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辅法学课程”是香港德辅大律师事务所(Des Voeux Chambers)为深圳大学与深圳国际仲裁院联合培养的国际仲裁法律硕士项目捐赠的系列公益课程,包括《国际仲裁原理与实务》、《国际商事规则》必修课以及与国际仲裁专业的相关课程。该课程汇聚了香港德辅大律师事务所的精英力量,为深圳大学法学院国际仲裁法学法律专业硕士班带来了最前沿的国际商事仲裁知识。2025年10月18日,香港德辅大律师事务所的黎逸轩大律师(Adrian Lai, JP)和费朗伦大律师(Jason Fee)共同为深大法学院国际仲裁法律硕士带来了“德辅法学课程”之“仲裁协议的内容和效力”。
深圳大学法学院院长熊伟教授、研究生秘书孙桃花老师出席了本次活动。开课仪式上,熊伟院长向香港德辅大律师事务所大律师致以诚挚的感谢,并为他们颁发证书、赠送伴手礼。
主讲人:
黎逸轩 大律师 太平绅士 Adrian Lai, JP
黎逸轩大律师拥有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学位、剑桥大学文学士学位以及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士学位。除了作为执业大律师外,他还担任仲裁员、认可调解员和注册会计师。
黎大律师在处理广泛性质的民事纠纷方面经验丰富,特别擅长仲裁、专业疏忽及专业纪律聆讯领域。他多次以独任仲裁员、边裁或首席仲裁员身份参与跨境仲裁案件,涉及港仲(HKIAC)、贸仲(CIETAC)、国际仲裁院(ICC)及联合国贸法委(UNCITRAL)等仲裁规则。多个仲裁机构将其列入《仲裁员名册》。
此外,黎大律师是联合国贸法委的中国国家联络员,负责报告香港特区执行《纽约公约》及《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的实践,并担任香港特区律政司仲裁推广咨询委员会成员。黎大律师对国际法有浓厚兴趣,现任亚洲国际法律研究院副秘书长,并以观察员身份参与联合国贸法委第三工作组(投资人与国家间争议解决的改革)的工作。
费朗伦 大律师 Jason Fee
费朗伦大律师于2023年加入德辅大律师事务所,师从陈政龙资深大律师、钱孝良资深大律师、邓建文大律师以及俞匡庭大律师。
费大律师的执业范畴涵盖民事法的各个领域,并多次单独或在其他大律师领导下于香港各级法院及仲裁庭出庭。
在教育背景方面,费朗伦大律师以全级第一名的成绩取得香港大学法学学士学位(一级荣誉),期间曾以访问学生身份在牛津大学就读。费大律师随后获得牛津大学Merton Lawyers' BCL Scholarship及德辅大律师事务所牛津大学奖学金,赴牛津大学攻读法学硕士(BCL),之后在香港大学以优异成绩取得法律专业证书(PCLL)。在校期间,费大律师曾获颁Thomson Reuters Law Prize(授予最具潜力成为大律师的法学生)及Sweet & Maxwell Edlyn Yap Prize for Litigation(授予在所有诉讼专业课程中取得最高综合分数者)。
目前,费大律师还担任香港大学兼职讲师,教授衡平法与信托法,并有专业文章在国际和本地的同行评审学术期刊上发表。
授课内容:
黎逸轩大律师的讲授系统性地构建了仲裁协议的知识框架。他从仲裁的定义与特征入手,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了仲裁协议的法律性质。对于协议的效力,黎大律师重点讲解了书面形式、当事人真实同意等关键要件,并强调了可分性原则的重要性。针对仲裁协议的范围,强调仲裁协议仅对在其范围内的争议事项可执行。黎大律师通过数个真实案例,直观展示了实务中因起草仲裁条款疏忽导致的典型问题,强调了专业起草仲裁协议的重要性。课程还涵盖了挑战仲裁协议有效性的各类情形,以及违约后可寻求的司法救济,完整展现了仲裁协议在法律实践中的全貌。
费朗伦大律师重点讲解了仲裁协议的起草要点,详细阐述了决定协议有效性与操作性的八大核心要素,包括选择机构仲裁还是临时仲裁、明确仲裁地与仲裁规则、约定仲裁庭组成方式及程序语言等,为构建一份严谨、可执行的仲裁协议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课程总结:
本次课程作为本期“深圳大学-德辅国际仲裁课程”的开篇之作,系统性地讲授了“仲裁协议”的内容与效力。通过本次学习,同学们不仅深入理解了仲裁协议的法律性质、核心要素与实务要点,更对国际仲裁这一专业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探索热情。香港德辅大律师事务所与深圳大学的持续紧密合作,充分发挥了深大法学院的地缘与学科优势,为培养既精通国内法治、又具备国际视野与实战能力的高层次涉外法治人才构筑了坚实而前沿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