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组第1期读书记录
开始时间:2021年10月30日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参与人员
主持:戴奕超;
主读:席千凯、林容霆、梁念飞、叶梓航、刘晓东、潘晋锋、刘燚、张迪、李晶;
主问:梁铿、刘晓东、张迪;
记录:陈莉
现场参加:梁铿、席千凯、戴奕超、林容霆、梁念飞、叶梓航、刘晓东、潘晋锋、刘燚、陈莉、张迪、李晶;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第一章
Q1
(梁铿):六十多年前,费孝通先生在《乡土特色》中说到:“我们的民族的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六十年后,在水泥大幅度覆盖地表的今天,即使在农村我们都要费力去寻找一块泥土地,难道说现在我们的民族已经可以和土地分离了?(主答:刘晓东)
A1
(刘晓东):城市发展不管多么现代化,都无法和土地脱离关系。
Q2
(潘晋烽):美国也是有农业的,为何美国形成礼俗社会?(主答:戴奕超)
A2
(戴奕超):礼俗社会很大的程度要依赖古代的传统文化这一基础,美国历史并不悠久,没有形成礼俗社会的文化基础。
席:不是有农业就一定有礼俗社会。
第二章
Q1:
(梁铿):《文字下乡》中又说:“语言像是个社会定下的筛子,如果我们有一种情意和这筛子的性格不同也就漏不过去。”你是否有过类似的体会?请具体简单阐述。(主答:张迪)
A1
(张迪):有的语言和情谊是附着的关系,比如“开心”这个词表达的是内心舒适的状态,但是如果开心表达的并不是这种情感的情况,便会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比如作者说的“无言胜似有言”有时候不一定需要语言交流,可通过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眼神交流,肢体语言交流……所以我认为这句话说得是语言并不能完全表达人的情感,是有局限的。
Q2
(梁铿):乡下人在城里人眼中是“愚”的,城里人眼中的“愚”是什么?费孝通眼中的“愚”是什么?如何看待当下的乡下人?(主答:梁念飞、潘晋锋)
A2
(梁念飞):乡下人是指对城里人的规定不知道,不了解,所以被认为是无知。
席:我国不断推行新型乡村,乡村本质不断向城市靠拢,换言之,城市和乡村在向一个方向共同推进
(潘晋锋):更多农村人一半时间种田,一半时间进城务工,没有纯粹的农民。
Q3
(刘晓东):为何城里人比乡下人更有优越感?(主答:梁铿、叶梓航、席千凯)
A3
(戴奕超):因为城里人相比乡下人,走在时代发展的前端,会产生自己是前面那一批人的想法。
(梁铿):优越感这套理论本就是从城里人的角度出发体现自己而制定的一套理论。
(叶梓航):城市化未发展之前,城里人思想也相对落后,认为自身是人上人,这是一种思想落后的表现。
(潘晋锋):城市代表了更多的生产力(如上海、深圳),谁代表了更大的生产力谁就更加优越
(席千凯):赞同,落后就要挨打,就像中国清末外交。
Q4
(张迪):技术发达了,文字却在消亡了?(主答:潘晋锋、席千凯、梁念飞)
A4
(潘晋锋):文字本应该是联系人的一种工具,如果过度简化,会存在信息沟通不对称,是否增加了交流的难度。人民日报在奥运会期间的报道亦有使用网络热词
(戴奕超):“绝绝子”类的热词可以体现性格
(梁念飞):我觉得文字一定不会消亡
(潘晋锋):几千个汉字可以包含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感,随着时间的推延,社会的发展,我们以后不会局限在地球,势必会出现新的方式来代替文字(更简单的方式),例如汉字也没有进入计算机编码程序(0和1)
(席千凯):如今汉字服务于人类的交流,但之后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被淘汰。
(刘晓东):文字不太可能消亡,现在社会讲究效率,科技不断发达,会不断简化,但不会完全消亡,使用频率可能会较低,不会消灭。
(张迪):使用率变低是否代表着消亡的趋势?
(潘晋锋):对比英文,日常英语、商务英语,英语很难追上时代发展,汉字目前还是高密度性,但汉字是一字多意,之后的孩童在学习起来就会很困难,是否会发展下去。
(梁铿):“最早的文字就是庙堂性的,一直到目前还不是我们乡下人的东西”,这句话如何理解?(主答:梁念飞、李晶、张迪)
第三章
A1
(梁念飞):这一章节再论文字下乡,庙堂人(仓颉)在创文造字上强于乡下人,因为他们的社会运转需要用文字作为工具,庙堂性是指诸如国家原始机构、政府机关更加需要。
(李晶):我认为文字的发源是和农业发展有关系的,比如种植时进行天气占卜,祭祀等,这不也和农业社会有关吗?
(张迪):原始部落会占卜的只能是祭祀。
(潘晋锋):社会分层,一个是有威望的神职员,一个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农民。
(张迪):知识在当时更多的是一种经验,当时有用到符号,但成为公知的符号并不是基层来的,而是上级为了实现通用整理出来的。我认为这和信息传递的覆盖范围也有关,语言需要面对面或通过口口相传传递,信息传递成本高,信息传递的覆盖范围小,但如果用文字记录下来传递,信息传递成本会低,覆盖范围也会变大,这对于上面传递信息来说,是非常有利的,所以文字是庙堂性的。
(潘晋锋):对于农村来说并没有什么记录的需要,生产方面祖辈已经探索,村里面亦有有威望之人,如果在农村增加文字使用,反而会增加生活的负担。几万年前还没有林业时,农民出海在石壁上记录,不是为了生产的目的而写下,只是简单记录。
Q2
(梁铿):《再论文字下乡》中认为,“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还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此句蕴意丰富,你如何理解?(主答:梁念飞)
A2
(梁念飞):就拿中华民族来说,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不仅仅有自身的性格,还有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民族的烙印,几千年文化在我们身上的缩影。
Q3
(梁铿):如何理解当下提笔忘字现象?(主答:戴奕超、李晶)
A3
(戴奕超、李晶):使用方式改变了,之前是手写,目前是拼音。
Q4
(张迪):最后一段“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在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如何理解?(主答:戴奕超、潘晋锋、席千凯)
A4
(戴奕超):中国乡村到了需要有文字才能维持发展趋势的时候,文字便需要发挥它的作用。
(潘晋锋):第一个是科技问题,以往生产亲戚长辈都知道,如今我们需要养活十几亿人口,以往的经验并不可以适用,单纯依靠讲课的方式,消化需要耗费时间。现在农村内部耕种的人不像以往是熟人,会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国家机关去制定规则,需要文字去调节双方。
(刘晓东):这句话比较抽象,之前社会乡村主要用语言来进行交流,只是说文字地位比价低,但不代表没有,中国目前的乡村看似语言地位下降,文字地位上升,当乡村真正需要时,文字才能下乡。
(席千凯):乡村怎么才会出现有文字而无语言
(潘晋锋):农村流动性,熟人社会被打破,知识传递,过去知识无法满足现在需要,土地增产需要知识。
(戴奕超):知识爆炸性增长,语言无法满足需求。
(潘晋锋):农村土地政策是实时改变的,如果不识字,很难理解。
Q5
(梁铿):有词无文是怎样的体现?(主答:戴奕超、刘晓东)
A5
(戴奕超):原始人不需要文字,每天工作就是打猎睡觉,不需要记录。
(刘晓东):文和词的区别,文是单独的无情感,词是串接起来的,赋予了情感,比如”傻“、”傻瓜“、“傻子”代表的情感不同。
后记
过去,我们常常认为乡下人是愚蠢的,将城里人和乡下人作各种区分对比,但费孝通先生在这本《乡土中国》中明确地指出:乡下人并不比城里人愚蠢。回想是的,乡下基本为熟人社会,社交圈子并不大,同时环境等各方面也与城市不同,有许多城市里需要的东西,它门并不需要,因此我们便常常有着乡下人落后的观念,进而边推及到乡下人愚蠢的错误观点。读乡土中国,我们能从另一个独特的角度理解中国的乡村,下周,我们将继续阅读费孝通先生的经典书籍《乡土中国》,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