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读《再论文字下乡》一章,费孝通先生说,“记”带有在当前为了将来有用而加以认取的意思。“忆”是为了当前有关而回想到过去经验。你认为“记忆”对我们的生活有何种作用?
陈言同学认为,记忆在生活中可以帮助我们记住喜欢的事情,留下生活的印记。有好的记忆也可以在学习、生活中便利我们。
(主答:陈言)
问题二:《再论文字下乡》结尾中提出“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在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据此,在当今社会中要怎么做才能推动文字下乡呢?
谢龙琴认为,无论以前知青下乡,还是现在基层干部下乡,这些外来人员都有助于提升村民认知水平能力。
邓晓雯认为,像现在在乡村播放电影,开展文字小讲堂,普及学校教育,鼓励大学生回乡等措施,都有助于提升乡村人员文化水平。并且我们需要进一步修缮基础设施,帮助乡村人员提高自身素养走出去吸收外界知识,并吸引他们回来建设家乡。
但也有同学对如今文化下乡提出质疑,认为时代背景变化,已经不同于《乡土中国》时期的乡村了。
刘泽华同学提出,我们要扩大文字下乡的外延,着眼于教育公平、如何反哺社会,随时代变化,让教育更深入农村。
任一方同学为我们推荐了b站乡村教师up主——乡村教师日记,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乡村当代教育状况。任同学年纪稍长于我们,他回忆幼时状况,感慨现在硬件设施的改善,对新时代“文字下乡”充满信心。
(主答:谢龙琴、邓晓雯、任一方、刘泽华)
问题三:读《再论文字下乡》一章,请问如何理解,“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最早的文字就是庙堂性的”?
刘泽华提出,像在中国,最早文字是甲骨文,通过龟壳上的裂纹,进行占卜祭祀,这是一种庙堂性。
庙堂性意味着政治性,商代权利合法性,建立在与神的联系上,以此来维护统治。
邱佳伟同学表示赞同,并补充了《诗经》句子:“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他认为,文字的庙堂性是相对于语言、肢体动作而言的。语言、肢体动作可以面对面清晰准确传达消息,而文字是源于长距离传递消息的需要,不可避免会有语义偏差,但在中国古代,地域辽阔,最早一定是庙堂而不是乡土社会需要长途的信息传达。
任一方同学提出疑问,文字,特别像中国象形文字,是从图案中发展而来,一开始画图案,不一定是政治需要,而是生活中普通人的灵感,不一定起源于庙堂。
刘泽华同学回答说,有心思创作文字、图像的前提是保证温饱,所以他一定是统治阶级,有人供给事物。虽然这个人一开始目的不是创造文字,但推广,流传文字一定是出于政治角度。中国乡土社会是一个长期稳定社会,不需要文字,不需要记录,只有新东西出现时才需要记录下来,但这个流传记录下来的权利,是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上的。
(主答:刘泽华,邱佳伟,任一方)
问题四:读《差序格局》一章,请问你如何理解中国传统结构中差序格局的伸缩性?
蒋林博同学提出,社会关系的伸缩可从以下范围思考:
(1)、血缘,这与社会关系正相关。如果血缘庞杂,那就会有宽广的社会圈子,并举例红楼梦四大家族说明
(2)、地缘,这是负相关,地缘越远,关系越疏
(3)、经济水平、政治地位,比如红楼梦四大家族,彼此经济水平,政治地位相似,互相联姻,结成同盟
(主答:蒋林博)
问题五:读《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一章,请问你认为当下中国,更需要“团体格局”还是“差序格局”呢?
邱佳伟同学认为,这类似于当下强调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团体格局更注重法律规范,差序格局更注重道德规范,团体格局是公共领域,差距格局是私人领域,两者可以相互结合,并且两个观念会彼此逐渐渗透,影响,最后融合。
(主答:邱佳伟)
问题六:刘泽华提出书中说中国古代社会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超己的观念必须在团体中才能存在,但1948年前,中国社会真的没有超己的团体观念吗?
中国古代,类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一种超己的观念,一种天下观。但传统社会下,臣子对君王的“忠”,看似一种超己关系,实际起源于古代的“义”。
而中国古代宗教信仰,更类似于一种跟神灵间的交易,需要什么,就找什么神祈求,这不同于西方的宗教信仰,不是一种超己观念。
主答:刘泽华,任一方,邓晓雯,邱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