律事务中的宝贵经验。

讲座由粤港澳大湾区涉外律师学院副院长王茂祺主持,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全国管委会委员、深圳办公室管委会主任向淑娴,海华永泰(深圳)律师事务所主任黄丹娜,北京市两高(深圳)律师事务所管委会执行主任、高级合伙人黄鸿,北京市京师(深圳)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涉外律师李莉出席,本次讲座吸引众多法学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到场聆听。

(图为粤港澳大湾区涉外律师学院副院长王茂祺)

讲座伊始,梁律师首先剖析了跨学科法律实践的核心价值,强调法律实践与其他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的深度融合,是应对复杂法律挑战的关键。他通过一系列生动案例,展示了跨学科合作在法律服务中的显著成效,为听众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启示。

(图为主讲人梁柏林)

接着,梁柏林律师进一步探讨了国际视野在法律服务中的重要性,指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法律人需积极投身国际法律事务,以专业力量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他坚信,拥有国际视野的法律人能够更好地把握全球化法律服务趋势,为客户提供卓越服务。

在与谈环节,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全国管委会委员、深圳办公室管委会主任向淑娴结合其多年建设工程法律服务经验指出,律师行业的专业性已突破传统单一学科范畴,正向财税、跨境商务等多领域深度延伸。她强调,尤其在“出海”趋势加速背景下,律师需兼具国际视野与复合型知识架构。

(图为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全国管委会委员、深圳办公室管委会主任向淑娴)

海华永泰(深圳)律师事务所主任黄丹娜则结合自身的经历和职业感受,强调了跨学科知识的积累、积极拥抱高科技发展以及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她认为,跨学科知识的积累是成为专业法律工作者的护城河,需要保持跨学科学习的思维,积极面对和解决法律问题中可能涉及的跨学科问题。

(图为海华永泰(深圳)律师事务所主任黄丹娜)

北京市两高(深圳)律师事务所管委会执行主任、高级合伙人黄鸿则分享了他对AI技术影响律师行业的看法。他表示,尽管AI技术在某些初级法律工作上表现出色,如简单的法律检索和普通合同审查,但在处理复杂法律问题时,AI的准确性仍有待提高。他指出,AI无法取代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员的综合专业知识和独特职业技能,尤其是在高端业务领域。因此,他鼓励学生们在校期间应深化专业知识,拓宽职业技能,如学习多语言、掌握新技术等,以在AI时代保持竞争力。

(图为北京市两高(深圳)律师事务所管委会执行主任、高级合伙人黄鸿)

北京市京师(深圳)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涉外律师李莉则认为,AI技术虽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但AI在检索法律条文时可能会出现滞后或错误的情况。因此,李莉认为AI目前无法取代律师的专业价值。同时,她也提出了跨学科学习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鼓励在校同学们通过阅读和实践来拓宽自己的视野。

(图为北京市京师(深圳)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涉外律师李莉)

此次讲座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还展示了法律人在跨学科法律实践与国际视野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显著成就。通过梁柏林律师及四位与谈嘉宾的精彩分享,与会者不仅获得了宝贵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更深刻理解了在人工智能与技术驱动时代,法律人如何保持竞争力、创新服务模式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