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7日至11日,第17届法兰克福国际投资模拟仲裁庭贸仲中国(内地)赛区预选赛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举行,历经三天的激烈竞赛,深圳大学代表队获得全国优胜奖,孙萱殊、夏银同学获得循环赛“最佳辩手”,李英程同学获得“团队贡献奖”。
队伍简介
我院代表队由王楠副教授担任指导老师,2023级国际法学研究生李英程担任队长;李英程、2023级国际法学研究生孙萱殊,2024级法律硕士(合规方向)研究生夏银,2022级本科生薛雨彤担任庭辩选手;2023级本科生周逸茹、耿凡博担任研究员。

(从左至右:周逸茹、李英程、夏银、孙萱殊、薛雨彤)
比赛回顾
2025年4月7日-11日,本届比赛于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举行。在3场循环赛中,我校代表队2场代表Claimant,1场代表Respondent,先后对阵成都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与中央财经大学。我院代表队的庭辩表现和团队协作获得了各位仲裁员的认可,总积分位列优胜奖第二名。


(庭辩锦集)
赛事简介
法兰克福国际投资模拟仲裁庭(Frankfurt Investment Arbitration Moot Court, FIAMC)是目前国际投资法和国际投资仲裁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投资仲裁模拟竞赛之一,自2008年以来已成功举办17届。该比赛以投资仲裁为主题,将国际投资法这一国际法最现代、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与国际法和国际贸易的历史结合起来。2019年,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商务部条法司的大力支持下,贸仲首次将该赛事引入中国内地。
本届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国37所知名高校的代表队参加,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等。赛题以美国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为背景,围绕金本位制下的黄金征收问题,探讨由此引发的国际投资仲裁争议。案件事实主要涉及美国为应对黄金外流危机,对外国投资者持有的黄金实施征收措施,进而引发投资仲裁争端。争议焦点涵盖9个法律问题(issue):终止条约后是否存在仲裁同意、黄金是否属于投资定义范畴、国内诉讼是否触发岔路口条款、国家警察权的行使边界、保护伞条款是否涵盖一国立法和行政行为、赔偿计算的估价日期、限制市场条件下的赔偿标准、证据开示规则和仲裁员回避事由。赛制安排方面,每支队伍需至少完成3场线下循环赛。组委会在赛前两周公布对阵安排,并随机分配持方(Claimant/Respondent)。庭辩环节采取临场抽题模式,每场比赛前1小时公布本场次庭辩的3个issue。

(赛事海报)
衷心感谢
2025年是我院第二次参与法兰克福国际投资模拟仲裁庭竞赛。学院始终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对国际模拟法庭赛事给予持续关注与支持;王楠老师一直跟进备赛进度,传授国际投资法知识,对备赛给予了悉心的指导。
同时,在备赛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法学院模拟法庭"传帮带"传统的温暖。多位具有丰富经验的校友和同学倾囊相授:特别感谢法学院校友陈传祺律师在论辩思路和庭辩技巧方面的专业指导,帮助团队提升英文模拟法庭的法律思维能力;同时衷心感谢上届队员郑勇雯、周骏驰提供的赛前培训,以及李福庆、林泽为等同学在庭辩实训环节的鼎力相助。正是这些无私的帮助,让团队成员得以不断成长。

(陈传祺师兄与部分赛队成员合影)
国内赛虽已告一段落,但我们深知这只是新的起点。深大法学院代表队将认真总结本次赛事的经验教训,为下届的招募和备赛做好准备。我们期待在学院的支持和模拟法庭大家庭的培育下,新一届队伍定能薪火相传,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