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丽湖·悦读人生”读书会第一期简录
2021-11-03信息来源:
编辑:学生1审核:

“书香丽湖·悦读人生”读书会第一期简录


   

(一)




悦读人生


书香丽湖








为了活跃思维、阅读更多的经典书目以及营造法学院良好学习氛围,深圳大学法学院2021级本科生以及研究生组成40个读书小组,并于10月25日至10月31日开展了线下读书会。



★ 读书会书目  ★


本期读书会阅读的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的《乡土中国》。

在该书中,作者把乡土中国看作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的一种特具体系,支配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中国的事实来说明乡土社会的特性。




★ 读书会现场 ★



读书会开展期间,同学们展开了你一言,我一语的激烈讨论。在读书会外,大家谦让、友爱的互称师哥师姐、师弟师妹。在读书会里,只有观点的表达,面对有不同观点,都“使出浑身解数”拿出论据,谁也不退让!


激烈思维的碰撞,使得同学们在线下读书会开完后,仍意犹未尽的在小组群内积极讨论与分享。


         

本期刚结束,就有同学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期待下一次的读书会分享,准备和同学们再次“battle”!


图片        


期待再次见到明律楼里开展读书会、食堂外激烈的讨论和丽湖校园一角正认真读书的法学院学子。


             




(二)



       

       

一小组第1期读书记录

开始时间2021年10月30日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参与人员

主持:戴奕超;

主读:席千凯、林容霆、梁念飞、叶梓航、刘晓东、潘晋锋、刘燚、张迪、李晶;

主问:梁铿、刘晓东、张迪;

记录:陈莉

现场参加:梁铿、席千凯、戴奕超、林容霆、梁念飞、叶梓航、刘晓东、潘晋锋、刘燚、陈莉、张迪、李晶;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第一章

Q1

(梁铿):六十多年前,费孝通先生在《乡土特色》中说到:“我们的民族的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六十年后,在水泥大幅度覆盖地表的今天,即使在农村我们都要费力去寻找一块泥土地,难道说现在我们的民族已经可以和土地分离了?(主答:刘晓东)

A1

(刘晓东):城市发展不管多么现代化,都无法和土地脱离关系。


Q2

(潘晋烽):美国也是有农业的,为何美国形成礼俗社会?(主答:戴奕超)

A2

(戴奕超):礼俗社会很大的程度要依赖古代的传统文化这一基础,美国历史并不悠久,没有形成礼俗社会的文化基础。

席:不是有农业就一定有礼俗社会。

第二章

Q1:

(梁铿):《文字下乡》中又说:“语言像是个社会定下的筛子,如果我们有一种情意和这筛子的性格不同也就漏不过去。”你是否有过类似的体会?请具体简单阐述。(主答:张迪)

A1

(张迪):有的语言和情谊是附着的关系,比如“开心”这个词表达的是内心舒适的状态,但是如果开心表达的并不是这种情感的情况,便会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比如作者说的“无言胜似有言”有时候不一定需要语言交流,可通过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眼神交流,肢体语言交流……所以我认为这句话说得是语言并不能完全表达人的情感,是有局限的。


Q2

(梁铿):乡下人在城里人眼中是“愚”的,城里人眼中的“愚”是什么?费孝通眼中的“愚”是什么?如何看待当下的乡下人?(主答:梁念飞、潘晋锋)

A2

(梁念飞):乡下人是指对城里人的规定不知道,不了解,所以被认为是无知。

席:我国不断推行新型乡村,乡村本质不断向城市靠拢,换言之,城市和乡村在向一个方向共同推进

(潘晋锋):更多农村人一半时间种田,一半时间进城务工,没有纯粹的农民。


Q3

(刘晓东):为何城里人比乡下人更有优越感?(主答:梁铿、叶梓航、席千凯)

A3

(戴奕超):因为城里人相比乡下人,走在时代发展的前端,会产生自己是前面那一批人的想法。

(梁铿):优越感这套理论本就是从城里人的角度出发体现自己而制定的一套理论。

(叶梓航):城市化未发展之前,城里人思想也相对落后,认为自身是人上人,这是一种思想落后的表现。

(潘晋锋):城市代表了更多的生产力(如上海、深圳),谁代表了更大的生产力谁就更加优越

(席千凯):赞同,落后就要挨打,就像中国清末外交。


Q4

(张迪):技术发达了,文字却在消亡了?(主答:潘晋锋、席千凯、梁念飞)

A4

(潘晋锋):文字本应该是联系人的一种工具,如果过度简化,会存在信息沟通不对称,是否增加了交流的难度。人民日报在奥运会期间的报道亦有使用网络热词

(戴奕超):“绝绝子”类的热词可以体现性格

(梁念飞):我觉得文字一定不会消亡

(潘晋锋):几千个汉字可以包含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感,随着时间的推延,社会的发展,我们以后不会局限在地球,势必会出现新的方式来代替文字(更简单的方式),例如汉字也没有进入计算机编码程序(0和1)

(席千凯):如今汉字服务于人类的交流,但之后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被淘汰。

(刘晓东):文字不太可能消亡,现在社会讲究效率,科技不断发达,会不断简化,但不会完全消亡,使用频率可能会较低,不会消灭。

(张迪):使用率变低是否代表着消亡的趋势?

(潘晋锋):对比英文,日常英语、商务英语,英语很难追上时代发展,汉字目前还是高密度性,但汉字是一字多意,之后的孩童在学习起来就会很困难,是否会发展下去。

(梁铿):“最早的文字就是庙堂性的,一直到目前还不是我们乡下人的东西”,这句话如何理解?(主答:梁念飞、李晶、张迪)


第三章

A1

(梁念飞):这一章节再论文字下乡,庙堂人(仓颉)在创文造字上强于乡下人,因为他们的社会运转需要用文字作为工具,庙堂性是指诸如国家原始机构、政府机关更加需要。

(李晶):我认为文字的发源是和农业发展有关系的,比如种植时进行天气占卜,祭祀等,这不也和农业社会有关吗?

(张迪):原始部落会占卜的只能是祭祀。

(潘晋锋):社会分层,一个是有威望的神职员,一个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农民。

(张迪):知识在当时更多的是一种经验,当时有用到符号,但成为公知的符号并不是基层来的,而是上级为了实现通用整理出来的。我认为这和信息传递的覆盖范围也有关,语言需要面对面或通过口口相传传递,信息传递成本高,信息传递的覆盖范围小,但如果用文字记录下来传递,信息传递成本会低,覆盖范围也会变大,这对于上面传递信息来说,是非常有利的,所以文字是庙堂性的。

(潘晋锋):对于农村来说并没有什么记录的需要,生产方面祖辈已经探索,村里面亦有有威望之人,如果在农村增加文字使用,反而会增加生活的负担。几万年前还没有林业时,农民出海在石壁上记录,不是为了生产的目的而写下,只是简单记录。


Q2

(梁铿):《再论文字下乡》中认为,“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还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此句蕴意丰富,你如何理解?(主答:梁念飞)

A2

(梁念飞):就拿中华民族来说,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不仅仅有自身的性格,还有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民族的烙印,几千年文化在我们身上的缩影。


Q3

(梁铿):如何理解当下提笔忘字现象?(主答:戴奕超、李晶)

A3

(戴奕超、李晶):使用方式改变了,之前是手写,目前是拼音。


Q4

(张迪):最后一段“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在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如何理解?(主答:戴奕超、潘晋锋、席千凯)

A4

(戴奕超):中国乡村到了需要有文字才能维持发展趋势的时候,文字便需要发挥它的作用。

(潘晋锋):第一个是科技问题,以往生产亲戚长辈都知道,如今我们需要养活十几亿人口,以往的经验并不可以适用,单纯依靠讲课的方式,消化需要耗费时间。现在农村内部耕种的人不像以往是熟人,会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国家机关去制定规则,需要文字去调节双方。

(刘晓东):这句话比较抽象,之前社会乡村主要用语言来进行交流,只是说文字地位比价低,但不代表没有,中国目前的乡村看似语言地位下降,文字地位上升,当乡村真正需要时,文字才能下乡。

(席千凯):乡村怎么才会出现有文字而无语言

(潘晋锋):农村流动性,熟人社会被打破,知识传递,过去知识无法满足现在需要,土地增产需要知识。

(戴奕超):知识爆炸性增长,语言无法满足需求。

(潘晋锋):农村土地政策是实时改变的,如果不识字,很难理解。


Q5

(梁铿):有词无文是怎样的体现?(主答:戴奕超、刘晓东)

A5

(戴奕超):原始人不需要文字,每天工作就是打猎睡觉,不需要记录。

(刘晓东):文和词的区别,文是单独的无情感,词是串接起来的,赋予了情感,比如”傻“、”傻瓜“、“傻子”代表的情感不同。

后记

过去,我们常常认为乡下人是愚蠢的,将城里人和乡下人作各种区分对比,但费孝通先生在这本《乡土中国》中明确地指出:乡下人并不比城里人愚蠢。回想是的,乡下基本为熟人社会,社交圈子并不大,同时环境等各方面也与城市不同,有许多城市里需要的东西,它门并不需要,因此我们便常常有着乡下人落后的观念,进而边推及到乡下人愚蠢的错误观点。读乡土中国,我们能从另一个独特的角度理解中国的乡村,下周,我们将继续阅读费孝通先生的经典书籍《乡土中国》,敬请关注!


第二小组第1期读书记录

开始时间2021年10月29日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图片

参与人员

主持:田宇哲

主问:郭倩

主答:卓泽霞、董柯兰

记录:田宇哲

现场参加:高晨霞、郭诗靓、郭倩、嘎瓦色珍、董柯兰、赵迪、西热扎提、田宇哲、青梅桑毛、赵文静

远程参加:无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 我们如何理解第二段最后一句“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结合第一章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我认为这句话体现这中华民众从古至今都以农耕经济为生,以种地收获为主要生存模式。大家都认为离开土地、离开农耕劳作之后就无法获得食物来源,从而无法生活。因为农业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以农为生、世代定居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董柯兰)

“光荣的历史”值的是我们民族是从农业社会发展起来的,我们在这片土地上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与这片土地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受到土的束缚”指的是乡土情怀深刻于每个中国人心中,我们留恋这片土地,心中有所牵挂。“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指的是我们身处现代社会,却更习惯于传统的乡土社会,我们内心深处不愿主动融入新社会。(卓泽霞)


2. 结合第一章全文,谈谈第七段中所说的“不流动”、“孤立和隔膜”是如何形成的?

 由于以农为生、世代定居的乡土社会的特性,许多人群居在一处是无需的,耕种的分工程度浅,所以农业本身没有聚集多人的需要(董柯兰)

3. 第十六段中所说的“乡土社会中人和人相处的基本办法”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无法用来现代社会呢?

基本办法:长期处于同一个生活环境的熟悉、信任、理解与体谅而现代生活主要由陌生人组成(董柯兰)

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相互信任,我们在与他人的相处中,往往通过深入接触别人而得到自己的心安。(卓泽霞)

4. 从本章来看,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区别在于哪里?乡土社会还有可取之处吗?

区别在于生活方式、人与人的相处方式、人的思维等方面的改变。没有乡土社会的发展,就没有现代社会的到来。乡土社会有着现代社会无法拥有的亮点,在很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可取之处。(卓泽霞)

5. 结尾处写道“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作者认为这是一种悲哀吗?你认为这是一种悲哀吗?

后记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第一章乡土本色中,围绕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性而产生了“土气”这一核心概念,我们了解到了土气的真正内涵,我们的民族离不开土地,“土地”也是最近于人性的神。“土气”产生的具体原因是不流动性,我们对不流动性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流动性并非乡村人口的固定,而不流动性本身也有自己产生的原因,并由此演化出来了聚村而居的地方性。最后,在这些背景条件下,土气的特色便展示出来,即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乡土社会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但我们需要客观看待乡土社会,深入了解乡土社会的特性,并思索如何将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有机融合。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思考的课题。

下周我们将继续阅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敬请关注!



第三小组第1期读书记录

开始时间:2021年10月29日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图片

参与人员:

何思秋,李颖姿,庄禧睿,麦靖雯,查骁芮,亚森,张星震,王炳瑶,孙伟静,洪阿玲,欧海宁。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作者一直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城市和乡村的环境在本质上就有不同,那是否意味着城市人和乡村人在历代的发展过程中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有所差别呢?(提问:张星震;主答:庄禧睿,查骁芮)

2.作者提到了文字的局限性。倘若在科技发展下最终出现了一种极其有效的传递情感的手段,文字会不会消失呢?(提问:欧海宁;主答:王炳瑶,查骁芮)

3.文末提到了“所以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其中的“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具体指什么?(提问:何思秋;主答:王炳瑶,孙伟静,麦靖雯)

4. 作者在书里提出,熟人社会里彼此相熟,文字作为沟通的工具重要性降低,人们可以通过肢体姿势语气眼神沟通。联想到社交平台的时空不对等,那么通过微信等社交平台交流中,文字是否会加深误解?(提问:查骁芮;主答:张星震,王炳瑶,孙伟静,李颖姿,庄禧睿,麦靖雯)

后记

在城市与乡村不同环境的影响下,农村人和城市人产生的差异是必然的。但这样的差异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必要过分强调差异甚至对此产生情感倾向。我们应当承认环境不同带来的差异,适应不同的习惯。至于提倡文字下乡的人所应当提到的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则应该注重其文字是否有表达的需求和大众的认可,应当考虑在大环境下的需要。倘若没有了需要,文字最后会不会消失?作者的态度并不明确,但也确确实实地提出了这种可能。有的同学认为它很有可能最终会消失;但也有同学认为虽然文字具有局限性,但文字是语言进步的一个体现,不应该消失,否则则是一种倒退。现如今,通信设备的不断升级,微信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它除了可以用文字交流以外,还可以通过表情包表达情感,弥补了无法用肢体语言交流的遗憾。尽管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出版于1948年,但其思想仍具有真理般的光芒。放眼当下,我们所处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交流方式日新月异,这为我们的思考提供了新的出路。



第四小组第1期读书记录

开始时间:2021年10月30日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图片

参与人员:

主持:刘成美

主读:刘成美

主问:张丹娜、周严、常飞扬

主答:陈泳欣、俞子奇

记录:林雨欣、蔡嘉琪、范家豪


现场参加:刘成美、张丹娜、林雨欣、蔡嘉琪、范家豪、周严、常飞扬、俞子奇、谢萍

远程参加:陈泳欣、张微、刘茜昭、张昕悦

请假:董怡君、黄嘉悦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现代农村还是礼俗社会吗?如果是,需要融入或者在哪些方面需要融入法理社会?多大程度上可以以礼俗的形式解决法理问题?现在农民还是这种心态吗?为什么

回答:

   个人认为现在的农村仍处于礼俗社会,但是邻里之间的联系变少。与传统的礼俗社会是不一样的。人与人的联系在变少。但是传统意义上的熟人社会,分地区,各地的情况还不太一样,像我们那边的话就是大家都还认识但是联系也没有那么紧密了,熟人好办事仍然适用,但在涉及一些涉及权益的事情,契约精神也有了。

   农村礼俗的城镇化,当下农村社会正在进行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的融合。礼俗之上的法理框架,道德与法律循序渐进的进行二者的融合。

   私下调解是一定程度上以礼俗的方式来解决法理问题的示例。逻辑事实缺失


2.作者为什么提到了孔子在论语中关于孝的礼节,这个跟乡土社会有什么联系吗?

    回答:

费孝通举例孔子对孝的解释印证了以“孝”文化为例的乡土文化是非制度化的约定俗成,从而显示出乡土社会为礼俗社会而非法理社会,熟人网络中的礼俗交往代替法律契约。同时“孝”文化代表的差序格局也是乡土社会的典型特征。这个举例为读者生动阐释了书中观点。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摸熟对方的性格,非契约约定,与西方社会不同。



3如何理解法理?

p5'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有机团结与机械团结,前者是礼俗社会 后者是法理社会



4.中西方社会中的'家'有何区别

回答一:

中方的家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等其它家人、亲人

西方的家庭——夫和妻的关系

回答二:

中方的的家庭关系,是像波纹一样扩散出去的,是以我自己为中心,任意伸缩的一个关系网。中方的家的观念,会具有一种你和我是“一伙”的,所以你是我的家人。而西方的家庭是团体性的,像师兄说的是只包括夫妻,更像一种合作关系,他们更像是每个个人组成的家庭,而中国的是个人融合在家庭里面了

后记

 中国的社会究竟是怎么样的?她有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积淀,又经历过无数血与火的交锋,还见证过从无到有的重建奇迹,这些注定她无法与他国历史相提并论。而《乡土中国》以极其“乡土”的语言和视角解读这个大国,为我们打开了认识脚下这片土地的新方式。

期待接下来的阅读。



第五小组第1期读书记录

开始时间: 2021年10月29日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参与人员:

主持:努尔卡米力江

主读:刘家兴

主问:戎琳烁

记录:徐梓铭

现场参加:谭璜 努尔卡米力江 戎琳烁 刘家兴 毕修贤 张斌 徐梓铭 刘冀萌 陈欣 陈雅淇 潘旭章 许超

远程参加:宋佳音 请假:聂宇康 布格拉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读第一章的时候,“在社会学里……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我们是出于什么目 的从而组建了一个法理社会?(主问:戎琳烁)

答案一:出于商品社会的本质。商业是占多数的。出于军事目的,商业目的。(主答:张斌) (追问)以前也是以物换物,但为什么不是法理社会?(追答)大部分可以自给自足,只有一小部分需要购买。后来需求膨胀,才会加大商业的贸 易,才会形成一种固定的社会。

答案二:为了完成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乡村社会的生产力无法满足新增人口的需求。为了满足需 求,所以才要改变社会制度去满足。(主答:毕修贤)

答案三:或者是社会运转的方向所决定的,特别是政治运转的方向。政治运转的方向决定了不能靠 默认的方式去治理社会,而是要靠法理。法理是社会契约的方式。(主答:刘家兴) (追问)那礼俗不属于社会契约吗?(追答)礼俗更像是一种惯例,更像是“习”。礼俗更多是传统道德意义。

2. 在第二章中提到,“语言……简单化“。那么在互联网时代下,语言愈趋于简单化有什么具 体表现?(主问:戎琳烁) yyds(主答:全员)

(追问)Yyds 代表的是一类网络流行词,而这些网络流行词体现了什么?跟以前的区别是 什么?

(追答)以前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不同人的情感。现在 yyds 是一种共同的表达,体现 了情感的共同点。(主答:毕修贤)

(其他听众追问)为什么互联网时代越发达,文字表达就会越简单?简单会不会让别人产生 误解?(主问:无)

(追答)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中抱有一种期待对方回答的感情。互联网趋势下的 语言更加简单其实并不是一味地简单,只是摘取了其中的共同点。从而能让对方都产生共鸣。(主答:戎琳烁)

后记

在本周我们读书小组阅读了《乡土中国》第一章,第二章。除有特殊情况的少数成员按 照正当程序请了假之外,其他小组成员都可以按时到场,并且积极地投入读书活动,积极对 书中内容展开讨论,营造了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下周,我们将继续阅读《乡土中国》,敬请关注。



第六小组第1期读书记录

开始时间: 2021年10月29日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图片

参与人员:

主持:翟予彤

主问:郑培尧、王桂萍、朱照希

记录:熊源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 第一章第一段 “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如何理解基层?(主答:陈锐漫、朱照希、郑培尧)

2. 第一章第二段 中国人迁移到其他适合发展其他产业的地区,为何还坚持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主答:陈锐漫、王桂萍、朱照希)

3. 第一章第二段 “自然也会受到土地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主语是谁,怎么理解这句话?(主答:郑培尧、朱照希、茹则古丽·阿太木)

4. 第一章第六段 乡村人对于土地的依赖并没有强制性,为何人口饱和后宣泄出外的人口还是离不开土地?(主答:王桂萍、曾浩彬、朱照希、陈锐漫)

5. 第一章第七段 解读“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鼓励与隔膜。”(主答:朱照希、陈锐漫、王桂萍)

6. 第二章二三段 城市模式和乡村模式是否有优劣之分?行为模式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吗?(主答:大家讨论!)

7. 第二章倒数第四段 怎样来理解这个“特殊语言” (主答:曾浩彬、郑培尧、朱照希、熊源)

后记

这期我们阅读了《乡土中国》前两章,文中对乡土性的描述很细致,从基层的农业生产开始,分析了中国人刻在DNA里与土地不可分割的联系,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把贫瘠的土地变成菜园是一项神奇的技能。乡土性带来的两面性,对中国人的发展带来了益处与弊端,乡土性是集结中国人的基因,是把中国人聚集在一起的纽带,因为在同一片土地上出生,是、又从从同一片土地上长大,落叶归根也是乡土性的一种外在表现。但同时,因为乡土性的束缚,让很多人囿于脚下的小天地而止步不前。但无论如何,乡土性都是我们从历史长河中传承下来的东西,是打在中国人身上的标签,这并不是贬低,而是对文明的传承。社会在不断变化,乡土性的外在表现渐渐沉到基层,进而引发了部分学者对文字下乡的愿景,希望可以借此改变乡土性带来的弊端。对于这种想法,作者却表示出了不同的态度,而这种态度需要我们更深入地探寻与思考。

下周,我们将继续阅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敬请关注。



第七小组第1期读书记录

开始时间:2021年10月31日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图片

参与人员:

主持:郑喜燕

主读:郑喜燕

主问:邓雨欣、王薏凯、陈旭然

记录:莫以恒、谢思帆

现场参加:郑喜燕、莫以恒、谢思帆、王玥、陈旭然、邓雨欣、王薏凯、冯禹淇、吴祉莹、罗浩生、陈才伟、汤唯

请假:黄宝莹(身体不适),刘秋莲(准备法考),李廷容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中国从人情性的血缘性乡土社会是如何向商业性的地缘社会演变的?(主问:邓雨欣)

2.小农经济的特点之一是分散,可中国村落显然是聚集的,为何作者在书中仍表述为“分散”?(主问:王薏凯)

3.第一章第一段,这里(中国社会)的曾长出的与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是什么社会?很特殊的社会又是社会?(主问:陈旭然)

后记

“那些带着负面情绪的形容词——‘老土’、‘人情’,与那些带着赞扬积极情绪的形容词——‘先进’、‘法制’,剥离情感的外衣来看,都只不过是某种社会现象,而社会现象的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原因。”费老先生在此书中剖析了中国乡土的社会现象,为我们了解中国的乡土提供了另一种视角。



“享读”(第八)小组第1期读书记录

开始时间: 2021年10月29日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图片

参与人员:

主持:罗颖

主问:罗颖

记录:吴颖

现场参加:罗颖,吴镕嘉,林伊格,吴颖,胡雅婷,王梓鹏,孙勉智,郭雨静,袁晟耀

远程参加:无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 问:对于标题“乡土本色“的初印象是什么?(主答:王梓鹏)

答:淳朴,人口不流动

2. 问:归纳乡土社会的特点。(主答:袁晟耀)

答:该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一章中,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乡土性”带有三方面特点:其一,“乡下人离不了泥土”。乡下人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贵。其二,不流动性。靠农业谋生的人是“粘在土地上的”,并不是说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而是说在人与空间的关系上是不流动的,安土重迁,各自保持着孤立与隔膜。其三,熟人社会。乡土社会的这种人口流动性缓慢的特点使乡村生活很富于“地方性”特点,聚村而居,终老是乡。所以,乡土社会是个熟人之间的社会,这才有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这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

3. 问:乡土性是如何从空间和时间上规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主答:罗颖,袁晟耀)

答:土地与人的关系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人与人在空间排列关系上的“孤立和隔膜“以及从时间里的”熟悉“,进而这种人与人在时间和空间缔结的生态状态,又直接构成中国基层社会独特的习俗和生活方式的规定性。

自由讨论环节

1. 问:基于书中第十二段提出的“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那么”有机的团结“与”机械的团结“的区别?

(主问:王梓鹏  主答:吴镕嘉)

本问中,王梓鹏认为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而吴镕嘉提出区分二者的关键是有无血缘关系。

2. 问:基于书中第十三段“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那么”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与”法律所保障的自由“分别指的是什么呢?又不同在哪里?

(主问:罗颖 主答:袁晟耀,王梓鹏)

本问中,王梓鹏认为前者的自由更像是一种规矩与行为,是以前延续至今的习惯,而后者的自由中则更强调了法律对人的约束力。袁晟耀认为前者的自由是一种共同生活下形成的默契与习惯,从而形成一种体系,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则是由第三方制定的一种程序。

后记

第一篇《乡土本色》中首先提出了“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后文中提出它的三个特点。第一点,”乡下人离不了泥土“,这一点使我们看到了泥土对于乡下人的特殊情感;第二点,”黏在土地上的“,说明了中国乡村人是有根的,其次说明了人与人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关系分别是孤立隔膜和熟悉的。从而可以得到乡土社会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富于地方性的,在这样一个熟人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亲密,自然,既可以解释如今”熟人社会“的部分原因,又提出了这种生活方式所产生了流弊。地域的选择,环境的限制等逐渐形成了一个“乡土社会”,也塑造着人的精神。在走进“乡土”的过程中,我们一边拨开迷雾,也发现前方留给我们了更多的思考与线索。

下周,我们将继续阅读《乡土中国》!



第九小组第1期读书记录

开始时间: 2021年10月31日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图片

参与人员:

主持:赖应钏;

主读:林子涵、李坦俊;

主问:赖应钏、翟曼鹤、刘毅辉、陈冠廷、马超、李坦俊、林子涵、陈卓然、

记录:包思宇;

现场参加:赖应钏、翟曼鹤、刘毅辉、陈冠廷、马超、李坦俊、林子涵、陈卓然、包思宇;

评议人:翟曼鹤;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问:我认为:人治和法治的区别正如严复所解释的那样:中国人是人体群分论。

而我认为人治与法治的区别莫过于法治是以法来越过人治的空间,人治以人来越过人治的空间。自古以来,中国便有自我萌芽,发展,完善的法律。为什么《乡土中国》所描述的那个社会中没有合同契约,当今的我们为什么不能通过《乡土中国》中的那样以伦理德治?正是因为中国本土伦理德治长期以来的传统,我想问: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中国本土的法制资源?如何让我们的本土资源得到充分运用?


2.问:《乡土中国》所展现的那个注重伦理的大同社会,让我不禁将其与近现代的西方这个注重契约的社会联系到一起。我进行了多方比较,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是价值观正是西方的权利意识与中国的伦理意识。但中国这种至善至美的礼治思想却是一种行为规范,而不是强制性。那么我想:我们的法律该如何来平衡强制性和灵活性?


3.问:《乡土中国》所展现的那个美美与共的人治社会令人心生向往。那么当今中国法治过程的人性的考虑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4.问:在读完《乡土中国》后,我们发现,中国社会中所注重的人情关系与西方契约精神有所不同。在如今这个城市化的高速进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中国人)是应该更加偏向于契约还是人情?


5.问:《乡土中国》中传统文化的传承的原因正是其具有黏附性。传统的生产方式(小农经济)其生产资料均取之于土地,而土地导致了流动性弱的特点,所以比较固态,固态有利于文化传统的保存,安土重迁,前人的经验,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什么传承这么远


6.问:个人主义和自我主义的区分


7.问:我们写书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8.问:《乡土中国》为我们打开了得以了解中国传统世界的大门。《乡土中国》中所展现的那个无需政府便能达到乡土自治的社会让我发问:为什么无政府主义无法实现?

后记

各位分享的前瞻思想和深度思考,我感到十分有幸能够认识在场各位。我们今天提出了很多引人深思的问题和观点,诸如人治和法治的协调,法律的设计引导社会发展,过去文化与当今时代的文化的区别与是否传承。在聆听各位的问题时,我也在不断思考。正如我们所讨论的无政府主义,在《觉醒年代》中,我们可以在那个时代的思考者与实践者。他们的失败也证明了无政府主义是无法实现的,至少在中国是无法实现的。我更加倾向于人是经济人而不是理性人的观点。所以我更倾向于以自身发展为重的经济人是无法实现无政府主义的观点。人治和法治是两个比较难以区别的状态,即使是法治的状态中的今天,我们也能看见人治的影子。我们认为,如何去解释法律比指定法律更为重要。如何应用体系解释使得法律具有韧性。法律的韧度就如同红绿灯中的黄灯一样,黄灯等一等应该等多久?我认为古时与今时文化已经有巨大差别了,但我们现在的文化和之前的文化的价值观没有变。文化有所差异,但核心价值观却极为接近。书是为了写而写还是有感而发吗?就像我们的论文是应该受到限制,还是应该有感而发。《乡土中国》与各位的读书会让我受益匪浅。感谢各位的分享,期待下一次我们的读书会。



第十小组第1期读书记录

开始时间:2021年10月31日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图片

参与人员:

主持:陈颖;

主读:梁嘉瑜;

主问:吕铭洋;

记录:黄柔美;

现场参加:黄柔美、姆妮热、吕铭洋、梁嘉瑜、陈颖、杨皓翔、姜慧、李秋仪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 书本p12第一段“乡下人”指的是哪类人?“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什么?

(主答:姜慧、梁嘉瑜、吕铭洋、陈颖、姆妮热、李秋仪)

姜:不知道自己是哪里来的,被当时时代发展所遗忘

梁:以种地为生;

吕:住于乡野偏僻的地方的人

陈:小农经济模式,将变未变,特定文化色彩的表示,

姜:劳苦大众,底层人民,农耕社会的自给自足

吕:无产阶级,农民和工人

姆:以最普遍的谋生方式来生活的,不像老师、律师这些靠知识生活,多数靠体力活,

李:乡下人才最能代表乡土本色,乡下人普遍多一些,才更能代表中国乡土热色

2. 书本p13的“西伯利亚”段,中国农民是否固守传统、不懂创新?

(主答:梁嘉瑜、李秋仪、姜慧、陈颖)

梁:习惯、敬畏感,在这片土地种出过东西,是传承

李:在放牧的地方播种,是否也算一种创新

姜:只能说是生长环境对农民的一种影响

陈:对土地的依恋,长期以来形成的文化,一种生活常态

3. 书本p14“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一段,“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而宋代租佃制下佃农的流动性强,他们是否土气?(主答:姜慧、黄柔美、梁嘉瑜)

姜慧:流动的可能还是微乎其微的

黄:宋代的佃农都是在一定区域内进行土地租佃的,不论是否换地主,都还是那片土地

梁:“土”是命根,如果把土地当成神圣的话,即使变换,还是自带土气

4. 当土地资源供不应求时,乡下人应该何去何从?(主答:姜慧、姆妮热)

姜:身份局限,不是一个焦虑点,城镇化率提高,本质还是不能丢掉的,良好的品质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只是生产力方式发生了变化

姆:乡下人也可以进入城市,有进也有出


5. 是什么原因让乡下有了不同大小的聚居?(主答:杨皓翔、陈颖)

杨:土地资源的原因,土地有大有小,地理环境差异;每家土地面积小,重视水利合作,保护自己,土地平等原则

陈:大河文明,靠近水和土地


6. 书本p17“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其中利弊如何?(主答梁嘉瑜、姜慧、黄柔美、吕铭洋、陈颖)

梁:不利于法治社会的建设,人身权利受到侵犯;会让人感受到温暖;公序良俗还是大事,并不适用小事。

姜:礼俗社会,当时,可以靠公序民俗,还是一种法律;法治社会,目的是维持社会秩序;发生冲突时,就会形成小团体,派系

黄:增进了人与人的联系和信任感,

吕:一种习惯法,乡土社会存在着落后文化、腐朽文化

陈:排外的倾向,不欢迎外来者,从心理情感上还是不希望有人来闯入、变动,不希望被打扰,墨守成规,


7. 书本p18“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如果“尊老爱幼”尊重的是坏老人坏小孩,那我们还需要从俗吗?(主答:梁嘉瑜、姜慧、陈颖)

梁:是出于我们自身的选择

姜: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陈:从心,遵从我们的内心,良知;坏必然会收到社会礼俗的惩罚


8. 古有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已经有喜欢的人,那在当时是要从俗还是从心?在当代呢?(主答:姜慧、李秋仪、梁嘉瑜)

姜:多数都会从俗,极少数人会勇敢,

李: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梁:自己去选择想要了解、认识的人,主动性更强

9. “乡也不再是我们衣锦荣归的去处了”,那我们衣锦荣归的去处是?(主答:黄柔美、陈颖、姜慧、梁嘉瑜、吕铭洋)

黄:衣锦还乡的乡并不一定是乡下、农村,而是一种根、你的家

陈:在古代,有科举,才有衣锦还乡的需要;但之后,就不需要衣锦还乡了

姜:在城里的底气变少,不会有对乡的一个自豪感,归属感,还的是另外的乡。

梁:向乡里人显摆,觉得自己不土气了;在现代就不需要衣锦还乡了

吕:不会再回乡下了,而是扎根在自己的城市中

后记

费孝通先生的这本《乡土中国》写于1947年,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向近代化过渡的过程中,大多数群众的思想都亟待解放,而“乡下人”也尤其多。“乡下人”是靠种地谋生的人,我们总用“土气”去形容乡下人,但却不能很好理解“土”。乡下人和土是分割不开的,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只有靠土地谋生的人才知道泥土的可贵。乡下人半截子身都在泥土中,自然免不了身上沾点“土气”,但这“土气”,却是中国乡土社会的一种特色。

下周,我们将继续阅读费孝通的经典论著《乡土中国》,敬请关注!


第十一小组第1期读书记录

开始时间:2021年10月29日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参与人员:

主持:杨菲菲

主读:蔡汐梵、汤依璇

主问:冯炜婷、李祖渝

记录:石耀东、杨珊

现场参加:杨菲菲 、石耀东、杨珊 、颜文纯、蔡汐梵、汤依璇 、冯炜婷、李祖渝 、欧文熙

请假:倪小琪、陈文杰、杨丹婷、陈祎祺、方菲怡、赵玉彤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一:为什么文字下乡后半部分用了较大篇幅来介绍介绍语言的相关内容,语言等同于文字吗?(主答:杨菲菲、欧文熙、汤依璇 、李祖渝、颜文纯)

问题二:为什么文字下乡后半部分用了较大篇幅来介绍介绍语言的相关内容,对于作者阐述的文字下乡的内容有帮助吗?(主答:石耀东)

问题三:第一章乡土本色,第二段第一句, “土”字为什么用的很好?(主答:杨菲菲、杨珊、石耀东、冯炜婷)

问题四:第一章乡土本色,第八页,(第一章倒数第四段),分析下中国人天生的信用。(主答:杨菲菲、石耀东)

后记

作为中国基层的传统乡土社会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乡土中国》认真而又诚恳的给出了答案。开篇的“乡土本色”,一方面向我们宣告着中国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土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也慢慢成为我们的命根。另一方面,又好像在向我们诉说,乡土社会之中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办法就是做到使自己心安,用简单淳朴的话语便可得到一种十分可靠的信用。不同于今日的隔阂,乡土社会给人更多的是一种温暖,这之中并透露出中国人骨子里的温良。而“文字”在乡土社会中是多余的东西,但也印证了传统乡土社会在社会急速变迁之中所养成的社会方式和处事方法处处产生了流弊。



第十二小组第1期读书记录

开始时间:2021年10月29日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图片

参与人员:邹君倩,何伟晖,刘诗雅,贾真,黎鑫,易思琪,黄馨荻,黄楚潆,陈颖琳,叶敏昕,吴嘉霓,陈晓琳

主读:小组成员共同阅读

主问:吴佳霓,叶敏昕,黄馨荻,陈晓琳

记录:叶敏昕

主持:陈晓琳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文中作者在云南看过的从大村落中外出的人们,形成的新的小村落为什么只需要两三代就可以成熟了?

(主答者:黄楚潆)

2、文中“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记忆而维护者的社会共同经验”中的象征体系内涵是什么?

(主答者:叶敏昕)

3、 怎么解决乡土社会中差序格局中人与人之间维系着私人关系的思维为社会带来的损害?

(主答者:黄馨荻、黄楚潆、叶敏昕)

4、 文字下乡除了传播文化的功能,还有什么积极意义呢?

(主答者:陈晓琳、黄楚潆、吴佳霓)

后记

我们在读书过程中都想到了一些问题,大家一起讨论并解决了它们。比如文字下乡单纯地只是教会乡下人文字吗?在我们的讨论中,大家想到了文字下乡主要是为了为乡村带来深远长久的改变,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乡土社会中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方面的部分。比如还包括通过文字下乡来普及文化教育,鼓励更多新青年回到乡村中,为乡土社会带来现代科技,让文字记录传承乡土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形成文化印记和宝贵经验。最后我们还思考了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和这种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对我们现代法治带来的影响。



第十三组第1期读书记录

开始时间:2021年10月30日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参与人员:

主持:肖启轩

主读:因人数过少未定

主问:阮泓浩

记录:肖启轩

现场参加:肖启轩、阮泓浩,罗思喆、陈敏玲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讨论“土气”的固定性,及其原因(主答:肖启轩,罗思喆)

    2: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联系,现代社会是怎样由乡土社会发展而来(主答:罗思喆,肖启轩,陈敏玲)

    3:对“土”的理解(主答:罗思喆,陈敏玲)


后记

“乡土”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很好的概括了中国从古至今的生活:人们依靠土地而生。以此,中国社会许多观念,习俗孕育而生,形成一个独特的文化群。因为农民的移动性较弱,各地交流较少,各地形成的文化就存在差异。又因天灾或者人为的方式,从乡土社会中分离出来的过多人口聚集,各地的文化相互交流,融合。智慧和劳力的结合使得现代社会可以诞生,使中国的文化异常丰富繁华。但因乡土观念的根本性,自给自足的能力,使的思想观念的局限,使得社会的发展受阻。甚至是造成巨大的灾难。而今我们不断进行改革,推动现代化,依旧要回顾过去,回顾“乡土”。以免忘记我们文化的根。

下周,我们将继续阅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敬请关注!





(三)


图片          

       

第十四小组第1期读书记录

开始时间2021年10月28日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图片

参与人员:

主持:谢龙琴;

主读:邓晓雯、孜乃提古丽、谢龙琴;

主问:邓晓雯、孜乃提古丽;

记录:谢龙琴

现场参加:刘泽华、蒋林博、张恒、王晓然、谢龙琴、邓晓雯、乔诗雨、张晓茵、陈言、韦夏宜、文婧妍、邱佳伟、凌镌彤、孜乃提古丽

请假未出席:任一方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p1作者为什么说“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然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主答:蒋林博、陈言)

2.P17“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村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 这里提到的原因主要包括哪些?(主答:孜乃提古丽)

3.为了适应现代社会,你觉得旧乡土社会需要做出改变吗?如果需要,则需要做出哪些改进?(主答:刘泽华)

4.(拓展)p7“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如何看待在乡土社会中礼俗和法律的关系?(主答:谢龙琴、邱佳伟)

5.(拓展)延伸案例:在一个蔽塞、与世隔绝的村子里,身为家中唯一劳动力的男性受限于经济条件而娶不到妻子,强奸了同村一名未成年女性,根据当地礼俗,该名女性名声自此有损,无法再有婚嫁行为,一旦判刑则可能两个家庭同时被毁,于是有人提出建议,能否不对该名男性定罪判刑,而选择让两人结婚?对此,你怎么看待。(主答:邱佳伟、蒋林博、谢龙琴、邓晓雯)


后记

中国是一个生于土地、长于土地的国家,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泉源与根基,但随着现代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乡土社会也被贴上了“土气”、“愚昧”的标签,许多人们对乡土本色全盘否定,却忘了那一捧黄土也曾是我们文明最先生根发芽的地方。当代人们真正应该做的是什么?不是鄙夷乡土文化,也不是放任自流,而应理性看待乡土社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民族根源的赓续传承与国家教育的普及发展相平衡,使乡土文化适应当今发展的潮流,使更多人能往回寻根。

  下周,我们将继续阅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敬请期待!


第十五小组第1期读书记录

开始时间 2021年10月28日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图片

参与人员:

主持:徐家兴

主读:范仪、吴彦霆、张钰晨、吕嘉旭、李维昊、郭宇霖

主问:李锐浩、韩依晓、徐家兴、罗沂蒙

记录:李锐浩

现场参加:李锐浩、罗沂蒙、吴彦霆、李维昊、范仪、张钰晨、韩依晓、吕嘉旭、徐家兴、郭宇霖

远程参加:沈子钰、罗伟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一:

在中国当代网络用语中,人们常戏谑地说自己的手头拮据为:“吃土”。那为什么人们不自嘲“吃泥”或者“吃灰”呢?在这里是否也是乡土文化对国人影响的一种表现呢?(徐家兴)

回答1:

“土”本身就是乡土社会中重要的元素。而当费孝通先生出国时,其母亲为其备乡土“煮来喝”,来对抗异乡水土不服。由此可见,土这个符号是深深植入乡土社会人的心里的。此外,农业社会中,人们是抛开土(播种)向土地讨食。而“吃土”戏谑的说法还是向土“索要”营养,其背后还是一个乡土社会中人们潜移默化的对土的依赖和土养生灵的共同意识所致。所以“吃土”该网络用词的流行的背后也有人们对土地元素的朴素认同——土养育人。(徐家兴)

回答2:

吃土也是人们在饥荒时候的真实行为,此用语在于强调自己没有多余钱去购买粮食,而(将要)使用“无尝”的土来填饱肚子的窘境。是夸张的修辞。(李维昊)


问题二:

作者这种‘不见外’式的交易方式在现代社会是否容易实现?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两种对交易的不同约束方式有无好坏之分(韩依晓)?

回答1:这种乡土社会中‘不见外’式的做法在现代社会实现的难度较大,因为乡土社会中各人之间由熟悉到信任,这种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甚至逐渐演化成了一种规矩。而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都发生了一定变化,在陌生人组成的社会中,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会自然地产生一种防备心理,产生画押、签字等约束行为的方式。但不能一味地说这种变化是不好的,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法律的产生和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从而对人们的行为有更好的约束,避免不必要的矛盾产生。(范仪)


点评:

该问题是将乡土社会和都市社会相比较。意图探索现代都市社会中人与人的交易是否有乡土的影子,为什么?以及对两种方式的利弊进行探索。而回答吸收了费孝通先生的思想,从主体差异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抓住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去分析其产生不同交易方式的原因。并且辩证地看待了两者交易的利弊(李锐浩)


问题三:

中国的乡土社会有哪些特点(罗沂蒙)?

回答1:

人们有从土地中长出的光荣历史,受到土地的束缚,总会向土地讨生活,靠农业为生。以农业为主的人们世代定居,基层人口流动微乎其微,地区性强,有孤立和隔膜,人们生于熟悉的社会,终老是乡。(张钰晨)

回答2:

乡土社会就是以关系为纽带,以固定的土地为根(活动范围)的有机结合体。(吴彦霆)

点评:回答1是从中国乡土社会独特的形成原因进行特点的解答,结合原文总结出了答案:人员流动较小的,较为熟悉的农业社会。而回答2通过对乡土社会的内部关系和活动范围的特点进行解答。简单明了(罗伟、沈子钰)。


后记

在读书过程中,我们深切得明白了,“乡土”一词对于中国社会的特殊意义。第一章中作者讲明了中国社会是具有乡土性的,是与土地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在农村,我们以农业为生,人与空间上不流动;村雨村之间往来很少、孤立、隔膜多。因此是熟人社会,乡土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交流并不是基于“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一种行为规范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也许很多人都不愿意承认,“我们的根,扎于农村”,但费老先生很好指出来了,比如他就说中国乡下人多,"土"就是他们的特性,当然土气不是贬义词,靠土地谋生的乡土社会很大程度是很稳定的,即使战乱迁移的也不是社会的主流。他也顺便比较和美国的不同,指出我们是聚村而居,并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离,结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会圈子。同时村落里面大家都是特别熟习,就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法律其实处于次要的可有可无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大家重视是信用而不是法律。当然在我们现在这个处处都成了陌生人的社会,土气就成了骂人的话,那些礼俗也逐渐被法律所代替。

而到了第二章,我们看到了“愚”这一概念的相对性,怎么说呢,在城里人看来农村人愚蠢的某些方面,是因为农村人没有机会去接触,没有机遇去遇见;而同样的,在一些农村人看来理所应当,没什么难度的问题,放到城里人的视野中来,则变成了难如登天的事情。知识问题和智力问题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只因片面误解而对人产生偏见,是绝对不可取的。当然另外一方面,随着文字下乡运动的普及,以及时代的不断发展,在当今,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不识字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并且也随着人口的流动,文字也越来越成为我们交流的“第一工具”,不需文字交流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所以在这里我们想到,中国的农村社会,有其独特的乡土性,虽然说它可能在某些地方不适应我们当今的这个社会,可是它依旧有其特殊的存在意义,它的智慧性与淳朴性也吸引这我们去深入了解。没有什么人是高贵的,也不要去嘲笑任何人,也许他可能不了解眼前的事情,但是并不能说明他就是愚蠢的,没有谁是愚蠢的,只是我们所接触的不同罢了。现今的社会相比于过去的“乡土社会”愈加复杂,也是多样性的一个体现,但是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还是有留存着那一息曾经的、传承下来的乡土气,因为那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也是我们亘古不变的。




第十六小组第1期读书记录

开始时间2021年10月29日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图片

参与人员:          

主持:朱琳

主问:陈家怡

记录:郑楷

现场参加:朱琳,陈家怡,郑楷,何钰慧,辜晓涵,楚轶涵、陈心怡、陈嘉怡

远程参加:官利琴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乡土中国》之(1):乡土本色中,“从土里长出过的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为什么说“受到土的束缚”,“土的束缚是指什么?(主答:陈嘉怡、郑楷、何钰慧)

2、《乡土中国》之(1):乡土本色中,“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中的“孤立和隔膜”是什么意思?(主答:辜晓涵)

3、《乡土中国》之(1):乡土本色中,“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这种可靠性可以等同于是良心吗?会比契约更可靠吗?(主答:朱琳,何钰慧)

4、《乡土中国》之(2):文字下乡中,“其实这个筛子虽则帮助了人和人间的了解,而同时也使人和人间的情意公式化了,使每一人、每一刻的实际情意都走了一点样。”为什么说“情意公式化”了?(主答:朱琳,何钰慧)

5、《乡土中国》之(3):再论文字下乡中,“而人和时间的接触,靠了概念,也就是词,却比一条直线来得复杂。”那如果人删除了某项技能的所有记忆,并且与当前社会脱节,无法接收来自他人的经验,是不是和动物就没区别了?更多的只是本能?(主答:何钰慧、朱琳、郑楷)

后记

费孝通先生在前三章中对“土气“和”文字下乡”的理解。我们也体会到了,中国社会归根结底还是扎根在农村的乡土中的,回望那些在大河流域的土地上辛勤劳作收获未来的农民,出远门带上红纸包着的土,在异地去世后仍要将骸骨运回故土的坚定,我们体会到了乡下的人正是有这些乡下人把自己的人生扎根在了土地中,才有了在现代社会中难能可贵的“互相信任”与丰富的农村文化。再者,费孝通也解释了为何“文字下乡”至今无法完全成功,其中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他表决道,乡下人的“愚”并不是指他们的智力水平低,而是指在乡土社会中,往往引用的是熟人之间的“特殊语言”,给出了自己对于如何实行“文字下乡”的假象,那就是只有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完全变化后,文字才能“下乡”。



“读书使人进步”(第十七组)第1期读书记录

开始时间2021年10月29日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图片

参与人员:李欣霖、戴光敏、柳宝怡、热娜古丽、林榆萱、李曼瑄、王佳音、林辰、李佳诺、胡佳怡

主持:李欣霖

主读:柳宝怡、李佳诺

主问:胡佳怡、林榆萱

记录:李曼瑄

现场参加:李欣霖、戴光敏、柳宝怡、热娜古丽、林榆萱、李曼瑄、王佳音、林辰、李佳诺、胡佳怡

请假:管羿鸣(因法考请假)、李大伟(因法考请假)、李炫锐(因法考请假)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胡佳怡:现在的城市规划多为“改村设县”。应该如何看待“带有土味”的乡村逐渐消失的情况?赞同还是反对?

回答:柳宝怡、李佳诺、戴光敏、王佳音

林榆萱:本章节最后说:“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请问为什么“土气”会变成贬义词?

   答:胡佳怡、戴光敏、李欣霖、林辰、李佳诺、柳宝怡

胡佳怡:本章节中的“土”与现在“土味视频”的“土”有何异同?又是为什么?

答:戴光敏、林榆萱、王佳音、林辰、李佳诺、李欣霖

戴光敏:现在对于“土”的定义和标准到底是什么?

答:戴光敏、胡佳怡、王佳音、李佳诺

王佳音:对于“亲近大自然”的教育,大家有何看法?

答:胡佳怡、林辰、戴光敏、王佳音、柳宝怡

6.李欣霖:如何看待现在人们追求“绿色食物”“有机食品”,甚至“菜叶上没虫子就是不新鲜的”这些观念?

后记

什么是“潮”?什么是“土”?城里人与乡下人是否存在身份地位的高低贵贱?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我们一直与“土”亲密无间。即使是到了现代,在发射嫦娥五号之际,我们仍在问:月球上能不能种菜呀?多么可爱!时过境迁,我们仍保留着“乡土本色”,即使,我们中的城里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第十八小组第1期读书记录

开始时间2021年10月30日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参与人员:

主持:潘可佳

主读:李曦

主问:孙彤瑜、李嘉宜

记录:陈锦昀、顾欣苗

现场参加:潘可佳、李曦、孙彤瑜、李嘉宜、陈锦昀、顾欣苗

远程参加:无

迟到:刘双琦

请假:李玮仪、曾天娇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 书本《乡土本色》中乡土社会有什么特点?(问:李嘉宜,主答:潘可佳、孙彤瑜、顾欣苗、李曦、李嘉宜,关键词:珍惜土地、一定范围的独立、淳朴、依赖性、地方性)

2、 书本《乡土本色》中提到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对孩子成长有什么影响?(问:孙彤瑜,主答:陈锦昀、孙彤瑜、顾欣苗、李曦、李嘉宜,关键词:学习、见识、阶级、思维固化、好奇、与陌生人相处、思维封闭)

3、书本《乡土本色》中“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如何理解?(问:陈锦昀,主答:李嘉宜,关键词:地域、村落)

4、书本《乡土本色》中“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如何理解?(问:陈锦昀,主答:陈锦昀、李嘉宜、孙彤瑜,关键词:个人、从心准则、组成)

5、书本《文字下乡》中城里人眼中的“愚”和乡下人眼中的“愚”有什么区别?(问:李嘉宜,主答:李曦、孙彤瑜,关键词:知识、需求)

6、书本《文字下乡》中提到“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学几个字,也许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那么我们有什么文字下乡的可行性建议吗?(问:孙彤瑜,主答:李嘉宜、陈锦昀、孙彤瑜,关键词:依据实际生活、简单的文字教授、农业科普)

7、刘双绮分享读书感言,期间孙彤瑜提问文字下乡是否有必要。(主答:刘双绮,关键词:适应社会化、现代化浪潮、必要、文化素质低、成本投入、地区发展差异、信息与价值交流,补充:李嘉宜,关键词:长时间积累、人才)


后记

中国的小农经济决定了中国的农村、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无论是在物质生活还是精神需求上,乡下人都离不开土地,那片土地不仅是他们所拥有的一切的来源,同时也是他们的精神家园。中国基层的社会是乡土社会,这是一个熟人社会,而熟人社会里讲的更多的是信任、是习惯、是约定,而非白纸黑字的规则或法律,也无需签订契约。在乡下,同一个地方的人从小认识,到老也生活在一起,他们个人的思想和生活习惯都趋于一致,但是村与村之间是孤立的、从而每个村落都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各有其特色。

而谈到文字下乡,从小接受义务教育的我们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人目不识丁,也很难想象没有文字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但是乡下和城里不同,乡土社会对语言象征的青睐要高于对文字的青睐,这是由社会大环境所导致的,他们所需要学习的东西是通过口述代代相传的,和我们一样,无论是学什么,总归是为了生产、生存和生活。

不识字是由环境导致的,不识字不代表愚,这只是知识的问题,也是生活是否需要所导致的。乡下人渠道城里不知道红灯停绿灯行,是因为乡下没有红绿灯,所以他们的生活不需要知道这个知识,而不知道中国知识并不能说明他们是愚的,正如城里人去到乡下也是一样的手足无措。

乡土社会是个熟人社会,所以他们更多的是面对面的口述,而在这一社会中,文字便成了传情达意的阻碍,所以他们的生活中并不需要通过文字来进行沟通。

但是这样一说,文字下乡还有必要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跨越地域的联系越来越方便,而越来越多的乡下人也在走向城市,越来越多需要文字的事物也在走向乡村,无论是从当下还是长远的角度来看,文字下乡的意义都必定是重大的。


第十九小组第1期读书记录

开始时间 2021年10月31日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图片

参与人员:

主持:谢心怡

主读:牛浩原、向谦时

主问:梁佳豪、黄书锐、林燕璇

记录:徐裕嘉

现场参加:谢心怡、牛浩原、向谦时、梁佳豪、黄书锐、叶秋君、林燕璇、徐裕嘉、李璐岑、钟姗珊、周婉萱、李俊、张楚涛

远程参加:无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 主问、黄书锐:“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其中孤立与隔膜形成原因是?(主答:李璐岑)

2. 主问、梁佳豪:“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中“社会和个人通了家”是什么意思?(主答:李璐岑、向谦时、牛浩原)

3. 主问、林燕璇:“我要辨明的是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这里的乡土社会的本质指的是什么?(主答:周婉萱、牛浩原、钟姗珊、向谦时、李璐岑)

后记

今天我们读的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从乡村的熟人社会和乡村中的沟通交流这两个方面来论述了乡村的两大特点,而我们问的问题也大概是围绕着这两大特点展开。以前我们常说乡下人土气、乡下人没有文化,但是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而费孝通先生就用比平白的语言向我们剖析了乡村的社会结构,从乡村的生产方式、社会分工等比较本质的方面来告诉我们为什么乡村具有这样的特点,令人易懂的同时又十分深刻。

另外,作为第一次读书会,我们也还有一些不足,比如问的问题还不够多、一开始大家还不够积极等,以后还会继续改进!



第二十小组第1期读书记录

开始时间2021年10月29日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图片

参与人员:

主持:简笑天

主读:欧以庆

主问:木扎帕尔

记录:简笑天

现场参加:简笑天、欧以庆、邝子升、黎响、欧阳瑾轩、木扎帕尔、陈思如、肖倩、车颖怡

远程参加:赵志良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 书本p15,如何理解“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主答:陈思如,简笑天)

2. 书本p8,“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蔑视乡下人,但是乡下 ,“土”是他们的命根。”为什么说“土”是乡下人的命根。(主答:欧以庆、肖倩、简笑天、车颖怡、陈思如)

后记

中国的基层是乡土性的,不仅是因为中国农业文明历史悠久,农民依靠土地生活,而且在一片土地上往往繁衍着几代人。而乡土性也形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传统,形成了乡土社会。而乡土社会带来的便是“熟悉”,这也是不同于由陌生人组成的现代社会的地方,乡土社会中人与人的相处方法在陌生人面前不适用也是这个原因。



第二十一小组第1期读书记录

开始时间2021年10月29日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参与人员:

主持:刘欣雨

主问:刘欣雨、杨景晖、鲁晓娟

记录:徐清秀

现场参加:刘欣雨、杨景晖、鲁晓娟、胡丽莎、王韬、乐明、郑楠泓、陈曦、邝荣耀、赵妍、江婉婷、丁宇倩、徐清秀

请假未出席:任一方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1、问题1:谈谈对“乡土本色”章节中的最后一句“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收到土的束缚,现在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的理解。

答:中国人曾经靠种植耕地,养活了自己,创造了光荣历史,但也造成了思想的固化,导致在如牧场上等不合时宜的地方也想着种地。这就导致这种局限思维跟不上时代发展,缺少对外的拓展与探索,容易故步自封。(主答:胡丽莎)

2、问题2:《乡土中国》的乡土本色指的是什么?

答:我认为,乡土本色的三个特点:

一是“乡下人离不了泥土”,靠着土地为生的农民,忠实地守着自己的一片土地是常态。

二是中国的社会是不流动的,或者流动性很小,所谓安土重迁。除了大旱大水,战争,饥荒等小概率事件,中国人口是不会流动的。

三是熟人社会,自有其内在规矩与秩序。乡土社会中,人和人的相处在于熟悉。

(主答:丁宇倩)

3、《文字下乡》一篇中提到“文字的发生是在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阻隔的情景里”,从这一角度出发是什么导致了乡下人的不识字现象?

答:我认为,乡村作为一个面对面的社群,乡下人之间彼此熟识,没有空间上的阻隔,所以他们之间传情达意并不需要文字这种“间接接触”。

而且人是有记忆的,乡土社会中每个人都熟识,生活在一套规定了的社会中,主要是依靠社会共同经验,经过口耳相传就能传递信息,没有时间上的阻隔,并不需要文字。(主答:郑楠泓)

后记

经过此次的读书会,我们对阅读章节进行深入讨论,认为“乡土本色”指的是“土气”的农民对于土地的坚守,农民靠着土地生存,与土地形成了不可分割的联系;深入探讨了小农经济下的的社会状况。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是一个稳定而封闭的社会。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对周围的人和事物都太过熟悉,人们所需要的记忆范围不大,以至于在传情达意的过程中不需要用到文字。我们认为费孝通老师对中国社会的分析很到位,使得我们带入现实进行思考我们的社会本质,期待下一次的读书会再次讨论。



第二十二组第1期读书记录

开始时间 2021年 10月 29日(周 )19:30至  :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图片


参与人员:

主持:庞茗琪

主读:陈彤 吴伟豪

主问:李珈珩 黄显森

记录:吴璋涛  马悦宜 马浩然

现场参加:庞茗琪 陈彤 黄显森 李珈珩 吴伟豪 吴璋涛 马悦宜 黄海洋 邓曦彤 董显佳 郑康漪 李秋菊

远程参加: 无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书本p1页,“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如何理解这句话?请举例说明(主答:黄海洋)

2.书本p3页,“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中的“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如何理解?(主答:马浩然)

3.书本p7页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中的“地方性”指什么?(主答:庞茗琪)

4.书本p41页,“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关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这里的”私人关系”指的是什么?(主答:吴璋涛)

5.结合书本p31-41的内容,说明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有什么不同?(主答:郑康漪)

后记

费孝通先生使用社会学研究方法,全书围绕着中国传统村落中乡下人的文化、习性等展开。乡下人靠土地谋生,世代定居终老是乡,人口流动性弱,即使迁移出去也会面临因找不到土地而被淘汰的困境,人们终日面对熟悉的社会而使村落之间易产生孤立隔膜。中国乡土社会关系是差序格局,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社会关系是私人关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不仅界限模糊可伸缩,且易使人以己为中心,形成自我主义,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而西洋的团体格局则平等公道,易产生现代国家观念。而社会不断发展变化,旧时的观念、格局等在如今都多多少少产生了变化,值得我们深究。


第二十三组第1期读书记录

开始时间 2021年10月29日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图片

参与人员:张晓琳、廖文静、刘颍、黄佳琪、王漫琳、麦尓孜亚·买买提、曾鑫、谭晨雨、梁慧珊、郑朋苗、肖凯丹、蒋乐怡、赵泓俣、王野、陈秋薇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Q:如何理解书中所提“中国社会的乡土性”?

赵泓俣:费孝通先生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气息”一词可能在现代社会是带有贬意的,然而通过阅读本书我了解到,乡间的人对于泥土具有一种最真挚的情怀,那浓浓的乡土气息和乡土传统也令人感动。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是个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人们世世代代在这里安居,很少进行人口流动。我们当代的文明社会提倡法治,然而在乡土社会似乎是个“无法”的社会,却没有出现意料之内的混乱和无秩序。这归功于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这里说的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使乡土社会井然有序的“礼”,依靠的是传统的力量,是乡土人民世世代代所累积的经验,这种世代传承下来的文化礼节,具有更强的韧性和生命力,乡土社会所固有的传统规矩虽然不如城市中的那样规范化现代化,但我们不得不为其顽强的生命力所叹服。


黄佳琪:书中提及:“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土地不仅仅是乡土人家赖以生存的生产条件,更成为了思乡与回归的精神寄托。土地,是中国人生于斯长于斯更爱于斯的地方,她已经根植在人们的思乡情感中。因此,不管人们因为经济条件发展还是主观意识上地去“逃离”土地,褪去身上的“土气”,乡土中国人依然会在泥土里播种下生存的种子、希望的种子,依然会在远在他方乡愁萦绕时想念家乡泥土的气息,依然会在生命的尽头回葬到土地里......这是带有乡土气息的中华文化所孕育出来的中国人民。逃离土地有逃离土地的好处,人们可以不遵守公序良俗而去追求绝对的自由,但却失去了归属感。而受到土地的束缚,我们因为习惯土地的生活而少了些创新与科学的思想,“飞不上天”,但土地深厚的根基却可以让我们这个民族发展得稳当,带着共同的信仰去深耕社会。


王野:现代中国是从乡村中生长出来的,俗语讲“往上倒三代都是农民”,不管是谁的神色或多或少都会带有一些乡村文化的底色。

即便你早已远离乡村生活在都市,但围绕着你的社会观念,人与人间的关系,依旧保持着从乡土环境中生长出的意识。

本书并非只是简单地对乡村社会进行纪实描写,而是从这些具体的基层社会中提炼出一些概念,组成所谓乡土文化,探求中国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乡土社会人口流动小,村与村间相对隔离,与现代社会不同,乡土社会是一种自发性的,因为生长在一起而结合在一起的,乡土社会的信任来自于熟悉。而现代社会是法律社会。

中国是已经进行了一百多年的现代化,可是乡土的成分仍然保存着,正如我们的一些习俗是根深蒂固的,不也就是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吗?


陈秋薇:嗯。我同意。中国社会是具有乡土性的。我们是熟人社会,乡土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交流并不是基于“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一种行为规范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于是,乡土社会逐渐演化成一种礼俗社会,异于西方的法理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因“熟悉”而成“俗”,常“习”之。“俗”因为熟悉和信任而无需以契约而固化,于是形成所谓的乡土本色:礼俗社会。

在我们所学的书本知识中,社会学将社会分为两种: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礼俗社会指的是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是有机的团结。法理社会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是机械的团结。概括来说,乡土社会具有定居不流动、人与人之间是孤立的、农民聚村而居、熟人社会的特点。


Q:阅读完这本书后,你对“家庭”这一观念有更深的理解吗?

梁慧珊:乡土社会中男女存在隔阂:“男女有别”“男尊女卑”在过去的生活中始终存在。男人和男人交流的话题是家庭外的生活,女人和女人交流的是闺房内的世界。后来男人聊事业,女人聊家庭,家长里短,谁家的八卦,这些在农村随处可见。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久了也就慢慢受到影响,小孩与大人肆意交流,也就成了不懂规矩,与异性接触过多更是会被他人投来异样的目光。自由裹挟着自由,规矩参杂着规矩,性别与年龄也就成了隔阂。

这种隔阂使家庭生活没有西方亲密,家庭成员之间更像是合作的关系,“相敬如宾”是常态。


曾鑫:《差序格局》一章中观点认为,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城里人也是如此。差序格局以“己”为中心,由此展开私人关系网络,支持着这种“私”的态度即是“自我主义”。“一说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大家可以占一点便宜的意思,有权利而没有义务了。”这是差序格局下自我主义带给人们“私”的表现,但如果周围的“公”如果包含着“私”的部分,反过来人们难道不会自觉去维护它吗?作者还认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国人独特的“私”导致他们可以为了自己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党,为了党可以牺牲国,为了国可以牺牲天下。对此观点,我并不认同。古往今来,中国从不缺少大公无私之人。早在远古时期,便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第一次是他的妻子分娩而痛苦呻吟、婴儿声声啼哭之时,第二次是儿子在妻子怀里向他招手,第三次是儿子长到十多岁,跑过来使劲把他往家里拉。这无疑是人生中无比重要而幸福的时刻,而大禹每一次都选择不入家门而投身于治水,缺席儿子的出生和成长,只为还天下一份安宁,这难道不是为了天下苍生而牺牲家、牺牲自己的表现吗?而也正因“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为夏朝的建立奠定基础,才使中国开始逐步向农耕社会迈进。我们再将目光聚焦于贴近作者书写的时代的乡土社会,焦裕禄同志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他亲自率领干部、群众进行了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然后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总结出了整治三害的具体策略,探索出了大规模栽种泡桐的办法。其“亲民爱民、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正体现他是一位大公无私的人民干部。由此可见,传统乡土社会里的人不一定只会为了小团体而牺牲大团体的利益,为了“公”也可以牺牲“私”。


Q:费孝通先生在书中提及乡下人的“愚”,你对此有什么理解?

王漫琳:费孝通先生在本书的第二篇“文字下乡”中提到了一个引起我许多思考的话题,关于乡下人的“愚”。

我本人也是乡土中国之中一个很普通的乡下孩子,只是运气比较好,七八岁就到了城里上学。因此我的同学似乎总是天生聪慧,博览群书,个个都是教养极好的人中龙凤。反观我儿时的同伴,他们大多进了中专,学习基本的职业技术,几乎很难接触到我如今接触得到的大学教授,也几乎很难享受得到我如今正在享受着的教育资源。

这正是费孝通先生所说的,“乡下孩子不象教授们的孩子到处看见书籍,这不是他们日常所混熟的环境。教授们的孩子并不见得一定是遗传上有什么特别善于识字的能力,显而易见的却是有着易于识字的环境。”

我们不能仅仅以读书能力作为判断一个人是否“愚”的标准。一个有智慧的人,往往有着愿意学习、谦卑刻苦的姿态,有着乐于探索与创造的勇气,无论此时身处荒芜的山村,还是在繁华的都市里浮沉。

后记

什么是“潮”?什么是“土”?城里人与乡下人是否存在身份地位的高低贵贱?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我们一直与“土”亲密无间。即使是到了现代,在发射嫦娥五号之际,我们仍在问:月球上能不能种菜呀?多么可爱!时过境迁,我们仍保留着“乡土本色”,即使,我们中的城里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第二十四小组第1期读书记录

开始时间2021年10月30日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图片

参与人员:

主持:何诗瑶

主读:邓丽莎,赵丽欣,陈湘彬

主问:王宇汛,陈臻一,王征宇

记录:周思睿

现场参加:王征宇,何诗瑶,邓丽莎,赵丽欣,陈湘彬,詹嘉琪,谢星月,王宇汛,枞榆瑶,周思睿,陈臻一,林晓昕,李晨旭

远程参加:张闽,方媛葶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第十段,“祖先们在这地方混熟了,他们的经验也必然就是子孙们所会得到的经验。时间的悠久是从谱系上说的,从每个人可能得到的经验说,却是同一方式的反复重演。同一戏台上演着同一的戏,这个班子里演员所需要记得的,也只有一套戏文。他们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老是保存。”

作者这种比喻大家是否同意?

作者是否有隐含不管时间如何变化,这种经验直接套用就可以?

(主答:詹嘉琪 谢星月)


2、第一章《乡土本色》第五段,“村子里几百年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一定是人口流动性差吗?

(主答:谢星月 赵丽欣 王宇汛)


3、为什么费孝通先生认为乡下人没有文字需要?

(主答:林晓昕 李晨旭)


4、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那乡土社会到底重不重视契约,重视或者不重视对我国法律建设是否有什么影响?

(主答:枞榆瑶 赵丽欣)


5、中国农民为什么聚村而居?(主答:张闽)

后记

人人都以土地谋生的乡土社会基本上是稳定的。人们定居于一方土地,时代耕作,几乎没有迁移。在这样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契约的形成不是依靠文字而是信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际的范围的扩大,人们的生活也开始需要文字。文字下乡起初是存在困难的,在乡土社会的人们本不需要文字工具来帮助他们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去传情达意。这使得推行者需要去考虑乡村的文字和语言的基础。而在文字下乡之后,我们也需要让法律下乡,让乡里人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但法律精神和乡土道德的冲突也同样使法律下乡困难重重。如何解决矛盾,如何在乡村建设法治社会,这或许是我们当今法律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第二十五小组第1期读书记录

开始时间 2021年10月28日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图片

参与人员:

主持:刘雪婷;

主问:叶秋瑶、韩怡婧;

记录:韩怡婧;

现场参加:李慧伶、李子欣、黄雨晴、伍嘉琪、吴子昊、张旭慧、周天骐、曾铭、梁静、张欣悦、曾昱、叶秋瑶、宋佳玲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如何看待P3“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主答:梁静、吴子昊、宋佳玲)

2.P4对于作者提出的观点“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风俗来应付的。”有何看法?(主答:伍嘉琪、刘雪婷、黄雨晴)

3. 费老提到“语言是群体之间的区分”是否可以认为在香港青年的问题上,两岸使用不一样的语言是使其无法进行文化认同的重要原因?(主答:李子欣、韩怡婧)

4.为什么要推行“文字下乡”?(主答:曾铭、叶秋瑶、张欣悦)

5.文字下乡是否会对传统方言产生影响?方言是否需要保护与传承?(主答:宋佳玲、伍嘉琪)

后记

   费老在《乡土中国》的第一章《乡土本色》中就强调了中国基层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也是本书的基调。自古以来人们依附于土地,中国农村以村落为单位彼此孤立隔绝,在这样一个缺乏流动性的乡土社会,每个人从出生就被嵌入了熟人社会,一个依靠习惯习俗和人们之间的了解维系、与现代社会的规则和契约精神产生巨大冲突的社会。《文字下乡》一章从空间尺度上凸显文字在乡村的价值。“乡下多文盲”与熟人社会下运用“特殊语言”比用文字表意更有效有关。所谓“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是因为知识的匮乏,故文字,作为知识的载体也就具有了“下乡”的必要性。



第二十六小组第1期读书记录

开始时间 2021年 10月29日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图片

参与人员:

主持:刘铠琳

主读:吴嘉颍 乔曼琳

主问:张泽煌 许焕发

记录:卢瑞云

现场参加:艾萱 梁丽勝 付亚超 唐雯仪 王琎梓

请假:王心茹 吴嘉恒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发问人1:张泽煌

问题:如何理解第一章书中“乡下人土气”这句话(主答人吴嘉颍 )

发问人2:许焕发

问题:如何理解书中第十五页中的“淘汰”和“发迹”这两个词语(主答人:吴嘉颍 乔曼琳)

后记

第一章提到了乡下人土气这个问题,我们可能会误认为是乡下人浅薄 落后,带有藐视的感觉,但其实不然,是因为乡下人与土地共同呼吸,他们依靠土地,其实乡下人比城里人更有安土重迁的思想,这可能也是原因之一。我们要抛弃原有的成见去真正了解生活在乡下的广大人民。



第二十七小组第1期读书记录

开始时间2021年7月3日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参与人员:

主持:梅雅雯

主读:廖依婧

主问:陈佳毅 蔡晓琳 庞诗蕊

主答:任耀 王丹 谢芷妍

记录:李福庆

现场参加:梅雅雯、廖依婧、陈佳毅、蔡晓琳、任耀、王丹、谢芷妍

远程参加:庞诗蕊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对于中国乡村,费先生既说“每个人可以独立务农,可以老死不相往来,人与人之间不直接谈感情”,又说“生于斯,死于斯”,大家相互非常熟悉,心中有传统与礼,人与人靠人情维系。这不是有些矛盾吗?(庞诗蕊)


答:“本来,从农业本身看,许多人群居在一处是无需的。耕种活动中既不向分工专业方面充分发展,农业本身也就没有聚集许多人住在一起的需要了。”从农业的发展条件来看,也就是从客观上说每个人可以独立务农,可以老死不相往来,这样自然人和人之间便没有感情可言。但是出于农业以外原因的考虑,中国农村最后还是呈现出了聚居的格局,这是社会发展所形成的最终结果。也正是由于代代聚居,“生于斯,死与斯”。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彼此熟悉,才会讲究人情。

这两个有点像事前和事后,事前我可以选择独立务农,但我也可以聚居,然后中国农村正是选择了聚居的方式,才会出现了事后这个结果。二者在发展的时间轴上是错开的两条线,而不是同一的,故我认为不存在矛盾一说。(谢芷妍)


如何理解“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陈佳毅)


答:乡土社会本质上是一个熟人社会,是靠传统维持的社会,是靠传统运行的社会,传统规则就是人与人生活的准则,每个人心中都有这种传统,所以他们之间并不需要立定契约,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尺度,而生活在一个聚落中的人们的尺度相同,因此无需立定契约,也能维持正常社会生活。

而现代社会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人们都来自四面八方,互相都不熟悉,因此,在合作时需要立定契约,以防止邪恶的事情的发生,这也就是法律的产生,法律其本质也是一种维持人和人关系的规则,只是这种规则更适用于陌生人社会,更适用于现代社会。(任耀)


问:“其实这个筛子虽然帮助人与人之间的了解,而同时也使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公式化了,使每一个人、每一刻的实际情谊都走了一点样”中为什么语言会使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公式化?如何理解公式化?(蔡晓琳)


答:(王丹)

后记

费孝通认为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是乡土性的。以土地为本的乡土社会人口流动率极低,从而导致村落之间的孤立和隔膜,“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人们在熟悉的环境中长大,代代相传的社会习俗指导着他们的行为。在这种社会里语言足够传递世代的经验,“全部文化可以在亲子之间传授无缺”。据此,费孝通指出文字下乡的困难在于乡土社会的人们没有用字帮助他们社会生活的需要,提出治愚的根本在于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变化。





(四)


图片          

       

第28小组第一期读书记录

开始时间:2021年10月31日(周日)19:00-20:3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费孝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图片

参与人员

主持:卓杨

主读:王乐乐,贺全燕

主问:苏政闻、卓杨、缪美红

主答:王乐乐、贺全燕、卓杨、苏政闻、李扬梦

记录:缪美红

现场参加:卓杨、王乐乐、缪美红、苏政闻、李扬梦、贺全燕

远程参加:叶力嘉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书本P63页,“在由个人来负担孩子生育任务的社会里,这种社群是不会少的。但是生育的功能,就每个个别的家庭说,是短期的,孩子们长成了也就脱离他们的父母的抚育,去经营他们自己的生儿育女的事务。”如何理解“脱离他们的父母的抚育”?(主答:王乐乐、贺全燕、李扬梦、苏政闻)

问题2:书本P66页,“我们的家是个绵延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成了配轴。”为什么主轴在于父子之间,婆媳之间?(主答:王乐乐、贺全燕、李扬梦、卓杨、苏政闻)

问题3:书本第七章,如何理解乡土社会是阿波罗式的,而现代社会是浮士德式的?(主答:卓杨、贺全燕)

问题4:书本第七章,为什么乡土社会是阿波罗式的?(主答:贺全燕)


后记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主要讲述了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国的乡土社会的现象并对其进行分析,其中的第六章“家族”主要说明了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社群是小家族大家庭,以及对比了中西家庭的区别;第七章“男女有别”则主要研究的中国乡土社会的感情定向问题、两种文化模式在中国社会中的体现和乡土社会男女有别的形成及影响。通过对这两章节的阅读和讨论,我们对中国乡土社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例如对阿波罗式的乡土社会应该如何去理解;以及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联想,如儒家文化思想对中国乡土社会的家族观念的形成和男女有别的产生有无影响。此次读书会,我们每个人都收获颇丰。

下周,我们将继续阅读费孝通的经典论著《乡土中国》,敬请关注!



第29小组第一期读书记录


开始时间:2021年10月30日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费孝通

参与人员:

主讲:侯旭、沈科迪

主问:何旭东。

现场参与:何旭东、侯旭、沈科迪、陈可、蔡金璇、美合日古丽、廖颖琪、黄娉


问答讨论环节:

问题1:怎样理解第一章中“从土里长出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收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上天的样子。”这句话(主答:陈可)



第30组第一期读书会记录

开始时间:2021.10.30早10点至11点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参与人员

主持:高田田

主问:许泽凯 林星晔 杨依琳

记录:殷隽

现场参加:高田田 李思璇 宋艳艳 林星晔徐泽凯 殷隽 杨依琳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你们认为法理社会和礼俗社会哪个是当今农村发展所需要的趋势?为什么?(主答 林星晔 高田田)

2.差序层次的含义是什么(主答 徐泽凯 高田田)

3.第一章主要讲了什么(主答 宋艳艳)

4.乡下人被说愚,是指什么(主答 徐泽凯)

5.中国的乡土社会有哪些特点?(主答:高田田 徐泽凯 殷隽)

后记

书中建设性地把美国与中国基层社会产生的原因对比,更直观地显示出中国的基层社会:世代定居、富于地方性(村落间隔膜)、熟人社会。这样的特性也同样赋予了乡土社会定然的属性,我们崇尚安定,我们互相信任,我们讲求人情,由于长达几千年的小农经济长期在中国基层社会生根发芽,乡土社会的形式或者内涵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与行动准则。譬如上文提到的人情社会,时至今日,仍是我们向现代化迈进的一大阻碍。而要解决问题,必须寻其根本,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熟人社会不仅仅是之前我理解的仅仅和我们主流的思想体系息息相关,其实甚至包括了乡土社会聚村而居的地理因素、村民的价值判断标准与社会分工、世代的安宁稳定等等要素。在一个小的社会群体中,每个人都有充分了解对方的机会,且因为村民的不流动性,这种熟悉甚至代代相传。我们的熟人社会根基在于彼此的熟悉。作者写作这本书时,中国的基层社会就是乡土性的,以绝对的“礼”统治社会,即我们所谓的道德规范,不可否认这其中有很多问题,不过从它绵延了几千年可以看出,它有相当大的可取之处,比如说它使社会变得更加稳定,那是个人人追求公序良俗的社会。而后来的法律下乡却使那些所谓的‘坏人’钻了法律的空子,效果适得其反。新的秩序未建立,旧的也失去了它原有的效力,反而使乡村治理陷入了僵局。所以说,我认为简单的评价乡村适合哪种社会不太恰当,而是在不断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有中国乡土特色的治理方案。



第31组第一期读书记录

开始时间

2021年10月29日14:30

阅读书籍

《乡土中国》,费孝通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与人员

主持:方颖心

主读:陈冠池

主问:黄丹林

记录:蔡展铧

现场参加:张艺元、林文科、饶燕、陈泳诗

远程参加:陆荣泽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书本p10页:“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主答:陈泳诗、方颖心)

书本p13页:“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结合该段落的内容,怎么理解这两种社会的不同之处?(主答:方颖心、张艺元)

书本p14页:“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怎么理解这句话所说的“社会与个人在这里通了家”?社会与个人以什么方式通了家?(主答:饶燕、蔡展铧)

书本p15页:“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怎么理解这里提到的可靠性?(主答:饶燕、方颖心)

书本p24页:“因之,我们绝不能有个人的语言,只能有社会的语言。”怎么理解这里提到的语言?与我们平常所说的语言是否存在不同?(主答:陈泳诗、陈冠池)

书本p25页:“语言像是个社会定下的筛子,如果我们有一种情意和这筛子的格子不同也就漏不过去。”“这个筛子虽则有助于人和人之间的了解,但同时却也使人和人间的情意公式化了,使每一人、每一刻的实际情意都走了一点样。”筛子表达了什么样的含义?(主答:饶燕)

书本p30页:“人的当前是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如果记忆消失了、遗忘了,我们的‘时间’就可说是阻隔了。”结合后面的内容,这里提到的“过去”包括了整个民族的“过去”,那为什么人的当前是过去的累积,甚至是整个民族过去的累积呢?(主答:蔡展铧、陈冠池)


后记

这次讨论会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乡土社会的特点。第一个问题及其回答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以乡土文化为主的社会。第二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存在关联,乡土社会体现在哪些方面?我认为它体现在可以不使用法律,不使用法理去规范这个社会,也能够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可以出于信任和他人建立商业关系。而这种商业关系甚至可以从祖辈延续到孙辈,相隔极长一段时间也依旧有效。这也与第三、第四个问题所提到的礼俗与可靠性相关联。而我认为第五和第六个问题之间也有联系。我们刚才讨论了社会的语言以及个人的语言的特点与区别,也尝试理解了语言的筛子这样的一个比喻。除了大家的回答外,我认为乡土社会有着自己的语言,譬如一个农民在一片土地上生活久了,只需要靠气味等就可以了解这片土地的状况,这可能就是在农民群体中的一种特殊语言,这是我的理解。这种特殊语言在乡土社会里面可能不会被时间阻隔,它会保留下来。每个社会或许都有自己的特殊语言,而这或许就是一种乡土社会的语言。(总结:林文科)





第32组第一期读书会记录


开始时间:2021103093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费孝通著

参与人员

主持:吴依雯

主读:刘培芸,罗慧怡,杨玉玲

主问:刘佩文,杨芸翠

记录:邓凯滢

现场参加:吴依雯,顾孙楠,黄泳茵,邓凯滢,刘培芸,张霞,周雅柔,刘志莲,罗慧怡,杨玉玲,林之苗,刘柏材,杨芸翠,刘佩文

远程参加:叶福怡

图片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以下问题展开:

问题1:为什么乡土中国不需要文字?(主答:邓凯滢)

问题2:为什么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主答:吴依雯)

问题3:为什么在乡土社会人们认为传宗接代那么重要?(主答:刘佩文)

问题4:为什么在乡土社会不用文字不能说是愚昧?(主答:顾孙楠)

问题5:为什么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但是需要词?(主答:张霞)


后记

 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性也成为了整本书展开叙述的基础。乡村里的人是生长在泥土上的,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有变动。在此基础上,乡土社会成为了熟人社会,是“面对面社群”。人与人之间近距离交流,代与代之间经验口口相传,语言是人们交流的手段,文字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这是由乡土社会的本质决定的,因而决不能说乡下人不识字就是“愚”,只有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文字才能下乡。




第33组第一期读书记录

开始时间:2021年10月29日  9:3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费孝通 著

参与人员

主持:郭露阳

主读:邓雅馨、陈熙彤、徐淡如

主问:沈雨昕、刘雅萱、徐筱萱

记录:陈佳曼

远程参加:张陆谊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书本第1页 “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这两者有什么因果关系吗?(主答:李旖琳、刘雅萱

2.书本第2页“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聚村而居”和我们的乡土社会的性质有什么关联吗?(主答:李晓雯、夏诗雨)

3.书中第4页“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孔子对“孝”因人而异的回答如何体现乡土社会的特性?(主答:丁香元、王宇彤、岳晓玲)


后记

第一章《乡土本色》费孝通先生开篇指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么“乡土本色”究竟是什么颜色呢?我想,那大抵是泥土的颜色吧。从起源、传承、发展来看,我们中华民族是离不开泥土的——中国人从土地中诞生,又扎根土地劳作,中华文明离不开泥土。无论在内蒙那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还是远至西伯利亚,到处都有我们中国人耕作的痕迹。中国人在一个地方住下了,无论条件如何,总会试着播下一些种子,看看能否发芽。离开故土的中国人总会容易感到孤独,因为他们离开了他们最熟悉的那片土地,离开了他们扎根许久的那片土地。受到来自血脉深处那对土地深切的依恋之情,中国有个成语叫“落叶归根”。就像费先生所讲,中国人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却也被土地所束缚住了。长期黏在土地上的中国人大都聚村而居,这样的社区是互相孤立的、带着隔膜的。社区间流动性较差带来的结果是——社区中的人是互相熟悉的,相处得就如同家人一般,但这种基于熟悉的信任似乎也成为乡土社会中的人融入现代社会的一种阻碍了。当在乡土社会形成的习俗无法应付由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第34组第一期读书记录

开始时间:2021年10月29日19: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中】费孝通 著

参与人员

主持:黄诗婕

主读:李佳,郑安乔

主问:李勇志,刘果林

记录:黄诗婕

现场参加:李佳 黄诗婕 李勇志 连宁昕 陈靖妍 岑静 郑安乔 孙丽芳 宋娇妹 王婷婷

孙易 刘果林


问答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以下问题展开:

1、“我们大家都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着多说吗——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这种中国乡村小农经济所导致的熟人关系社会,是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关系”社会的起因?(主答:孙丽芳、宋娇妹、李佳、连宁昕等)

2.许多年轻人想要去大城市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厌恶家乡熟人关系社会,但另一方面,一个人在大城市却又感到孤独,又引起乡愁。很矛盾,这种熟人关系社会,我们十分厌恶,似乎没法摆脱,是什么原因?我们该如何去处理这种情绪?(主答:孙丽芳、孙易、王婷婷、宋娇妹、李佳、连宁昕等)

3. 是不是正是这种土气培育来我们,同时也束缚了我们?哪怕这土有多难闻和恶臭,但我们想要摆脱时,就像植物离开了滋养它的土地,感到孤独和窒息?这是不是一种成长的阵痛?我们必须走出来? (主答:孙丽芳、孙易、王婷婷、宋娇妹、李佳、连宁昕等)

4. 作者提出“乡下人”并不愚,只是乡土社会的格局与现代化格格不入,我在想,很多我们自以为是拼搏努力的结果,是不是大部分其实都是环境的馈赠?

即出身于城市或农村对一个孩子成长是否有决定性?(主答:孙丽芳、宋娇妹、孙易、王婷婷、李佳、连宁昕、李勇志、陈靖妍、岑静等)

5. 作者提出“文字下乡”,这是否意味着乡下人以前不懂文字的生活是无意义的?(主答:孙丽芳、宋娇妹、孙易、刘果林、王婷婷、李佳、连宁昕、李勇志、陈靖妍、岑静等)

后记

作者在第一部分开头提及:从基层看上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而在最后又说: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作者在第二部分文字下乡中写道: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

我们讲接着阅读《乡土中国》,敬请期待。




第35组第一期读书会记录

开始时间:2021年10月29日(周五)5.45–7.00

图片

阅读书籍:                     《乡土中国》,费孝通,上海人民出版社                              

主持:耿东杰

主问:林梦雪、温夏渝、蒋明亮、邵志中等

记录:耿东杰

现场参加:于琪民、苏寰柳、尹淑盈、曹智博、李松乘、温夏渝、林梦雪、蒋明亮、邵志中、高树伟、耿东杰、李港都、付馨漫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 乡下多文盲是因为乡下本来无需文字眼睛吗?

「于琪民、苏寰柳、尹淑盈、曹智博、耿东杰等参与」

2.“乡土社会”再为什么在走下下坡路?「温夏渝、林梦雪、付馨漫、李松乘、蒋明亮等参与」

技术转换为生产力缺乏。

2. 法律是否会打破“熟人社会”?【不会破坏】

「邵志中、高树伟、李港都等参与」

4.乡村入不敷出,放弃乡村务农,制约乡村发展?「全员参与!!!」


后记

阅读完乡土中国的前两章,我们理解了中国农村的“熟人社会”,一个靠习惯和习俗来规范人们行为的社会,他们更注重于人情世故。于之不同的是有着法律规则、契约精神等元素组成的现代社会。这样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是基于人所处的环境、人与人之间相处方式、生活态度所形成的。城里人不必抱有歧视的眼光看“乡下人”,乡下人从生理角度来看跟城里人并无区别,不同的环境培养出不同的人。相信这样的差距会在党的领导下越来越小。



第36组第一期读书记录

参与人员

主持人:赵子炫

线下参与:李鑫,高颖斌,叶熙隆,林韵,李燕婷,刘淑平,谭心怡,谭静,,曾俊荣

线上参与:翟浠潼,谢智烁,黄家颖


问答讨论环节

1. 读书小组一致赞同,乡土中国描述的中国社会是一个人情的社会。并在此共识下,我们提出了以下疑问:

I) 乡土社会是人情社会的经济原因?

II) 乡土社会是人情社会的外在表现?

III)乡土之所以土,是否与涂尔干所提出的机械团结密不可分?

2. 有同学对乡土社会的土,提下了如下观点

乡土社会不用文字并不是代表了乡下人是“愚”表现

文字是人和人交流沟通之间受阻受碍的产物,但在乡土社会中,也有更多不需要声音和文字来参与的特殊语言如表情和动作,这些都比文字来的更为有效直接

文字下乡 讲述的是传达情意的空间之隔,由于乡土社会是一个极为稳定的社会一个人的记忆范围狭小再加上重复的生活方式,也使得语言可以传递世代间的经验和文化而不需要文字来传承。

3. 有同学对于乡土社会和工业社会气质区别的原因提出自己的看法。


I)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乡土气成了骂人的话,但这本是农业社会最本点土气 既指农业社会人们以土地为生,无法迁移而产生的,也指代农业社会里人们流动熟悉,还指代因熟悉感而产生彼此间的信任。但土气在工业时代明显是不可能产生的。

II) 农耕文明造就了乡土社会,培养出了一代代的乡下人。然而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究其原因,是周围人所营造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乡下一个都是由熟人组成的环境中更多的依靠礼俗,而不是法律制约人们的生活。这源于人们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而这种“熟人关系”在现今社会中却并不受待见。“找关系”、“走后门”等情况便是“熟人关系”的分支,但显然与当今的法治社会存在严重对立,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对自己的乡土本色全盘否定。如何发扬乡土本色中的优点,去其糟粕,使之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潮流,从而涵养“现代乡土本色”才是真正值得思考的地方。

4. 对文字下乡我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I)熟人社会中的文字与语言

在乡土本色中费孝通先生说明了乡土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这种社会的人是在熟人里长大的,在生活上互相合作的人都是天天见面的,即为社会学中面对面的社群。在这种社群中,文字和语言并不是必要唯一的工具,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更存在表达上的有限这一缺陷。文字是是间接的说话,并不适用于乡村没有时间或空间阻隔产生交流屏障的环境,甚至可能是多余的,就连语言有时都可用表情动作等象征原料代替,以求更直接的会意。辨明了所言的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亦让我们思考,文字普及识文断字的文字下乡运动应以何种方式如何进行。

III) 在说乡下人“愚”的时候,费孝通先生用了乡下人躲避汽车的一幕进行解说;在描述中国人“家庭”的概念时,和西洋人做了一个对比,来体现“家”这个字的伸缩范围之大,同时也挑明了中国人“差序格局”和西方人“团结格局”的区别。

5. 此外针对第五第六章的论述,同学们还提出下列疑问

I) 为什么说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


后记

(一)基层社会的人离不开泥土

1、生活习惯

作者用田野调查的方式给我们展示了中国人乡土性的例子,比如中国人在内蒙古草原、西伯利亚都会尝试种点什么。撒种子,种东西,好像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标签,不管适不适合,都想种点东西,对泥土的依赖是一种流淌在血液里的习惯,或者说是一种文化了。


2.土地信仰

作者初次出国,奶奶把灶上的泥土给他带着,让他煮汤喝。我们现在也会有“水土不服”的讲法,认为去往他乡身体上的不适是离开自己生活的土地所带来的。这是我们信仰土地的表现。


(二)基层社会的不流动性

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


(三)基层社会是熟人社会

整个中国的大的区域,是由不同的小的村落或村寨组合而成的,因为他们都是从农业社会的文化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所以必然有一些共通性,也就是这样“生于斯,长于斯”的环境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一个“熟悉”的社会。小的村落如此,大的国家也是如此。



第37组第一期读书记录

时间:2021年10月29日21:00-22:1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费孝通 著

参与人员

主持:王浩枫;

主读:赖佳宁、韩凯茵、郑婷婷;

主问:邱国铧、王玉丹、徐滢;

记录:张书仪;

现场参加:王浩枫、赖佳宁、邱国铧、张书仪、郑婷婷、韩凯茵;

远程参加:廖骏杰、王玉丹、徐滢、张嘉欣、周逸雯


问答讨论环节

首先,我们先对《乡土中国》这本书进行了整体感知,并交换了意见并得出了小组总结:费孝通先生在本书中始终围绕着中国社会农村问题展开,对中国进行了社会结构的分析,试图通过Ideal Type来在理论上总结出一些概念和定义,同时通过开展田野调查等实地考察方式,来构建中国社会特有的乡土伦理体系。虽然这本书的创作背景是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但至今仍对认识中国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乡土中国》是理解中国社会的钥匙,深入浅出,永不过时。”在这本书中,我再一次领会到了费孝通先生“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深刻洞见与广博情怀,我也对社会学这一学科产生了全新的认识。

同时,我们也记录了会议中的一些关键词

社会结构分析 田野调查 乡土伦理体系

了解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

人类依赖于自然,乡民和泥土密不可分

理想中的中国应该选择的道路 以现实中国为基本前提

人和土地最紧密的连接

社会学角度 社会学层面上的社区分析的比较研究

中国文化方式

14篇论文 乡村社会学课程中整理出来的


其次,我们阅读了书的前三章,也提出和解决了与书中内容密切相关的两个问题:

为什么说中国基层社会是乡土性的——以农为生的经济特点、聚村而居的生活方式、熟人社会的结构特征

为什么乡土社会不用文字——文字是间接的说话,并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面对面社群,人与人之间交流语言比文字更加简便、更容易传情达意;

人在记忆中上发展的程度依生活需要程度而决定,乡土中的人们在定型生活中长大,经验无需不断积累,只需老是保存,因而相应地对文字的需求度不高

再接着,我们又联系生活实际,再线下讨论了几个小问题并集合了意见、简略地得出了一些答案:

问:中国农村的性质在中国是否具有同一性?比如黄土高原和珠三角的农村,北方和南方的农村一样吗?

答:我们认为是同一性。书中写到“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等概念对于整个中华民族都是适用的。


问:为什么中国聚村而居?

答:小农经营;水利,有合作的需要;为了安全;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


问:乡土性是什么?

答:熟人社会、稳定性、地方性。


问:迁出去了,人均收入没有提高?

答:人口增长了,但生产力跟不上。

问:关于儒家思想的延伸

答:以自我为中心的差序格局,与西方不同,拉关系,近亲vs远亲

儒家其实还是一种有等级有亲疏的自我主义,虽然说治国平天下。


问:现今人情社会存在的合理性

答:已有发展,社会在规范化(比如入学摇号),一定程度上人情会削弱。

问:发生什么变化文字才能下乡?

答:有需求。在书中所描述的熟人社会中,识字必要性不大。我没觉得生产力的提高才是一种根本上的推动力。

为了让线上线下的所有人都积极深入地参与其中,我们也将问题以群公告的形式设置,得到了线上参加的同学的各自对问题的答案,这里展示部分同学的答案截图: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后记

本次读书会,我们先对费孝通先生的经典著作《乡土中国》进行了整体感知和初步阅读(前三章),认识到从基层上看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而农民便是乡土社会的基础,在日积月累所形成的“熟人社会”中,存在着不可思议的信任(来源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同时在这种定型生活下,使用语言会更加方便,更加容易让人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化现象显著,乡下所构建的熟人社会逐渐变小,但仍具有一定规模;意识到文字下乡,应该从乡土社会的性质以及根源入手,使文字在乡土社会更普遍地使用,而不是只看表面,流于形式。在这本书中,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其对于乡土社会的认识,在追溯中国乡土问题本身的同时,也给西方学者提供了探寻中国文化绵延数千年而不断的合理可能。

总体上看,无论线上线下的参与同学都非常积极地参与了到阅读和对问题的讨论中来,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接下来,我们还会用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读书会,在对书籍的阅读和对问题的探讨中进一步发散思维,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提高深度思考的能力,做更充实的自己!

下周,我们将继续阅读《乡土中国》,敬请关注!



第38组第一期读书记录

开始时间:2021年10月28日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费孝通

主讲:蒋延之。

核心提问者:谭健,孙震宇,胡芸梦。

参与人员:蒋延之,苏日耶,胡安格,胡芸梦,孙震宇,叶世丰,任聪凯,余得凯,谭健,熊潮引。

问答讨论环节

问题1:什么是差序格局?对于当代中国是否具有普适性?(提问:谭健)

问题2:在西方社会中也存在着家族,家族中也有族长,是否也符合差序格局?(提问:孙震宇)

问题3:从法律的视角如何看待高利贷黑户村(以村为单位向大量非法高利贷机构借贷并不偿还贷款)?(提问:胡芸梦)


后记

《乡土中国》里的《无诉》一文令我们法学院学生印象深刻。学习法律后,有了法律信仰,相信法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最好规范。但文中“在乡里社会里,一说起”诉师”,大家就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这句话让人诧异。我们一直把法律的发展当做是社会的发展,却不知传统社会中自有一套约束人们行为的秩序,其名为“礼”。

不同于今天的掌握法律需要专门的训练,乡土社会中的“礼”是每个人都熟习的一种道德。克己复礼,人们靠内在的良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而法律依靠的更多的是国家强制力。

人情社会有时令人伤脑筋,但不得不承认从另一方面来说它又是合理的。“亲亲相隐”和“大义灭亲”这两种行为相比,大多数人认同“亲亲相隐”且实际行为也偏向于此。我们认为“大义灭亲”是残酷的,人的私心使人在感情上很难做到真正的平等对待亲人与陌生人。法律中有专门的回避制度,当被审判的人与自己有着亲密关系时,审判人员必须回避,从而进一步保证公平。

虽然乡土社会的“礼”具有合理性,但它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是不适合的,从费孝通先生在书中表达的观点中可知,传统的社会以一个个小乡村为单位组成的。乡村的流动性很小,人们彼此熟识,人们之间靠经验形成相处的规则。这套规则世世代代稳定地流传下来且被认同。但是在现代社会,大量的农民工人口流动,乡村普法教育,乡村政府权力下沉等现象对传统乡土社会造成了巨大冲击。有理由相信,乡土中国中乡村秩序的逐步瓦解是社会法治化规范化的进步表现。



第39小组第一期读书记录

开始时间:2021年10月31日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费孝通 著

参与人员

主持主问:陈莹莹

撰写读书笔记:杨培慧

记录:林子钰

现场参加:陈妍臻 李语馨 江淑琪 关佩珍 万叶风 吴丽萍 劳凤桃

请假:

莫舒琪因部门团建,不参加本轮读书会,本期请假为本轮第一次请假。

吴语桐因回家,不参加本轮读书会,本期请假为本轮第一次请假。

曾文茜因回家,不参加本轮读书会,本期请假为本轮第一次请假。

严莹因跟导师项目,不参加本轮读书会,本期请假为本轮第一次请假。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结合第一章,讨论作者讲“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从哪里体现出来?(主答:李语馨);

问题2:结合第七章,作者讲“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但如今男女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大家有何看法?(主答:关佩珍、杨培慧、万叶风);

问题3:结合第十二章,怎样去解释“从血缘结合到地缘结合式社会性质的转变,乡土社会变成现代社会”,可举例说明。(主答:关佩珍、杨培慧、李语馨)


后记

   在阅读中,我们进行了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明白了费孝通先生所说的乡土性是什么,明白了男女有别的社会与安稳的社会的联系,明白了血缘与地缘在现代社会的过渡与变化。我们也进一步延伸探讨了了男女问题在当今社会的具体表现和现在的女权主义者现象的根源,明白我们更应该进一步的是追求平权,而非过多的强调某一性别而引起对立。同时我们思考碰撞血缘结合到地缘结合式的转变,现代社会的变化以及适应,同时我们思考现在的宗族关系与血缘地缘的联系。也许我们探讨的与现代社会相系的问题在书本中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是我们努力从书本中来到实践中去,去思考去联系理论与现实,创设新的实践高地,也许这也是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这本著作中的期盼吧。

下周,我们将继续阅读费孝通的经典著作《乡土中国》,敬请关注!


第40组第一期读书记录


开始时间:2021年10月29日15: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中】费孝通 著

参与人员

记录:林梓雯;

现场参加:;林梓雯 施仪欣 陈映彤 刘君琳 赵一妙 杨舒文 钟宇凯 刘镕赫 胡铭 黄展涛 。

阅读环节:通读第一章节《乡土本色》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为什么乡土中国会形成差序格局,差序格局与乡土本色之间有何关联?(主答:胡铭 刘镕赫 钟宇凯 陈映彤)

问题2:传统社会中国的社会道德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那么在乡土中国的道德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那么如何理解朴素的社会公德呢?(主答:施仪欣 黄展涛 刘君琳 杨舒文)


后记

乡土中国中的人情关系是像一块石头坠入一片池塘一样,其中间人的势力大小对周围人的影响像水的波纹一样,势力越大,波纹越远。简单来讲,我国乡土社会的社会关系其实是人与人直接按人情来进行社交的。那么在陌生人和陌生人之间,一方面可以通过一些间接关系连接人情脉络,那么可以达成熟人之间的信任。另一方面,情感以外,通过物质层面的利益交换也可以达到一定程度上的信任与默契。

差序格局与乡土本色息息相关。人与土地紧密相连,人的流动是阻滞的,逐渐形成了稳定而封闭的聚落。这些聚落慢慢发展,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熟人社会。而熟人社会便为差序格局奠定了社会基础,差序格局在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关系紧密相连时逐渐形成。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