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丽湖·悦读人生”读书会第三期简录
为了活跃思维、阅读更多的经典书目以及营造法学院良好学习氛围,深圳大学法学院2021级本科生以及研究生组成40个读书小组。
经过上两期(上一期链接)的读书会,大家基本将费孝通教授的《乡土中国》读到一半,逐渐带入并思考着我国基层传统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思考更加深入,在讨论上,大家也都更加积极的提出问题与阐述观点。
这一期,继续读费孝通教授的《乡土中国》。
第1小组读书会第三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4日
阅读书目:《乡土中国》费孝通著
参与人员:
主持:梁铿;
主读:林容霆、梁念飞、叶梓航、刘晓东、潘晋锋、刘燚、张迪、李晶;
主问:戴奕超、林容霆、梁念飞
主答:彭云烽、刘晓东
记录:梁铿
现场参加:梁铿、戴奕超、林容霆、梁念飞、刘晓东、刘燚、陈莉、张迪、李晶;
(第七章)Q1:戴: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但也是安稳的社会。二者有什么联系?
A1:彭: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男女分工所带来的是基础分工的区别,这在一定程度上结构稳定,因此男女有别的社会中是一种安稳的社会。
A2:刘:这个男女有别的思想中在那个时代是蕴含着男尊女卑的思想,女性在服从中的过程减少了社会的矛盾,因而也是一个安稳的社会。
A3:张迪:首先是稳定,然后再是男女有别,男女只需要分工,不是感情,分工所带来的便是社会上的稳定。
Q2:戴:中国乡土社会是一个社会社群,社群里纪律是必要的,但纪律存在也排斥了私情。形成原因是什么?
A1:刘:私情是相对主观的,纪律是相对客观的,它们在属性上是相排斥的。
Q3:梁:当代对于男女有别,乡土中国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在当代的存在意义?
A1:刘:以前的男女有别侧重于社会地位,现在的男女有别的差异是性格差异区别。
A2:李:男女有别在当代生活中是道德上的,而非在乡土社会中的社会分工上的。
(第八章)Q4:梁:礼与法在当代有何意义,与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联系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A1:刘:礼更多是主动的,法更多是被动的,礼是主观上告诫人们的教化,法是惩戒人们的犯错。
A2:梁:外国的宗教等道德约束,在我国乡土中的道德感,法律上是在迫不得已中再搬出来的东西,传统中道德约束更好,当礼起不到作用时,可以有法,当法起不到作用时,可以有礼。
Q5:现代社会是法治的,而乡土社会多靠礼维持社会平稳。这个区别会导致什么后果?
A1:刘:如果单纯靠法治,缺少人情味,在乡土社会中使用礼来进行维系,会缺少公正的裁决。
A2:戴:乡土社会非常的稳定,复杂度没有这么高,变动小,人们心中有界限,现代社会变化很大,人际关系复杂,需要一个刚性的制度,只有法律才能维护它的平稳。
(第九章)Q6:梁:如何看待乡土社会中无讼这个的概念?
A1:张:诉讼多在古代不好,纠纷多说明地方治理不好。
A2:梁:乡土社会中法律意识淡薄,不如用道德的礼的方式来作为一种适合乡土社会的调解方式。
A3:张:人们对于不熟悉的东西是排斥的,法治是在建国之后提出的,而道德判准是延续了相当长的形式,人们更多愿意使用道德的方式来调解。
A4:陈:强调村官的作用,村官作为一个中介人,联系着法与礼。(秋菊打官司是礼治还是法治?)
Q7:戴:现行法的原则是从西洋搬过来的,和旧有的伦理观念相差很大,这会给乡土社会法治进程带来什么影响?
A1:张:在其中加入了中国特色,并不断加入道德元素,它们在不断的融合,渐渐冲突减少。
A2:梁:它们在不断地融合试错,从1840年以来我们在不断尝试,不断试错,我们国家在不断相应调整。
后记:当今时代,我们强调男女有别,更多地强调的是男女间的基础差别的问题,而在以前的乡土社会中,强调男女有别,更多地是在于其分工上,这也是作者在书中所说的社会稳定的一个因素。同时也能认识到,乡土社会中礼所替代法实施其作用的实际,即人们更多地愿意使用无讼的方式进行处理问题。通过此次阅读,我们能从更多的角度了解乡土社会时的中国,下周,我们将继续阅读费孝通先生的经典书籍《乡土中国》,敬请关注!
第2小组读书会第三期
开始时间:2021年 11月 9日(周二)5:40 至 6:4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4-5章)
参与人员:
主持:徐裕嘉
主问:钟姗珊 李俊 张楚涛
记录:谢心怡
现场参加:徐裕嘉、谢心怡、周婉萱、叶秋君、梁佳豪、黄书锐、牛浩原、向谦时、林燕璇、李璐岑、钟姗珊、李俊
(李璐岑请假)
视频参加:无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能举出西方的“团体格局”社会的例子吗?(钟姗珊)
主答:牛浩原
问题2西方都是“团体格局”吗?中国就没有这样的“团体格局”吗?(钟姗珊)
主答:向谦时 牛浩原 徐裕嘉
问题3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关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这句话怎么理解(张楚涛)
主答:牛浩原
问题4差序格局是否就是所谓的对人不对事?如何理解?(李俊)
主答:梁佳豪 徐裕嘉 牛浩原
问题5按照作者的差序格局理论,水波没有明确的界限,都是模糊的,而以自我为中心是根本,那怎么解释那些为国家这个团体牺牲的人呢?(李俊)
主答:牛浩原 周婉萱 徐裕嘉 梁佳豪 黄书锐
后记
本次读书会中,我们着重探讨了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的特点。《乡土中国》一书写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七十年前的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在思想、行为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费孝通先生着眼于中西方社会文化的不同,提出了“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这两个概念。
差序格局,在书中比喻为“一块石头都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是一个由中心向外逐层扩展、由密至疏、由近及远的形状,在这种格局下形成的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联系如今的生活,我们不难见到人们参加各种各样的应酬,丰富自己的人脉,建立自己广阔的人际关系网,或是为了请别人帮自己一个忙,便请人一顿饭,喝喝茶、聊聊天,这个“忙”自然也就解决了。这时候维持双方合作的,大多是人情与关系。
团体格局,在书中比喻为“个人间的联系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先有了这个架子,每个人结上这个架子,而相互发生关系”。在七十年前的西方社会中,社会的稳定依靠法律等有实形的东西来维持。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平等且独立,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直接明确,人际关系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网络,彼此间的重合相对较少,如文中所提到的火柴盒里的火柴一般,人们生活在同一个国家里,但每个人都是独立与平等的个体,靠着人情来解决问题是行不通的。
一个社会的格局,影响着在这个社会中生存的人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等方方面面。但中国的乡土社会与西方社会的文化不分好坏,它们都是不同社会格局下的特有产物。我们在学习不同的社会文化时,应尊重、包容不同的文化习俗。
第3小组读书会第三期
时间:2021年11月10日18:00——19: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费孝通,第六章至第八章
与会人员
主持:张恒
主读:蒋林博、任一方
主问:谢龙琴、邓晓雯
记录:刘泽华
现场人员:刘泽华、蒋林博、张恒、谢龙琴、邓晓雯、乔诗雨、张晓茵、陈言、韦夏宜、文婧妍、邱佳伟、凌镌彤、孜乃提古丽、任一方
缺席:王晓然(准备法考)
问答环节
问题1: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的道德体系分别是怎样的
答:
1.差序格局范围是乡土环境,伦理关系维系;团体格局以社会分工约束(任一方)
2.团体格局前提是团体,依靠个人合作,以公平和正义为基础,演变为法律体系;差序格局以礼治为基础(邱佳伟)
3.差序格局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以己为核心;团体格局是“共同观念”下的契约(刘泽华)
补充提问:道德体系是不正确的(张恒)
1.西方社会也有道德。了解西方的道德体系,绝不能离开宗教观念(邓晓雯)
2.公平正义是道德观念(邱佳伟)
问题2:差序格局的社会,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别的事例吗?
答:刑事诉讼法中第188条的相关规定体现了亲亲相隐原则(蒋林博)
问题3:浮士德的现代文化“把冲突看成存在的基础,生命是阻碍的克服”
答:
1.唐吉坷德式的精神,生命的意义在于克服生命中的种种矛盾,实现个人的升华(刘泽华)
2.社会的进化在于对苦难的克服(邓晓雯)
3.浮士德是资产阶级的开拓精神,反古典反封建(邱佳伟)
问题4:为什么说“男女间感情激动的发达已使生育的事业摇摇欲坠”?难道不是起促进的作用吗
答:
1.打破旧有社会关系,新的社会关系没有形成,没有形成稳定的社会关系会对生育造成影响(蒋林博)
2.生育前提是家庭。激情的碰撞是热烈而短暂的(邱佳伟)
3.激动是反方向的吵架,不利于家庭的稳定(任一方)
4.感情的模式和生育没有必然关系(刘泽华)
问题5:根据“礼治秩序”这一章节内容,乡土社会的维持依靠礼治,现代社会的维持则依靠法治,那么为何礼治已不适用于当今社会?
答:
1.礼治是约定俗成、自发遵守。现代社会变化速度飞快,礼制已经不合适,需要设立新的规范。礼制只是不能完全维系社会,某些部分如私德仍需要礼制。法治和礼治应该共同存在(乔诗雨)
2.礼治基于传统经验,现代社会出现新问题是礼制不能解决的,需要新的治理方式(凌镌彤)
3.礼治是一种传统经验,经验不适用于现代社会(谢龙琴)
4.礼治是一种仪式,以中医为例,探究成因和行为模式,成为合理的规范(邱佳伟)
5.中医不是解释不清楚就是不科学的,背后是有原因的,和礼制差别太大(任一方)
6.礼治经验有其适用范围,不是不适用于当今社会(刘泽华)
补充提问:“男女只在行为上按着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他们不向对方希望心理上的契洽”(刘泽华)
答:
1.看婚姻模式,有的是契约,如果是因为爱情就需要心理支撑(邓晓雯)
2.爱情是情感基础,分工也是心理的一部分。社会结构是向内需求生产力,当今社会结构是向外寻求生产力,家庭和事业不需要放在一个范围里讨论。重点在于家族(同姓)而不是家庭,是纵向的关系;现在是家庭(异性)而不是家族,是横向的关系。(乔诗雨)
后记
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是理解第六章到第八章的逻辑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推导出乡土“家庭”与“家族”概念的区别,引发了“家”的语境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以夫妻之间的“横向”还是以父子、婆媳的“纵向”为主轴关系的思考。这种思考进一步拓展到了男女关系领域,得出了以分工经营关系为主的小家族“小家族”结构,以及进一步形成对礼治秩序特点的描述和掌握。
本次思考中我们重点讨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特点,进一步挖掘构成的各条件因素,并注重结合文中观点与社会现实的对比,在阅读和讨论中对“乡土中国”和“当代中国”形成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第4小组读书会第三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9日(周二 )20:4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
参与人员:
主持:邝子升
主问:简笑天欧阳瑾轩
记录:黎响
主读:全体到场组员
现场参加:邝子升欧以庆 黎响 简笑天 欧阳瑾轩 赵志良 车颖怡 陈思如 肖倩 木扎帕尔
视频参加:无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什么是庙堂性的文字?(主答:欧阳瑾轩)
问题2:如果中国社会的乡土基层发生变化,文字才能下乡,是什么变化?(主答:欧阳瑾轩)
问题3:如何理解不知老之将至(主答:肖倩、简笑天、赵志良)
问题4:为什么在乡土社会比较发达的封建社会,会出现文字类的技术类书籍(主答:赵志良、简笑天、车颖怡)
问题5:肢体语言为什么没有被提及(主答:肖倩、欧阳瑾轩)
后记
在进行了两次的读书会后,小组成员也逐渐放开,纷纷勇于交谈自己对所读内容的看法。我认为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作者用严谨的思维,有力论证了文字下乡的必要性。我还认为这本书需要细读慢读,按照顺序读下来,才能理顺其中的逻辑,而其中的逻辑又能让你理解乡土中国的含义。一本好书确实能让人成长,读的越多,自己的思想深度越深,阅读相关书籍,能够对人文社会的理解加深,丰富自己的内涵和深度。本次读书会,我们十分顺利开展,望我们越来越好!
第5小组读书会第三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9日(周二)21:15至 21:55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第五、六章
照片:
参与人员:李锐浩、罗沂蒙、吴彦霆、李维昊、范仪、张钰晨、韩依晓、吕嘉旭、徐家兴、郭宇霖
主持:徐家兴
主问:吕嘉旭
记录:李锐浩、徐家兴
现场参加:李锐浩、罗沂蒙、吴彦霆、李维昊、范仪、张钰晨、韩依晓、吕嘉旭、徐家兴、郭宇霖
视频参加:无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主问1:我们传统社会中社会道德为什么只在私人领域发生意义?(吴彦霆)
主答1:韩依晓
主答2:李锐浩
主问2:“中国人组成家庭主要是为了办事情。不是出于情感。我们而我们中国人为什么却讲亲情?”(吕嘉旭)
主答1:韩依晓
主答2:徐家兴
主问3:在伦理中“忠”不是公的道德要素,君臣之间是以义为基础,为什么后面人们提出了“忠”的概念?(李锐浩)
主答1:吕嘉旭
主问4:生活依赖相依赖(游牧民族)的人为什么不可以单独的求生?(韩依晓)
主答1:吕嘉旭
主答2:李维昊
主问5:为什么中国无法总结出一个普世意义的“仁“?孔子在做总结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阻碍?(徐家兴)
主答1:吕嘉旭
主问6:西洋社会的家庭和中国乡土社会的家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李锐浩)
主答1:范仪
主问7:西方家庭和乡土家庭,西方家庭信教,他们认为人人平等。但是在中国,“不平等”是否必须存在?(吕嘉旭)
主答1:吴彦霆
后记
道德是指人与人关系的行为规范,在这一章里面有两个重要的概念,团体道德和私人道德。费老把西方社会称之为团体格局,把中国传统社会称之为差序格局,不同的社会结构格局会产生不同的道德观念。私德和公德在社会之中必不可缺,也各自承担着相应的不同的作用。私德在于人与人之间,而公德则在于人与社会之间,可是在西方,大部分问题无论公与私,最终都会归结于私;而中国,则会更多的变成共的问题。这与各自的社会文化背景与长久以来的演变趋势有关系。
在中国乡土社会,家这个概念并不仅仅指亲子两代,家这个社群可以依据需要,沿亲属差序向外扩大。而且结构上扩大的路线是单系的,只包括父系这一方面,家不能同时包括媳妇和女婿,在父系原则下的女婿和结了婚的女儿都是外家人。在父系这方面的路线可以扩的很大,可以包括五代之内所有父系方面的亲属,称为五世同堂。我们的“家”,是一个漂泊在外的人的最后的依靠,无论走到哪,我们不管生活的怎么样,都知道有个家在等你,不管怎么样,都在。 我想起了一个说法:一个人居住的地方,叫屋子;当有了家庭后,我们才说那是家啊。
法律是我们的底线,但是在现今的中国,道德的丧失,也是让人不耻的。道德的沦丧,对社会的危害,与法律的缺失其实是一样的,无法忍受。因此我们才会对道德素养有更多的关注。
第6小组读书会第三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1日(周四)19:00-20: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参与人员:罗颖,吴颖,林伊格,姜洋,吴镕嘉,胡雅婷,孙勉智,郭雨静,袁晟耀,刘耿鑫,周新玉
主持:孙勉智
主问:王梓鹏(缺席),改为罗颖
记录:胡雅婷
现场参加: 罗颖,吴颖,林伊格,吴镕嘉,胡雅婷,孙勉智,郭雨静,袁晟耀,刘耿鑫,周新玉
视频参加:姜洋,孙勉智,郭雨静,袁晟耀,刘耿鑫,周新玉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题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问题一:个人主义与自我主义有什么不同,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吗?(主答:胡雅婷,吴颖,吴镕嘉)
(2)问题二:怎么理解“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中第一段开头所提到的“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是不同的。(主答:吴颖,吴镕嘉,胡雅婷)
(3)问题三:怎么理解孔子的“自我主义”及“仁”?(主答:吴镕嘉,吴颖)
()
后记
本次读书会主要讨论了对于中国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如何理解。从中,我们能够将深刻理解到为什么西洋社会会高举“自由,平等,民主”这一旗帜,与他们社会格局是密切相关的。而中国乡土社会中熟人社会的特性,就为形成这样一个“差序格局”作了铺垫。在孔子看来,这种“自我主义”应该是对社会,对人有差别的爱,因此也有了孔子提倡的“仁爱”。而“差序格局”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因而表现出了道德标准缺乏普遍性。这一特点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直观的感受到,例如对待同一事情,不同人物的不同态度,具体表现在徇私舞弊等。说明社会形成不是一蹴而就,都是经过了无数的沉淀。
第7小组读书会第三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1日 星期四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费孝通著,人民出版社
参与人员:
主持:赵文静
主问:西热扎提
主答:赵文静刘础萁
记录:青梅桑毛
现场参加:高晨霞、郭诗靓、郭倩、嘎瓦色珍、董柯兰、青梅桑毛、赵文静、西热扎提、田宇哲、刘础萁
远程参加:无
阅读章节
第三章再送文字下乡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围绕以下问题展开:
1.为什么说每个人的“当前”,不是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西热扎提)
答:一个人的“当前”受其个人经验的影响,同时也受民族的共同生活经验留下的文化、象征体系影响(刘础萁)
2.找出本文中作者对“记”和“忆”的观点,并说出你是否同意此观点?(西热扎提)
答:“记”是为将来备用而主动记取、“忆”是有需要而回想过去。将来的需求难以预料故总是以“忆”为主。乡土社会由于其生活环境、日常体验高度稳定而对记忆需求较低(刘础萁)
3.你怎么理解“人在记忆上发展的程度是依他们生活的需要而决定的”这个观点?(西热扎提)
答:人类要发展记忆,是因为要学习社会共同积累的经验即文化,学会了这些经验才能在人群中生活下去。(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文化要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里上不能不力求发展。
每个人记忆发展的程度要依每个人的生活需要而定。我们接触的外界是众多复杂的,每个人只选择他生活需要的对象进行注意和记忆,与他们生活无关的,他们不关心,熟视无睹。比如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需要记忆的范围和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是不同的。(赵文静)
4.文字的发生在时间上的阻隔是什么?(西热扎提)
答:一方面是个人的今昔之隔。上一问题已经回答了我们生活需要我们的记忆。在我们记忆不够时(如常常变动的环境),需要外在象征(如结绳记事,文字的原始方式),帮助人记忆。在都市中生活,一天到晚接触着陌生面孔的人才需要在袋里藏着本姓名录、通信簿。在乡下社会中黏着相片的身份证,是毫无意义的。
一方面是社会的世代之隔。在乡土社会里,语言是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当一个人碰着生活上的问题时,他必然能在一个比他年长的人那里问得到解决这问题的有效办法,因为大家在同一环境里,走同一道路,他先走,你后走;后走的所踏的是先走的人的脚印,口口相传,不会有遗漏。哪里用得着文字?时间里没有阻隔,拉得十分紧,全部文化可以在亲子之间传授无缺。(赵文静)
后记(青梅桑毛)
经过上一章,我们了解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走出狭小的空间范围,开始建立起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沟通和桥梁即文字,这一章也接着讲到,费老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上阐述了文字下乡在乡土社会中的不必要性,而这不必要性正是建要立在一个对外相对封闭而内部非常熟悉的乡土社会。文字与语言比较,依费老当时所言,文字适于间接传播并且有产生歧义的毛病,而语言则适于间接传播。我们就当代来看,语言在现代可以通过语音设备进行长距离的传播部分取代文字长途传播的功能。乡土社会在空间上因土地的限制而不会太大,并没有使用文字传播的必要,又因为彼此之间以及彼此对环境尤其是生产方式和生产方式的熟悉,语言传播减少了相当部分的歧义;再从时间上来看,有不少人认为语言更有适应环境小范围变化的可变性,因此用语言比用文字在同代和代际之间传播更具时效性。在乡土社会语言是优于文字的,文字的本身存在着有限、繁琐等特征,尽管如此,文字也在不断的被广泛传播,文字下乡也正说明了文字的发展,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当且仅当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为文字下乡提供了其生长的土壤。
第8小组读书会第三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1日18:00-19: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参与人员:戴光敏、胡佳怡、林辰、李欣霖、王佳音、热娜古丽、柳宝怡
主持:戴光敏
主问:王佳音、热娜古丽
记录:胡佳怡
现场参加:戴光敏、胡佳怡、林辰、李欣霖、王佳音、热娜古丽
视频参加:无
方式:全员轮流读+问答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费先生通过波纹比喻和它所代表的特点有(根据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提出中国乡村的特点):(主答:李佳诺、戴光敏)
问题2:私的毛病在中国普遍存在的原因?可以从曾经与当代出发:(主答:林辰、李欣霖)
问题3:差序格局中的伦理交往在当代有什么变化吗?(熟人社会......):主答:林辰、李佳诺)
问题4:到底什么是团体格局呢?(主答:李佳诺、李欣霖、林辰)
问题5:中国人的私与家国观念的形成有关吗?(主答:李欣霖、胡佳怡、王佳音)
问题6:除了家庭外,在西方形成团体的方式还有什么呢?(主答:王佳音)
问题7:为什么中国裙带关系的紧密型更强呢?对比西方?(主答:王佳音、李佳诺)
问题8:孔子和耶稣?(主答:李欣霖、王佳音)
后记:
本次读书会,围绕费孝通先生差序格局的思考观点,我们小组的同学展开了积极的讨论。从大家的交流来看,大家对这一章中提到的关于人缘地域亲密关系等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本次读书会除主问问题还有很多小伙伴提出了许多有关文章的伦理问题。有些同学读书十分认真交流准备很充分,撰写了发言提纲。随着对《乡土中国》的推进阅读,同学们对中国社会格局,乡土与城市的关系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得益于读书分享会这一形式,在阅读后我们将自己对书中知识理论的理解转化成了直接语言的方式和书友分享,这样的方式不仅使自己的思考观点变得系统化了,且在与书友交流时直接进行了思想观念的碰撞,有利于优化自己的观点拓宽眼界!尤其是本期针对中国社会格局的思考,提高了我们的论证与包容观点的能力。希望下一次读书分享会也能够圆满完成!
第9小组读书会第三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2日(周五)14:30至15:15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阅读内容:章节《家族》《男女有别》
参与人员:陈晓琳,易思琪,黄馨荻,黄楚潆,胡笑彤,陈颖琳,吴佳霓,谢栅栅,叶敏昕,何伟晖,黎鑫,贾真,刘诗雅,邹君倩。
主持:陈晓琳
主问:胡笑彤,吴佳霓,陈晓琳
记录:陈晓琳
现场参加:陈晓琳,黄楚潆,胡笑彤,陈颖琳,吴佳霓,谢栅栅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在《家族》一章中提到“家庭这一社团因之是暂时性的。”又提到“可是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如何理解“暂时性” 和“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
(主答:胡笑彤,黄楚潆)暂时性按照作者的观点来说,家庭这一社群的结合目的是为了担负生育的任务,当孩子们长大以后,脱离了父母的抚育,又去经营他们自己的儿女事物,因而是暂时性的。
“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则是因为家庭在乡土中国无法脱离家族而存在,最小的家族在结构和复杂程度上就相当于一个家庭,乡土中国的家庭里的分子可以依需要,沿亲属差序向外扩大,因而没有明显的界限。
问题2:在《男女有别》一章中,作者介绍了阿波罗式和浮士德式的感情,当代社会的恋爱观更加接近于浮士德式,但是“依现代文化来看,男女间情感激动的发达已使生育事业摇摇欲坠。”要如何协调当代的感情和社会发展对生育的要求的矛盾?
(主答:黄楚潆,胡笑彤,谢栅栅)当代思想的解放和对恋爱自由的观念,我们不能仅仅把生育看作一项任务,可能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上的改变吧。西方国家对于生育的奖励机制也有助于提高人口生育率。(该问题还未能解决,将在查阅资料后,下星期继续讨论)
问题3:为什么说“浮士德式的恋爱”具有不稳定性?
(主答:黄楚潆,陈晓琳)作者认为,从结果上说,家庭的目的是为了生育的任务,而浮士德式的恋爱是基于情感的结合,比起阿波罗式的情感来说,不能够很好的完成生育这一项任务,就好比“包办婚姻”虽然不能保障双方存在情感的契合,但是却可以完成家庭的任务。
后记
通过对《家族》《男女有别》这两个章节的内容的阅读,我们加深了对于乡土中国的家庭结构,男女关系以及传统的婚恋观念的了解,也思考了当下婚恋观念的变化,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以及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如何协调当代的感情和社会发展对生育的要求的矛盾?我们小组成员经过了讨论但是仍未能够得出满意的结果,这个问题也推动着我们在读书会后去查找更多的资料,希望能够在下一次读书会中发表自己的新发现,新看法,继续解决好这个问题。
第10小组读书会第三期
时间:2021年11月8号20:00至21: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第七、八、九章)费孝通 著,青岛出版社
参与人员:陈家怡、官茹平、迪力娜尔·艾力、朱琳、何钰慧、楚轶涵、辜晓涵、郑楷、陈心怡
主持:陈家怡
主问:官茹平
记录:迪力娜尔·艾力
现场参加:陈家怡、官茹平、迪力娜尔·艾力、朱琳、何钰慧、楚轶涵、辜晓涵、郑楷、陈心怡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恋爱是可以组建成新的社会关系的,为什么文章中却说恋爱“从结果说可以是毫无成就的。非但毫无成就,而且使社会关系不能稳定,使依赖于社会关系的事业不能顺利经营。”(主答:何钰慧、朱琳)
问题2:为什么在乡土社会里,讼师被人们认为是挑拨是非的恶人?(主答:朱琳、陈家怡)
问题3:“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礼既然是我们的传统,为什么又说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出现?(主答:朱琳、陈家怡)
后记
通过这次小组读书活动收获颇丰,《乡土中国》是一本有温度的书,暖暖的乡土,不仅有母爱的寄托,还有那淳朴的乡土情缘牵系着。费孝通先生的给我们打开了认识中国农村的一扇大门。有人也许以为这本书写的早了,对于现在的情况很不实用,我觉得倒不是。这本书的理论价值到现在还闪烁着光辉。至少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读过哪本社会学的著作在理论和语言上胜过这本薄薄的小书。小组同学提问的问题让我们小组内的各个成员对书展开了小小的探索,大家坐在一起沉浸式阅读7-9章,我们了解了地方社会秩序不是自发的。并不是说在一个很少有人听说过对方的小国里,无论老死,秩序只能靠每个人的本能或良知来建立。秩序的建立必须靠外力来维持。在法治社会,当然是国家权力,而在传统的地方社会,则是依靠“礼”。现代法律给人的印象是道德因素越来越被排除。法官只能按规定审理案件。法律只是一种工具,中立,不起道德判断的作用。希望大家能保持对读书的热情,丰富精神世界,做一个有温度的读书人、中国人。
读书会第三期:《乡土中国》第五、六章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2号 9: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费孝通 著
参与人员
主持:郑喜燕
主读:王薏凯
主问:陈旭然
记录:邓雨欣
现场参加:郑喜燕、王薏凯、陈旭然、邓雨欣、吴祉莹、谢思帆、冯禹淇、黄宝莹、罗浩生、杨唯
请假:王玥(线下课)、莫以恒(排练)、陈才伟(回家)、刘秋莲(准备法考)
阅读章节
第五章: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第六章:家族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在《家族》这一章的第一段中作者说:“只指由团体格局中所形成的社群,用以和差序格局中所形成的社群相区别”那么这两种社群有什么区别呢?(陈旭然)
结构不同。团体格局没有明显差别。团体更加强调规则,差序格局强调人情。
2.《家族》P65页第二段开头是:“形态上的差异”中,作者说“而且凡是政治、经济、宗教等事务都需要长期绵续的,这个基本社群决不能像西洋的家庭一般是临时性的。”那么为什么西洋的家庭一般是临时性的呢?(陈旭然)
因为西洋家庭的每个人的任务会随着时间以及其他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甚至是由他人来代替他们来完成这个任务。
3.什么维系着私人道德?私人道德指的是什么?(郑喜燕)
书本相关内容:“一个差序社会,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每一个结都附着一种道德要素。”
私人道德的概念:例子:批判对于他人贪污的行为,而对于自己而言,这种行为是合乎道德的。
维系着私人道德:差序格局。
后记
正如我们讨论的结果一样,私人道德由差序格局来维系。每个人的道德标准都会有差距,在对待同一个问题上面会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对于书中所举的对于贪污行为的“双标”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屡见不鲜,这是一种人情社会的表现,这需要我们去反思并从中得以提升自己。
在家族一章中,将中西方的家庭做了对比,更加突出中国家庭的复杂和长久。中国的家庭是每一位成员赖以生存的重要组织,在这个组织里面,每个人都扮演着一个甚至是多个不同的角色,各个角色之间的亲密关系让这个组织更加牢固。让这个“家”绵延下去。
第11小组读书会第三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3日(10周) 上午10:00至11: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第五章、第六章
参与人员:谭璜 聂宇康 布格拉 张斌 努尔卡米力江 陈欣 陈雅淇 许超
现场参加:谭璜 徐梓铭 刘家兴 张斌 毕修贤 努尔卡米力江
视频参加:许超 陈欣 陈雅淇
请假:宋佳音 潘旭章 徐梓铭 刘家兴 戎琳烁 毕修贤
主持:布格拉
主读:聂宇康
主问:张斌
记录:谭璜
方式:全员轮流读
总结内容环节
第五章主要提出了“私的问题”,阐述了西方社会的格局(团体格局)与乡土中国中的社会(差序格局)的不同。个人的关系是以自己为中心一圈一圈向外扩散(社会化的体现),亲属关系连接的是个别的,社会的圈子是以个人的权势大小而改变,提出了“群我”与“人己”概念的不同。
第六章中讲述了西洋社会的社群是团体社群,为了生育而存在;乡土社会中的社群伸缩性和包容性更大;该章节提出了氏族的概念、多个氏族的存在使得部落形成、部落的聚集延伸为国家概念的产生奠定基础,更具有时间的绵延性。(主读:聂宇康)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针对第五章的内容,书中提到了宗教对于西方团体格局形成的影响,但基督教传入西方时间较晚,且同时期中国也传入了佛教、道教,为什么中国社会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对此有什么看法?(主问:张斌)
答:西方在基督教传播之前收到了古希腊神学的影响,虽然在当时没有明确的宗教概念,但其实是一脉相承的,神学下的崇拜为他们在后世信仰耶稣奠定基础。而中国早在春秋形成孔孟之道,儒家学说占据主流地位,佛、道教并没有渗透,且在前文中也提出了孔子的思想也注重了“私”,对社会的思维影响有很大作用。再者,中国是政教分离的,没有一种强制力在,而西方在宗教方面具有集中的公权力。
(主答:谭璜、聂宇康、张斌)
问题2:第六章结尾处提到了中国社会小家庭中的夫妻感情淡薄要如何看待?
答:因为中国家庭中的夫妻不仅具有生育和感情这两样纯粹的关系,费孝通先生形容夫妻间更像合作关系。因为牵扯了两方的关系网,所以势必会有各种各样的事物需要处理,而日常琐碎的事情会因为夫妻双方个体差异、思维差异等成为夫妻关系淡化的导火索,目前生活久了的夫妻更偏向于亲情而非爱情。(主答:谭璜)
家庭在中国社会中是事业组织,我认为传统的小农经济也会造成影响,因为家庭追求更多的是生产实业与效率,而非感情。(主答:聂宇康)
后记
本次读书会围绕着《乡土中国》的第五、第六章展开阅读。主要深入了解了差序格局、团体格局与不同社会中的家庭概念。
在读书小组的现场,大家都满怀着热情来参加本次活动,在活动中依照着主读的引导认真阅读,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与身边的成员一同分享对于阅读这本书的感受。
大家在读书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接触了更多的精彩书目,拓展了组员们的视野,也锻炼了组员们的阅读能力以及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算是收获良多。
第12小组读书会第三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0日(周三) 12 :00 至 14 :00
阅读内容:《乡土中国》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
参与人员:
主持:陈泳欣
主读:常飞扬,蔡嘉琪
主问:张微,刘茜昭,俞子奇,范家豪,林雨欣
主答:张昕悦,周严,张丹娜,谢萍,刘成美
记录:董怡君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对前文第二章《文字下乡》有哪些进一步思考?董怡君:继第二章《文字下乡》从空间阻隔的角度阐述了为什么中国乡土社会不必借助文字交流后,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从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两方面说明了时间阻隔方面的原因,是对第二章提出的问题的补充。
周严:第二章从空间而第三章是从时间来阐述乡土社会无文字的需要,想要做到文字下乡,要改变乡村土的特性,文字才可能真正下乡。
张丹娜:上一篇文字下乡说文字的发生是在人与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阻隔。上篇只谈论了空间阻隔,这篇就时间阻隔进一步论证。
刘成美:延伸至时间阻隔
问题2:第三段中的“象征体系”是什么?
董怡君:从《文字下乡》中可知象征是包括多数人共认的意义,也就是这一事物或动作会在多数人中引起相同的反应。这里应该是指我们可以靠一套“象征体系”来学习,比如“词”是象征体系中最重要的,及语言本是用声音来表达的象征体系。
张丹娜: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概念,概念用词来表现,词可以是语言、文字等表现形式的符号的这样一套象征体系。
谢萍:我觉得象征体系是语言。第五段有说到,“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在一个常常变动的环境中,我们感觉到自己记忆力不够时,需要一些外在的象征,比如用声音来说词,用绳打结,用刀刻图,用笔写字,这些都是传递信息的方式,都是语言的一种形式。所以我觉得象征体系是语言。
刘成美:象征体系即是指符号,即是指将具体抽象为普遍的桥梁
问题3:如何理解“动物和时间的接触是一条直线,而人和时间的接触却比一条直线来得复杂”
张昕悦:“动物和时间的接触是一条直线”是因为在动物的学习过程中,动物的“记忆”是在简单的生理水准上,学得的是一套新的生理反应,并不靠一套象征体系;“而人和时间的接触却比一条直线来得更复杂”,是因为人和时间的接触靠了概念,也就是词,。人在学习中会多一个象征体系的帮助,把具体的情景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概念,能使我们人从特殊走到普遍,从当前走到今后,能在片刻情境中搭下桥梁。
周严:人的生活不同于其他动物,人富于学习的能力,会打破个人今昔之隔,可以靠着词,从特殊走上普遍,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从当前走到今后,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
张丹娜:动物则只是简单直接的生理反应;而人通过学习、记忆打破个人今昔之隔,其行为不固执地受生理反应支配。靠了概念也就是词,有回忆往昔的能力,也有承前启后的经验总结和选择累积。
刘成美:因为动物不需要记忆,它们的时间只有“现在时”,是单线向前推进的,而人拥有记忆和学习能力,人可以追溯、回忆过去,可以活在当下,也可以预想未来,与时间的接触是“多线程接触”
问题4:这章中作者对于文字下乡持何种态度?
周严:这种乡土社会当中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
张丹娜:乡下人没有文字需要。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在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
刘成美:可以下,但没必要在基层仍然是乡土社会时下。当逐渐与现代社会接轨,需要文字的时候,那么文字下乡便可顺利推进。
问题5:word第六页第二段最后一句的“常态曲线”指代什么
周严:“常态曲线”指人与人之间生活上的差异
刘成美:“常态曲线”应该是指这样的社会生活常态无法用变动的曲线描述,因为它是始终不变的原点。
问题6:倒数第三段中为何说在一个每代的生活等于开映同一影片的社会中,历史也是多余的?这里的历史与我们所理解的'历史'是同一个意义吗?
周严:这里的历史在强调每一代人生活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几乎是没有差别的。
张丹娜:乡土社会每代的生活很少变动,同一方式的反复重演,个别的经验即世代的经验。没有时间阻隔,就仿佛没有历史,所以说乡土社会里“历史是多余的”。
刘成美:不同时空的群体记忆数百年如一日,那么也就没有必要笔耕不撰地记录,历史变成了一模一样的几千页“复制粘贴”,那也所谓“多余”
应当是同一个含义。
后记
我们知道中华文明延续了千年、人类文明延续了数万年?因为我们与时间的接触依仗记忆、记录和传承无限延长。文字是我们形成的独特符号体系,藉由文字,我们可以回望过去,预测未来。璀璨的人类文明和数千年的经验积淀需要文字去记录。可当一个小社会仅靠口耳相传就可以实现经验传递时,文字就显得无足轻重。我们站在现代社会的视角,认为乡土社会没有文字是落后的,所以要大力推行文字下乡。但乡土社会真的需要吗?当它不需要时,文字的推行该如何顺利落地生根呢?
文字下乡是必要的,但若有天文字顺利在乡村推行了,那必然伴随着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2日19: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中国】费孝通著,北京出版社
第13小组读书会第三期
参与人员
主持:朱佳怡
主读:翟曼鹤、赖应钏
主问:赖应钏、马超、包思宇、朱佳怡、文乐彤、翟曼鹤、王烨清
记录:陈卓然
现场参加:赖应钏、马超、包思宇、朱佳怡、文乐彤、翟曼鹤、陈卓然、王烨清
评议人:赖应钏
阅读章节
第11篇 长老统治(翟曼鹤领读)
第10篇 无为政治(赖应钏领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以下问题展开:
1.问:费先生说在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伍。顽固和落伍并非只是口头上的讥笑,而是生存机会的威胁。但是我们却常说,以史为鉴。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辨别哪些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历史教训,哪些是我们应该摈弃的顽固和落伍的文化呢?(包思宇)
回答概要:
(1)对人际道德反思:若人没有利他性则为对他人的侵犯。
(2)在情境中作具体参考。
(3)经验可以参考,但不能固化,思想要开化。过去的经验对于现实缺少带入性。部分职业相当依靠经验,有一定价值。但在为人处世方面,经验不一定具有参考价值
(4)经验的家庭传承对于后辈具有极大的影响。
(5)文化在变化,社会在变迁,习惯在这变迁之中难以适应社会需要,且其存在土壤不再存在,使得习惯消亡
(6)以进化论的观点,社会会对于习惯与经验进行筛选与淘汰,留下来的才是最合适的。
2.问:无为政治的价值是什么?为什么说无为政治就是一种理想社会?没有横暴权力,没有阶级压迫,人们相安无事的社会就是一个好社会了吗?说无为政治是理想社会,这个“理想”的含义是说“完美”还是说“不现实”?(马超)
回答概要:
(1)无为政治的规则太高,目前人性难以企及。
(2)只是一个美好的设想,理想化世界。超脱于生活以及现实土壤。或许需要特定的经济基础,类似于共产主义,需要很高水平的生产力。
(3)乡土社会存在无为政治和横暴权力的循环。
(4)现代社会无为政治的借鉴意义在于平衡个人的欲望需要。
3.问:如何理解无为则无不为?
回答概要:
(1)类似于相对论,没有不可为的镜子,则无为。
(2)无为并非啥都不干,是每个人都对于自己的事有一个认识。
(3)无为是顺应时势。有两个方面:天道是自然法则,人道是不能让百姓有太多欲望。
(4)“道”是否类似于自然定理?不能以言语表达?
(5)“道”更像是一个启发性的概念,启发人进行思考。
4.问: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是否仍适用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在现代是否有存在价值?是否有一个更好的替代品?没有社会契约论之前靠什么维护社会秩序?
回答概要:
(1)经验或权威是古代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内容。
(2)原始社会中以血缘为纽带。
(3)社会构建的基础是信任原则,血缘纽带有助于加强这种信任。
(4)利益差别及权利追求小,人的关注重点在自己,是没有信任的。
5.问:权力的背后一定代表着利益吗?
回答概要:
(1)每个人都有倾略性的外向,争取更多权力只是为了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
(2)截取资源一方面是为了生存,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内心的欲望。如支配心理的影响。
(3)利益并不只是以获得的物或其他为界定。
(4)政治本身带有可能使人腐败的特性。这类似于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5)制度本身存在隐患,但人也可能存在相关问题。
(6)追求权利是利益的推动,但现在社会思潮使得我们对于追求权力的看法有所扭曲。
评议
在今天的讨论里面,我们主要将话题引向对公的讨论;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的作者米尔斯曾经讨论过,当代社会自由问题的终极是快乐的机器人的问题;是社会加诸于我们的合理性与我们自身的理性之间的矛盾冲突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社会的日常运作每一处微小的背景都关乎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而我们应当如何理解这种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存在?这是一个应然的问题吗?这是可以思考的。
在今天的讨论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对有针对性的反思,无论是在具体的问题上,比如贪腐问题、社会差异问题,还是在形而上的问题,比如“无为则无不为”的古代智慧的理解与运用上,我们都作出了相当有效的讨论,并可以通过我们的话题背景——社会中的政治方面进行有效的衔接;经过今天的讨论,我想大家的思维视野也开阔了不少。但是,仍然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可以把话题的思维思绪更加集中一些,我们可以把讨论在一个问题上推进的更远一点。本期的读书会仍然非常精彩,期待来期读书会的讨论!
第14小组读书会第二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3日(周六 ) 19:00 至 19:3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参与人员:肖启轩,罗思喆,沙建成,陈敏玲,陈可晴
主持:肖启轩
主问:罗思喆
记录:肖启轩
现场参加:肖启轩,罗思喆,沙建成,陈敏玲,陈可晴
视频参加:无
(阮泓浩请假未参加,为第一次不扣分)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为什么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会受到时间阻隔(主答:陈可晴)
问题2:怎样理解文中:乡土社会中文字是怎样产生的呢?(主答:陈敏玲)
后记
文字作为现代社会里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必需品,而在乡土社会中的重要性却没有这么大。因为文字是在存在时间间隔或地域间隔的交流中起较大作用,而在乡土社会中,人们的交流时间和交流范围有限,且更多地使用特殊符号进行传情达意。以此乡土社会的文字并不是必要的。那么乡土社会中的文字是怎么产生的呢?文中提到文字的产生本就不是乡土性的而是庙堂性的。就和语言的产生一样,是为了上层更好的进行交流记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方交流的必要性增强,因此语言文字得到普及。但对于乡土社会的生产生活依旧是不太必要的,生活方式或是习惯都与现代社会差异巨大。要推进文字下乡,也要解决乡土社会的发展问题,使其更加现代化。敬请期待下次读书会
第15小组读书会第三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2日20:30至21: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的“差序格局”
参与人员:
主持:黄柔美
主读:吕铭洋、陈颖
主问:姜慧
记录:甘雨菲
现场参加:黄柔美、陈颖、陈永亮、姜慧、吕铭洋、甘雨菲、杨凌瑞、姆妮热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如何理解“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又是怎样的?(主答:吕铭洋)
问题2:如何理解“在这里我们遇见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基本特性”如何去理解?(主答:陈颖、姆妮热)
问题3:“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在本书中我们该如何去理解“个人主义”“自我主义”?(主答:吕铭洋、陈颖、陈永亮)
回答:1)从自己的视角去处理人际关系
2)西方的“自我主义”强调的是平等,但中国的“自我主义”是以自我为中心,强调等级。
后记
“在中国由‘私’引起的社会问题很普遍。”这点不论乡下人还是城市人,都无法幸免。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想法?在这章作者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差序格局”。什么是差序格局?差序格局就是:“以自己为中心像投石入水激起的涟漪。一圈圈的推出去,愈推愈远,愈推愈薄且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社会格局,且它随自己所处时空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圈子。”无论从人际关系还是地缘关系上,中国都与西方存在较大差异。
在差序格局中,我们无法准确的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公还是私,毕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我们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总会有不同的受益者和不同的失益者,由于无法兼顾到每个人的利益,因而公和私是相对的,没有一个判断的标准。
下周我们将继续阅读费孝通经典论著《乡土中国》,敬请关注!
第16小组读书会第三期
开始时间:2021年 11月10日(周三 )19 :30 至21 :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参与人员:陈梓盈、曾天娇、孙彤瑜,刘双绮,顾欣苗,李曦,陈锦昀
主持:刘双绮
主问:陈锦昀、顾欣苗
记录:李曦
现场参加:陈梓盈,曾天娇,孙彤瑜,刘双绮,潘可佳,顾欣苗,李曦,陈锦昀
视频参加:无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孔子为什么屡次对于人这种道德要素“欲说还止”?
(主答:陈梓盈、顾欣苗、曾天娇)
问题2:请问大家对中国的道德和法律伸缩性的看法
(主答:李曦、孙彤瑜、刘双绮)
问题3:作者认为大家族和小家族是什么
(主答:曾天娇、李曦、陈锦昀)
问题4:中西社会里的家有什么区别,在现在社会还存在吗?
(主答:孙彤瑜、陈梓盈、顾欣苗、刘双绮)
后记
通过阅读乡土中国第五、六章,我们加深了对中国乡土社会差序格局的认识。第五章中提出了团体道德和私人道德,这两个概念都可以通过西方社会的团体模式和中国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来解释论证。中国的乡土社会中的道德和法律依据私人间的亲疏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孝、悌、忠、信都是私人关系中的道德要素。在差序格局中并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第六章主要讲了家庭,即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中国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决定了中国的家庭有很强的差序格局特征。家庭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成员不限于亲子,可以依据需要以一定的原则沿着亲属差序向外扩大。
第17小组读书会第三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4日18: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费孝通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与人员:欧海宁,何思秋,张鹤莉,蔡静宜,李颖姿,庄禧睿,麦靖雯,查骁芮,亚森,张星震,王炳瑶,孙伟静,周梦园,洪阿玲。
阅读章节:第四章 插叙格局
回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环节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作者在文中指出,“这是现代国家观念,乡土社会中是没有的”,这是意味在古代中国里,大部分中国人没有国家观念并无法爱国吗?(提问:欧海宁;主答:孙伟静)
2.“个人主义”和“自我主义”的区别?(提问:孙伟静;主答:王炳瑶)
3.在西洋社会里也有交情和关系,作者这样表达是不是太绝对了?(提问:周梦园;主答:张星震,王炳瑶)
4.作者在《差序格局》中强调的中国人的“私”和“自我主义”与我们平常经常看到的“集体主义”是否冲突?(提问:洪阿玲)
后记
讨论的过程中,孙伟静同学指出,“乡土社会没有现代国家概念”重点不是在说他们不爱国,而是因为在乡土社会中,国家这一概念并不是那么的明确。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没有明确的团体概念,每个人生活在自己推出的圈子之中,视野所及的也是这个圈子。所以我们不能说他们不爱国,只是因为眼界视野的局限性,他们目之所及的就只是自己的圈子而已。
同时,针对“个人主义”和“自我主义”区别的问题,王炳瑶同学认为“个人主义”和“自我主义”的区别是这样的️:
1、个人主义假定了团体的存在,自我主义并没有
2、个人主义是以团体中的一个分子而平等的存在,而自我主义是以“己”为中心散开的涟漪,中心是自己,关系是有关联的逐级散开
3、个人主义不存在伸缩性,但是自我主义存在关系层级的可放大缩小
在书中,我们看到中西方环境与文化的差异:文中用一捆一捆捆扎清楚的柴形容团体格局;用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形容差序格局。
团体格局中,群己界限分明,谁是团体内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差序格局中,群己界限模糊,社会关系网络富于伸缩性。比如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成员包括夫妇双方和未成年的子女。在中国“家”字最能伸缩自如,“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圈子,表示亲热的人。比如,西方的家庭团体是一个生育社群,在这个团体中夫妻是主轴,夫妻共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在这团体中是配角,他们长成了就离开这团体。社会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中国的家是具有氏族性的,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他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向的,夫妻是配轴。亲子之间形成一种状况,父母对子女进行极大的投入和扶持,同时父母对子女的生活有很大的介入权。这是西方社会和中国社会关系结构的不同,作者并不绝对否定西方社会的交情和关系。中国是以自我为中心为联结,西方平行联结。
第18小组读书会第三期
开始时间:2021.11.12(周五)3:15-4;3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费孝通
参与人员:杨陶然、荆天怡、陈锐漫、王桂萍、翟予彤、郑培尧、朱照希、熊源、曾浩彬
主持:王桂萍
记录:陈锐漫
主问:曾浩彬、杨陶然、郑培尧、荆天怡
现场参加:杨陶然、荆天怡、陈锐漫、王桂萍、翟予彤、郑培尧、朱照希、熊源、曾浩彬
视频参加:无
方式:全员轮流读
本轮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第五章中
1.“差序格局可以被打破吗?如果可以的话可以用法律来打破吗?”(主答:王桂萍、陈锐漫、朱照希)
2.“乡土社会有没有笼罩万物的神”(主答:曾浩彬、杨陶然、荆天怡、陈锐漫)
3.怎样理解“仁这个观念只是逻辑上的总合,一切私人关系中道德要素的共相。”(主答:王桂萍、陈锐漫、杨陶然、翟予彤)
4.为什么说“不容易举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主答:翟予彤、杨陶然、朱照希)
5.“资产阶级的剥削是不兼爱吗”(主答:杨陶然、王桂萍、熊源)
第六章中
6.“为什么说家庭的功能是暂时的?”(主答:杨陶然、郑培尧、熊源、朱照希)
7.怎样理解“家庭这种结构在开始时就得准备结束”(主答:荆天怡、王桂萍、朱照希、曾浩彬)
8.怎样理解“作者对“团体”的定义并谈谈你的理解,大家认为“团体”是个怎样的实体?(主答;荆天怡、王桂萍、陈锐漫、郑培尧、朱照希)
9.“怎么理解“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成了配轴”这句话(主答:翟予彤、王桂萍、杨陶然、陈锐漫)
10.谈谈你认为的“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各自的偏胜是什么”(主答:熊源、荆天怡、翟予彤)
11.请谈谈你对“中国人在感情上,尤其是两性间的矜持与保留,不肯向西洋人一般在表面上流露,也是在这种社会圜局中养成的性格”这句话的理解,你认为这种“不肯”的局面应该改变吗?(主答:翟予彤、郑培尧、荆天怡、王桂萍、杨陶然)
后记
在这两章里,比较中西方的同与不同是这两章鲜明的内核,“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正是如此,东西方文明的不同,从根本上说是农业文明与工商业文明的不同。在氏族社会向国家转化的时候,不同的文明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在这两种大背景下,团体格局就是截然不同的。在乡土社会中的社会关系,是以个人为中心而发散出去的一系列社会关系。这两章提到较多的还有“笼罩性的道德观念”,但是与此同时作者也提出这种概念并不容易提出,最后还是归于具体的伦常关系:“克己复礼,推己及人”、“礼治”等等。按作者对礼治的定义,我们的社会很大程度上仍是一个礼治社会,更深的探讨还会在后续章节展开,这并不是已经定型的东西。
下期我们将继续阅读《乡土中国》第七章与第八章,敬请期待。
第19小组读书会第三期
开始时间:2021年 11月11 日(周四)9:00 至10 :3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
参与人员:汤依璇,陈祎祺,方菲怡,李祖渝,杨丹婷,欧文熙,蔡汐梵,冯炜婷,赵玉彤
主持:汤依璇
主问:杨丹婷,欧文熙
记录:陈祎祺,方菲怡
现场参加:汤依璇,陈祎祺,方菲怡,李祖渝,杨丹婷,欧文熙,蔡汐梵,冯炜婷,赵玉彤
视频参加:无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的区别和各自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书里从那几个角度论证了?(主答:汤依璇,冯炜婷)
问题2:家庭的功能是为了生育?那不想生育孩子的家庭如丁克夫妻还能称为家庭吗?如何理解最后一段话,把生育之外功能拉入社群后的结果?(为什么不是把生育功能拉入社群的结果?)这与现代社会还适应吗?(主答:赵玉彤,李祖渝)
问题3:孔子“仁”的观点在差序格局中如何体现?(主答:冯炜婷,赵玉彤)
问题4:为什么说“社群”不同于“团体”?两种概念分别强调的是怎样的人际关系?(主答:欧文熙)
问题5:我们都说有着大爱,比如鲁迅,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那为什么中国没有团体道德而是私人道德,这二者区别?(主答:陈祎祺,赵玉彤)
问题6:西方不是更讲求个人价值的个人主义吗。为什么团体是超于个人的存在?如何理解?(主答:蔡汐梵)
后记
通过本次读书会的分享和交流,我们认识和了解到了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的概念和祺二者的区别;团体格局中,道德的脚步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在团体社会中才发生了笼罩万有的神的概念,上帝象征团体无形的实在,但团体的意志仍需要人来代理。也因团体格局中人人平等的这一特点,团体格局中于是发生了权利的观念;而人对人得相互尊重权利,而团体对个人也需保障这些个人的权利,因此产生了宪法。而差序格局中很多地方则正好与之相反,在以自己为出发点的社会关系网络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依然是“我”。孔子言“克己复礼为仁”,此“仁”犹是从“己”出发的。我们的传统道德体系中并无没有差序的兼爱,甚至于兼爱在孟子眼中亦是违背了传统伦理道德的“无父无君之爱”。所有的道德标准也无法超脱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中国的道德和法律,也因之得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伸缩了。
第20小组读书会第三期:《乡土中国》第五、六章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2号 9: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费孝通 著
参与人员
主持:郑喜燕
主读:王薏凯
主问:陈旭然
记录:邓雨欣
现场参加:郑喜燕、王薏凯、陈旭然、邓雨欣、吴祉莹、谢思帆、冯禹淇、黄宝莹、罗浩生、杨唯
请假:王玥(线下课)、莫以恒(排练)、陈才伟(回家)、刘秋莲(准备法考)
阅读章节
第五章: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第六章:家族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在《家族》这一章的第一段中作者说:“只指由团体格局中所形成的社群,用以和差序格局中所形成的社群相区别”那么这两种社群有什么区别呢?(陈旭然)
结构不同。团体格局没有明显差别。团体更加强调规则,差序格局强调人情。
2.《家族》P65页第二段开头是:“形态上的差异”中,作者说“而且凡是政治、经济、宗教等事务都需要长期绵续的,这个基本社群决不能像西洋的家庭一般是临时性的。”那么为什么西洋的家庭一般是临时性的呢?(陈旭然)
因为西洋家庭的每个人的任务会随着时间以及其他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甚至是由他人来代替他们来完成这个任务。
3.什么维系着私人道德?私人道德指的是什么?(郑喜燕)
书本相关内容:“一个差序社会,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每一个结都附着一种道德要素。”
私人道德的概念:例子:批判对于他人贪污的行为,而对于自己而言,这种行为是合乎道德的。
维系着私人道德:差序格局。
后记
正如我们讨论的结果一样,私人道德由差序格局来维系。每个人的道德标准都会有差距,在对待同一个问题上面会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对于书中所举的对于贪污行为的“双标”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屡见不鲜,这是一种人情社会的表现,这需要我们去反思并从中得以提升自己。
在家族一章中,将中西方的家庭做了对比,更加突出中国家庭的复杂和长久。中国的家庭是每一位成员赖以生存的重要组织,在这个组织里面,每个人都扮演着一个甚至是多个不同的角色,各个角色之间的亲密关系让这个组织更加牢固。让这个“家”绵延下去。
第21小组读书会第三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 12日(周五) 19:00 至20:2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参与人员:
主持:刘欣雨
主问:胡丽莎、陈曦、王韬;
记录:丁宇倩
现场参加:刘欣雨、杨景晖、鲁晓娟、胡丽莎、王韬、乐明、郑楠泓、陈曦、邝荣耀、丁宇倩、徐清秀、梁凤桃、文瑶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费孝通引用“群己界限”解释中西社会格局的不同,他将西方的称作“团体格局”,将中方的称作“差序格局”。请结合书本内容具体阐释“己”在中西不同社会格局中的意义。(主答:徐清秀)
问题2: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中道德观念有什么不同?(主答:鲁晓娟)
问题3:相比以前,现在的社会对费孝通所描述的事业社群的改变或影响。
(主答:刘欣雨)
后记
通过阅读《乡土中国》“差序格局”至“家族”这一部分,我们了解到了中西社会格局的不同,作者在书中将西方的社会格局称作“团体格局”,将中方的社会格局称作“差序格局”。将西洋的社会比作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都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而把我们的格局比作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西方社会中存在边界、界限,而中方社会随着交往的扩大,“己”的概念也随着扩大,推己及人。但相较传统社会,现代社会中核心家庭范围逐渐缩小,联系网也逐渐缩小。
第22小组读书会第三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2 日(周五) 晚上10:00 至 11: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中】费孝通著,北京出版社
参与人员:庞茗琪 陈彤 黄显森 李珈珩 吴伟豪 吴璋涛
黄海洋 李秋菊 董显佳
主持:黄显森
主问:李珈珩
记录:黄海洋
现场参加:庞茗琪 陈彤 黄显森 李珈珩 吴伟豪 吴璋涛
黄海洋 李秋菊 董显佳
远程参加:无
方式:全员轮流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书本p101页,“缺乏变动的文化里,长幼之间发生了社会的差次,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制的权力。”,如何理解这句话?(主答:陈彤)
2.书本p101页,“大体上说来,血缘社会是稳定的,缺乏变动;变动得大的社会,也就不易成为血缘社会。”中的“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如何理解?(主答:李秋菊)
3.书本p105页 ,“在这里很显然在我们乡土生活里地缘还没有独立成为一种构成团结力的关系”,如何理解这句话?(主答:庞茗琪)
4.书本p107页,“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依赖于各个分子间的互相地拖欠着未了的人情。“,结合目前的社会现状说说对乡土社会人情的理解?(主答:吴伟豪)
后记
血缘的意思是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血缘社会大体是稳定的,通过生育来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稳定的基础在于乡土社会的乡土性。但当土地饱和,人口便会向外流动,离开老家漂流到别的地方去的并不能像种子落入土中一般长成新村落的人们结成一个地方社群,那么他们的关系可以是纯粹的地缘,地缘是血缘的缩影。在熟悉社会里,外乡人会被视为外人,不被人信任,排斥在村子之外,大多会去从事商业,因为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不便存在商业,以人情来维持的交易只能说是相互馈赠。最终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地缘结合具有血缘结合所没有的理性,因而从血缘到地缘的转变也反映出社会性质的变化。从这个角度可以联想到如今的一些新事物中有着血缘和地缘的影子。在当下一定原因是因为经济发展的需要打破了地缘的歧视,更多的也是时代社会的需要使得人口大量流动,乡的封闭性被渐渐消除。讲到计划和欲望,人会产生欲望,然后会遵循欲望行事,欲望所引导出的行为与人类生存的条件相和,由此欲望变成了一种文化事实。但当社会不断变动,原来的文化无法适应社会的要求,就需要理性的分析制定计划,换种说法就是人的主动性在增强。
第23小组读书会第三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 月 11日(周四 )12 :40 至 13 :3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参与人员:张晓琳、廖文静、刘颍、黄佳琪、王漫琳、麦尓孜亚·买买提、曾鑫、谭晨雨、梁慧珊、郑朋苗、肖凯丹、蒋乐怡、赵泓俣、王野、陈秋薇
主持:张晓琳
主问:谭晨雨
记录:张晓琳
现场参加:张晓琳、廖文静、刘颍、黄佳琪、王漫琳、麦尓孜亚·买买提、曾鑫、谭晨雨、梁慧珊、郑朋苗、肖凯丹、蒋乐怡、赵泓俣、王野、陈秋薇
方式:全员共读第六、七章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第六章题目为“家族”,同学们在书中是否看到了和自己以往思想中一样或是不一样的“家族”
(主答:麦尓孜亚·买买提)
(主答:梁慧珊)问题2:在进行第七章“男女有别”的阅读中,你是否认同费孝通先生的观点?(主答:王漫琳)
问题3:同学们是否尝试过以不同的视角去看《乡土中国》这本书?
(主答:黄佳琪)
后记
张晓琳
在任何文化中,家庭这族群总是赋有生育之外的其他功能。在西洋,家庭是团体性的社群,有严格的团体界限,这个社群经营的事务很少,以生儿育女为主。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不限于亲子,可以顺着父系这一方面扩大,在结构上是一个氏族,它是一个事业组织,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家的大小依着事业的大小决定。在乡土社会里,家族是以同性为主、异性为辅的单系组合,同性原则较异性原则更为重要。男女有别的界限,使中国传统的感情定向,偏于同性方面去发展,同性恋和自恋程度发育得不浅。
第24小组读书会第三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 月 12日(周五) :下午六点 至 八点 :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第七章到第九章
参与人员:全体
主持:张闽
主问:谢星月,枞榆瑶,赵丽欣
记录:陈湘彬
现场参加:何诗瑶,赵丽欣,陈湘彬,詹嘉琪,枞榆瑶,周思睿,张闽,方媛葶,李晨旭,谢星月,陈臻一,王宇汛,林晓昕,王征宇
视频参加:邓丽莎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现在的替代性解决措施(如基层调解、和解等)是不是无讼的现代化一种延伸呢?这种替代性解决措施本身会不会对法治的大力推行造成一定的阻碍呢?(主答:方媛葶、李晨旭)
问题2:请结合法治与法制的区别,解释“ 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主答:詹嘉琪、周思睿)
问题3:为什么乡土社会难以推行现代司法?(主答:林晓昕、王征宇)
后记
第七章男女有别,费孝通提出“感情定向”是指一个人发展他感情的方向,这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的影响,他引用《西方陆沉沦》提到的两种文化观来理解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在感情定向的区别,乡土社会是亚普罗式的,相信存在先置的秩序,人们只需要维持。而现代社会是浮士德式,相信冲突是存在的基础,生命在于不断冲破阻碍的过程。从社会关系来看,感情的激动引起破坏和创造,感情的淡漠带来稳定,因此追求稳定的乡土社会中,两性关系这一可能引起破坏的因素必须要遏制,因此有了“男女有别”。
第八章礼治秩序,与现代社会追求法治不同,乡土社会是追求“礼治”的,礼的维持不需要有形的权力结构,是传统,因为乡土社会时间和空间不流动的特性,因此“言必尧舜”。相比现代社会,传统效力很小,因为变化过于迅速,不会代代适用,很快就被摒弃。法律和道德约束下的现代公民是被动地,而礼教下的乡土社会的成员却是主动地,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
第九章无讼,本章解释为什么乡土社会追求无讼,因为有礼治,在乡土社会,最理想的维持秩序的手段是教化而非打官司,反观现代社会,目的并非教化,而是厘定和保护权利,在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过程中,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产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他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却并没有建立有效的法治秩序。
第25小组读书会第三期:《乡土中国》第五、六章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8日(周一)17:40-18:4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费孝通,上海人民出版社
参与人员
主持:宋佳玲
主问:吴子昊、李子欣
记录:曾昱
现场参加:李慧伶、李子欣、黄雨晴、伍嘉琪、吴子昊、张旭慧、周天骐、曾铭、梁静、张欣悦、曾昱、叶秋瑶、宋佳玲、刘雪婷、叶秋瑶、韩怡婧
方式:全员轮流读
阅读章节
第五章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第六章家族
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第五章
1.p18在团体格局里个人之间的联系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那在西洋社会呢?(主答:梁静、刘雪婷、张旭慧)
2.西洋的团体格局是不是等于墨家的爱无差等?(主答:叶秋瑶)
3.为什么要把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对立开来?(主答:黄雨晴)
第六章
1.家庭、氏族、家族的概念区分?(主答:张旭惠、曾铭、李慧伶、韩怡婧)
2.家庭是暂时性的吗?(主答:宋佳玲、伍嘉琪、周天骐)
3.为什么P24用“生活堡垒”来形容家庭?(主答:张旭惠)
4.p24怎么理解“普通的感情和纪律是相对照的”?(主答:叶秋瑶)
后记
在正值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现代化观念与传统文化观念的交融,都在影响着每个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融入城市,他们仍秉持传统的乡土气息,城市更加多元,同时,大量人口回迁,传统农村也正在变化。《乡土中国》讲述了传统下的乡村的特点特性,让我更加理解了人情世故,我们都是农民的孩子,我们身上的乡土气息已刻入骨子里,无论在哪里,乡土所内涵的价值观念,情感寄托都伴随我们。费老独到的观察视角很真实的凸显了传统中国乡土社会鲜明的特征 即使是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 中国的土地上仍然有很多人骨子的乡土性是无法脱离的 这本书对于研究中国社会和文化有重大意义。
第26小组读书会第三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4 日(周日 )10:00 至11 :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费孝通
参与人员:刘铠琳 卢瑞云 艾萱 高新宇 许焕发 梁丽勝 吴嘉颖 张泽煌 余亿婷
主持:许焕发
主问:高新宇 吴嘉颖
记录:刘铠琳
现场参加:刘铠琳 卢瑞云 艾萱 高新宇 许焕发 梁丽勝
视频参加:无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作者为什么称中国乡土社会基本社群为小家族,它与西方的区别是什么问题2:《差序格局》中如何理解差序格局的伸缩性(主答人:艾萱)
问题3:如何理解《男女有别》中“感情的淡漠是稳定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示”?(主答人:艾萱)
后记
本期读书会围绕《乡土中国》的第五、六、七章展开阅读。主读以及主问都事先做好了许多准备,很好地带领同学们对书中内容进行思考。
第五章,作者继续以中西团体格局的差异分析道德,指出由于中西方的团体格局结构的差异导致道德观念的差异,在中国的差序格局中,传统社会没有一切普遍的标准,一定要先问清楚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后,才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第六章,费老先生剖析家庭的概念,阐述大家庭与小家族的划分,提出了一个判定大小家族的新标准。第七章,
中国传统的感情定向偏向于同性方向发展,克己来迁就外界,改变自己去适合于外在的秩序,费老先生在本章中指出感情的淡漠是稳定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示。
阅读完这三张,给了我们更多更新的看问题的视角,期待下一期的读书会。
第27小组第3期读书记录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3日(周 )19 :00 至19: 35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开始)
(结束)
参与人员:任耀、陈佳毅、李福庆、谢芷妍、梅雅雯、蔡晓琳、郑伊桐
主持:蔡晓琳
主问:梅雅雯、谢芷妍、郑伊桐
记录:庞诗蕊
现场参加:任耀、陈佳毅、李福庆、谢芷妍、梅雅雯、蔡晓琳
视频参加:郑亦桐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作者在书中提到浮士德式和阿波罗式的两种文化模式,这两种文化模式与中国不同社会生活有什么联系呢?现在还能这么说吗?(主答:任耀、李福庆)
问题2:作者在书中说到:“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结合中国实际,谈谈其中的力量和规范指的是什么(主答:郑伊桐、任耀、陈佳毅)
问题3:作者在礼治秩序中不断提及法、德、礼。请说明这三者的区别、联系及其在社会治理中的体现(主答:谢芷妍、任耀、李福庆)
后记
人治与法治的区别在于人治所运用的规则是不透明不公开的,或者说是长期约定俗成的传统,它的力量主要来自君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统治整个国家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好恶随意处置任何人,其权力的来源是我国古老的政治传统和君权神授的理念,实质上就是个人占有国家力量。但是法治所依据的法,是公开透明的,维持法治的力量就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国家认同法治,并且整个国家力量为创造法治环境而铺路架桥。
乡土社会中不是法治的,但也不是人治的,是通过礼这种行为规范来维持社会秩序的,而礼是靠传统来维持的,礼也不是文质彬彬的,礼可以杀人。在社会进程中,我们应该摒弃恶的礼,通过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用法律立即达到规范个人言行的效果,用道德发挥法律所不能及的社会监督、自我训诫的作用,共同维持社会稳定。
第28小组读书会第三期:《乡土中国》第四,五章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4日(周日)20: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费孝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与人员
主持:卓杨
所有人轮流阅读
主问:贺全燕
主答:马乐红、缪美红、艾丽努尔·阿里木
记录:李扬梦
现场参加:卓杨、李扬梦、艾丽努尔·阿里木、缪美红、王乐乐、马乐红、贺全燕、王霜、苏政闻
阅读章节
第4章:差序格局
第5章: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书本第45页 中国乡土社会为什么是以自我主义为中心?自我主义在人际关系中是强调自己是最重要的那一个吗?还是说从自己推及到其他人?(主问:卓杨)(主答:贺全燕)
2、书本第42页差序格局下的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怎么体现?(主问:艾丽努尔·阿里木)(主答:马乐红)
3、书本第52页西方为什么会形成以神为团体象征的宗教观念?“仁”为什么不能成为团体象征呢(主问:李扬梦)(主答:马乐红)
4、 书本第42页 现代的保甲制度为什么是团体格局性的?(主问:缪美红)(主答:苏政闻)
5、书本第46页 为了个人牺牲国家,为了私牺牲公是怎么理解的?(主问:马乐红)(主答:卓杨、王霜)
6、书本第45页 个人主义和自我主义是怎么理解呢?(主问:王霜)(主答:缪美红)
7、书本第53页 为什么人们反抗“代理者”,却需要政府呢?(主问:贺全燕)(主答:艾丽努尔·阿里木)
8、书本第56页 为什么中国传统缺乏团体道德?(主问:苏政闻)(主答:艾丽努尔·阿里木)
后记
今天的读书分享会我们着重对第四、五章的内容进行阅读讨论,其中我们对中国乡土社会中的自我主义,公与私,私人道德等问题进行具体研讨。
差序格局中的人是自我主义的,公与私是相对而言的。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是差序格局,并从其土壤中生长出与之配套的文化——有差等次序的道德体系。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各扫门前雪”、有私无公的观念是与我们的传统有关系的,自我主义强调先有个人后有团体,因之我们总是先私后公。同时,在差序格局里,中国乡土社会的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是公的。区别于西洋社会里团体清晰的界限,中国社会传统上界限从来就是不清不楚的,我们没有如西洋社会一般演变出神这样的团体象征。
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我们可以看出,西洋社会的团体格局中强调人人平等,而中国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中最主要的是“克己复礼”,以孝悌等维持。
书中内容还引发了我们对于现代社会个人在公与私之间的选择的探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再仅仅只注重“私”,在思考自我发展的时候,更多地考虑到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出现了更多不同的选择。
今天的读书分享会气氛热烈,与会同学收获颇丰。下周我们将继续阅读《乡土中国》,敬请期待!
第29小组读书会第三期
开始时间:2021年 11月 11日(周 ) 19 :00 至 20: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参与人员:何旭东、侯旭。沈科迪、蔡金璇、陈可、刘嘉怡、廖颖琪、黄娉、美合日古丽、
主持:何旭东
主问:何旭东
记录:侯旭
现场参加:何旭东、侯旭。沈科迪、蔡金璇、陈可、刘嘉怡、廖颖琪、黄娉、美合日古丽
视频参加:无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该不该进行文字下乡(主答:陈可)
问题2:文字下乡的活动是怎样从当时地情况发展到现在的(主答:刘嘉怡)
后记
本周,我们小组成功举办了读书会,并阅读了《乡土中国》的第二章《文字下乡》,对于旧社会的中国扫文盲运动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并且我们也结合着我们所学习的知识对当时乡土中国中的文字下乡活动展开了丰富的联想,也提出了许多现在中国社会中文字下乡的可行方案,小组中的成员积极踊跃地回答,很多人都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给大家展示了不同的思路。
下周,我们小组将会阅读《乡土中国》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希望届时我们小组也能像这次一样积极的讨论,分享自己的思路和想法。
第30小组读书会第三期
开始时间:2021年 11月 12日(周五)17:00 至18: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第5至7章
参与人员:许泽铠、刘智宇、林颖斌、林星晔、高田田、李思璇、杨依琳、袁佳璐、宋艳艳、殷隽
主持:林颖斌
主问:高田田、许泽铠、刘智宇
记录:许泽凯
现场参加:许泽铠、刘智宇、林颖斌、林星晔、高田田、李思璇、袁佳璐、宋艳艳、殷隽、杨依琳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乡土社会是按照传统生活的,那么在今天这种传统还存在吗,你们生活中有体验吗?(主答:宋艳艳、李思璇)
2.乡土社会的权利结构中有哪些权利?(主答:高田田)
3.刑罚和法律的异同点有哪些?(主答:林星晔、刘智宇、宋艳艳)
4.如何理解“男女间的关系必须有一种安排,使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那就是男女有别的原则”?(主答:刘智宇)
5.各位对乡土中国中“熟人社会”的概念有什么样的理解?你们身边还有或者自身有身处过这样的生活状态与方式吗?(主答:许泽铠)
后记
关于熟人社会的治理,是为“无讼”。法律在传统的乡土社会并没有生根的土壤,我们有一套自己的方式,就是‘礼’治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礼’不是‘礼仪’的‘礼’,更多是指遵循传统,遵循前辈留下来的经验,来解决问题。当我们的生活早已成为一种定态,祖辈 的传承更像是生命轨迹的重复,这种情况下前人的经验足够,所以“礼治”可行。它有一套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通过不断教化,使外在规则转化为内外习惯。所谓教化,其实更像是对不符合社会安定行为的审判。教化对社会的形态有着高度的要求,权威的存在与社会人数少缺一不可。在这样的社会下,每个人的权利必须服务于社会的安定,那也就谈不上法律了。我们曾尝试过让法治下乡,在还没有整顿好原有秩序的基础上,反而让那些所谓的“坏人”钻了空子,不能有效地建立新的秩序,从而导致乡土社会的混乱。这种行为未免操之过急,毕竟乡土社会的复杂性与差序格局决定了原有治理的稳定不可侵犯,与其拿外在的蛮力去破开乡土社会以道德准则为标杆的价值判断,不如内在渲染,拿软实力攻破。当然,执行过程一定要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因时因事因人而异
第31小组读书会第三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2日(周五)18:00至19: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费孝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与人员:
主持:饶燕
主问:林文科
记录:黄丹林
现场参加:张艺元、陈泳诗、方颖心、刘颖
视频参加:陆荣泽
请假:陈冠池
方式:主读蔡展铧同学带领大家共同读书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在男女有别一章中,作者提到了浮士德社会,如何用作者眼中的浮士德理论解释“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主答:陈泳诗,方颖心,蔡展铧)
问题2:作者在文章中认为,对礼不是强制性的,但规范的实行是强制性的,是否前后矛盾?对社会起规范作用的是否应当是社会对礼的迷信而非礼本身?(主答:蔡展铧,饶燕,张艺元)
问题3:“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为什么不是前文说的“由社会舆论所维持的”?(主答:方颖心,张艺元,)
问题4:作者在结尾处将“礼治”与“人治”作了一个简单的对比,那么礼治和人治的区别在哪里?(主答:蔡展铧)
后记
在男女有别一章里,负责主问的小组成员提出:按照作者在男女有别中的理论,显然亚普罗式的文化下,“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生物学理论道理无法得到实现,该理论下,男女的差别之处仅仅在于性别之分,而又因为这层性别的差异,男女天生被赋予的义务/功能不同,男女之间因生物本能所相互吸引的常态不被容许存在,一切生物因以追求稳定为目的社会而被天生赋予的社会关系所约束。这一个问题其实一定程度上让我们看到了乡土社会里存在的弊处。
而为什么这样亚普罗范式下的社会,人们能够严格遵循这一系列社会的规定?
在礼治秩序这一章里,我们围绕“传统维持礼”的观点,以及“为什么失礼是由个人习惯所维持的而不是社会舆论”的疑惑进行了探讨。关于礼治秩序这一章的两个问题既是我们小组对这一章的思考与探究,又是对上一章遗留问题的答复,或许也是两章之间存在的逻辑。
亚普罗式社会的内涵,不仅仅由乡土社会里,人们的思想察觉,更由人们的行为习惯所坚守着,维持着。这既使“礼”在人们于族人面前作为时被坚守着,更即使是在无人所目视之处也被遵循着,规范着人们的作为。
而对人治与礼治的区别的讨论则让我们进一步明白了礼治社会的特点。
第32小组读书会第三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4日(周 日)9:00 至10:0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第六章
参与人员:
主持:吴依雯
主问:邓凯滢
记录:吴依雯
现场参加:吴依雯,邓凯滢,顾孙楠,黄泳茵,杨培芸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如何区分大家庭和小家庭(主答:杨培芸)
问题2:在家的性质方面,乡土社会的家庭和西洋社会的家庭有什么区别(主答:顾孙楠)
问题3:为什么乡土社会中性别和年龄组间保持着很大的距离?(主答:黄泳茵)
后记
这一章主要讲中国乡村的家庭组成,作者认为中国的家庭已经变成了一种家族,因为家族是单系亲属原则的,中国的家庭也是仅仅在父系方向发展。而这个家庭的可伸缩性是很强的,因为它承载了政治经济等责任,如果责任小,仅仅一对夫妇便可以负责,如果责任很大,那么兄弟叔伯都可以被包含进来。在西方家庭的主轴或者说家庭的核心是夫妇,但是在中国家庭的核心是纵向的,是父子,是婆媳。由于这种核心的构成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夫妇之间感情一般比较淡漠,他们更倾向于将自己处在同性同年龄集团中。同时这也造成了中国人不喜欢将感情流于表面的性格。
第33小组读书会第三期
开始时间:2021年12月8日 9:3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费孝通 著
参与人员
主持:邓雅馨
主问:沈雨昕、王宇彤、岳晓玲
记录:徐淡如
现场参加:全员
远程参加:无
阅读章节
第三章 再论文字下乡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书本第三章分“个人的今昔之隔”与“社会的世代之隔”进一步申引了时间阻隔,对此有什么理解与思考?(主答:徐筱萱、陈佳曼)
2.书本第三章提及“在一个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阻隔的问题,它的寿命是一连串的‘当前’,谁也不能剪断时间,像是一条水,没有刀割得断。但是在人却不然,人的当前是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计。如果记忆消失了、遗忘了,我们的‘时间’就可说是阻隔了。”是否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人同样会凭本能进行活动,即使失去记忆,也仍有可能会做出与记忆相同的事情。(主答:郭露阳、夏诗雨)
3.书中第三章中提及“中国如果是乡土社会,怎么会有文字呢?“,试就书中内容与自身看法分析中国乡土社会下文字使用的原因。(主答:丁香元、刘雅萱、陈熙彤)
后记
试着走走别人的路
——读《再论文字下乡》
有人是有记忆的生物。因为记忆,我们能将过去、现在与未来连结。与其他的生物不同,我们通过做一件事得到的记忆,并非是一套新的生理反应,而是一种象征。因此,我们能够将我们的记忆分享给我们的朋友,传承给我们的后代。那我们也当然可以“借用”一下他人的记忆了。鲁迅先生曾这样说首:“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在杂草丛中,有一条被踏出来的小径,我们走便是了,又何必去踏那刺草。费孝通先生在《再论文字下乡》中提到:乡里人在熟人中长大,在熟悉的地方上长大,“他们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经验无需不断积累,只需老是保存。”当他们遇到生活上的问题时,一定能在年长者处找到解决这问题的方法。这也就是说,很多时候,在我们熟悉的领域,我们走过的路都是别人走过的,不会有遗漏,我们很难再找到新的路。但我们可以把精力放在不熟悉的领域上,在那里找寻一条新的路。走走别人走过的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向远处望去。在十字交叉口,我们选择了属于自己的路,勇敢向前走,将这份记忆保存,将这份记忆传承。跨过没膝的杂草,我们终究也能走出一条路。
第34小组读书会第三期
一、开始时间:2021年 11月 12日(周五 ) 19 :15 至 21 :15
二、阅读书籍:《乡土中国》第四章
三、参与人员
主持:李景鸿
主问:连宁昕 岑静 刘果林
记录:孙丽芳
现场参加:周孝、刘果林、孙易、王婷婷、宋娇妹、孙丽芳、李景鸿、李勇志、
李佳、连宁昕、岑静、陈皙玉
视频参加:无
请假人员:黄诗婕、陈靖妍、郑安乔
阅读方式:全员轮流读
四、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中国古代的“伦”可以解释为一种差序格局,而儒家思想被视作主流的价值观。但是在中国古代,同样出现很多忠君体国的正面形象,如岳飞、于谦、关羽等。这些人物受到景仰与推崇,这与“差序格局”的存在相矛盾吗?这些人物形象得到中国古代政府的宣传,仅仅是因为其符合儒家的孝悌、仁义等准则吗?
(主答:李佳、陈皙玉、宋娇妹)
问题2:在我们现代社会的制度之下,虽然也有宪法、现代政府,但中国向团体格局发生转变了吗?还是仍然以差序格局为主导呢?除了文化传统以外,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主答:李佳、宋娇妹、陈皙玉、王婷婷、周孝、连宁昕、刘果林)
问题3:差序格局与“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社会之间是否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主答:连宁昕、宋娇妹、刘果林)
问题4: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向外推出的,当下越来越多人也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注重回归自我,这两个概念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程度上的联系?差序格局需要完全摒弃吗?它与奉献精神是否冲突?
(主答:宋娇妹、陈皙玉、刘果林)
问题5:“如果要讨论私的问题就是得把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提出来考虑一下了。”“中国传统社会里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党,为了党可以牺牲国家,为了国可以牺牲天下”,我们回看历史,那么多烈士,先贤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是他们的那个时代的社会结构的格局改变了吗,还是这些烈士,先贤只是个例,大部分中国人仍然有私的毛病?那现在呢,我们身上还有私的毛病吗?我们现今的社会结构是不是更接近书中所说的“西方社会结构的格局”呢?
(主答:刘果林、王婷婷、陈皙玉)
问题6:对公共场合公共物品的不爱惜是破坏别人的利益吗?
(主答:孙丽芳、陈皙玉)
问题7:如何理解书中“私”的问题是个群己、人我界线划分问题?
(主答:陈皙玉)
问题8:传统社会中“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天下平”在现代社会是否还起作用?与我们国家当下所倡导的集体主义是否相矛盾?集体主义,是主张个人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团、民族和国家利益的一种思想理论,是一种精神,最高标准是一切言论和行动符合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
(主答:宋娇妹)
问题9:中国古代思想正反说都好?推己及人与以己度人?
(主答:孙丽芳、李勇志)
后记
《乡土中国》第四章讲的差序格局,作者用捆柴比喻西方社会的团体属性,团体具有明确的界限,团体中的人恪守团体格局和团体秩序。而中国社会更像是在水中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纹,在个人为中心的基础上可以向外一圈一圈的拓展,越推越远。显而易见的是,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儒家思想就是严格以个人为中心的,比如亲亲、尊尊、长长所提倡的人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引导的先己后家再国,克己复礼为仁强调对个人私欲的克制。因而,私的毛病在中国就普遍的多。当然,随着法治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中国社会已经走在越来越注重维护公共利益的道路上了。
第35小组读书会第三期
开始时间:2 021 年1 1 月8日(周一) 8:00—9 : 3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费孝通,上海人民出版社
主持:耿东杰
主问:林梦雪、温夏渝、蒋明亮、邵志中等
记录:高树伟
现场参加:于琪民、苏寰柳、尹淑盈、曹智博、李松乘、温夏渝、林梦雪、蒋明亮、邵志中、高树伟、耿东杰、李港都、付馨漫
方式:全员轮流读
问答条论环节
本期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中西方的道德都是靠什么所维系的?(主答于琪民、苏寰柳、尹淑盈、曹智博、耿东杰)
2.团体社会、差序格局形成的原因?(主答温夏渝、林梦雪、付馨漫、李松乘、蒋明亮、邵志中、高树伟、李港都)
后记
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都附着一种道德要素,因之,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
在中国社会,人与人之间是主要依靠道德、儒家思想、传统文化等关系维持,表现为一种差序格局。在西方,是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很明确的团体格局。
我们小组成员深入探讨其形成这两种社会情况的原因,认为,在中国是一种小农经济,古中国也是农业的发源地之一,农耕文化已经根深蒂固,这也说明了,在同一大小的面积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同时,我们需要依附于土地,建立家庭,这种社会成员大部分都是家庭成员,没有明确的规范意识,比如亲亲得相首匿,同居相隐不为罪等,这也表明我们不需要进行合作就可以养活自己,并繁衍后代形成家庭,久而久之就建立起来了一种熟人社会,形成这种差序格局。
在西方社会,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别,农业发展比较晚,过着游牧民族的生活,这就需要人与人之间高度的合作,形成团体,建立起部落等,否则就没办法进行生活,依靠这种团体之间的合作,进行社会分工,建立家庭,这种社会需要通过宗教习惯、社会习俗等规范来约束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慢慢的发展为法律,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团体格局的社会。这种社会的人权利义务关系比较明确,主要是为了团体的利益。
第37小组读书会第三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 月11 日(周四 )9 :00 至 10 :1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
参与人员:王浩枫 邱国铧 冯嘉萤 郑婷婷 赖佳宁 廖骏杰 张书仪 韩凯茵
张嘉欣 徐滢 王玉丹 周逸雯
请假:周奕曦 朱曦 宋瑞溪
主持:王浩枫
主问:郑婷婷 廖骏杰 韩凯茵 徐滢
主读; 赖佳宁 冯嘉萤
记录:邱国铧 张书仪
现场参加:王浩枫 廖骏杰 赖佳宁 邱国铧 冯嘉萤 郑婷婷
视频参加:韩凯茵 张书仪 张嘉欣 王玉丹 周逸雯 徐滢
方式:全员整体感知所读内容后,由两个主读选取部分重点段落进行朗读,主问提出问题,组员之间进行讨论并由主答整合观点进行解答,最后各自分享心得体会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中国乡土社会的家庭和西洋社会的家庭的区别?(主答:徐滢)
问题2:为什么说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主答:郑婷婷)
问题3:乡土社会中,“家族”和“家庭”的区别?(主答:韩凯茵)
问题4:如何理解乡土社会中“男女有别”和其社会安稳之间的联系?(主答:廖骏杰)
后记
本周阅读了《乡土中国》的第六、第七章后,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中国乡土社会家庭和西洋社会家庭的一些区别——在西洋,家庭是团体性的社群, 这个社群能经营的事务也很少,主要的是生育儿女;可是在中 国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这社群里的分子可以依需要,沿亲属差序向外扩大。 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乡土社会也是一个讲究“礼治”的社会:乡土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法则大多来源于前辈的经验。所以乡土社会更多的是用一套道德规范来维持社会秩序,这套道德规范又是来源于传统经验;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两性的结合是对稳定社会关系的一种破坏,因此乡土社会要安排出男女有别的原则——以同性为主、异性为辅的家族代替了家庭,中国传统的感情定向因此偏向于同性发面去发展。
下周,我们将继续阅读《乡土中国》的第八、第九和第十章,敬请关注!
第38小组读书会第三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9日
地点:教工食堂1楼
阅读书籍:《独裁者手册》布鲁斯·布鲁诺·德·梅斯奎塔
参与人员:陈芷洋,李小菲,冯政,余得凯,胡安格,孙震宇,任聪凯,余得凯,谭健,蒋延之,胡芸梦,熊潮引。
主讲:谭健。
核心提问者:余得凯,陈芷洋,胡安格。
问答环节:
Q1:国家没有利益,人才有。那么我们当谈国家利益,到底是在谈谁的利益,这里的“人”指的是谁? 国家领导人还是公民大众?(提问:余得凯)
Q2:如何区分实际选择人和致胜联盟(提问:陈芷洋)
Q3:在谈论政治时,意识形态、文化等因素真的就要紧吗?(真的可以将政治与诞生此种政治制度的土壤割裂开来吗?)(提问:胡安格)
后记
1、本书中讨论“人”的利益,主要是指国家领导人的利益。
书中明确表示不再讨论人民的福祉,也不再讨论其他层面上的因素,纯粹从掌权者如何获得并稳定地保持自己的政权为角度出发。并且人们很容易就谈起美国的大战略、中国的人权政策或俄罗斯重返大国地位的野心,然而从书中的观点来看,这些表述没多大意义。故所以本书中讨论“人”的利益,主要是指国家领导人的利益。
2、区分实际选择人和致胜联盟的主要依据看这些选择人是否完全且相对独立地掌控了领导人的政治生存。
对领导人而言,政治情势可以被分解为三种人群:名义选择人集团、实际选择人集团和致胜联盟。其中,名义选择人包括了所有在选择领导人时至少具有某些法定发言权的人在一个实行普选制的民主国家,名义选择人刚刚触及到政治的门槛;而实际选择人是真正选择领导人的集团,他们往往具有对于领导人的政治生存至关重要的选择权,不仅对领导人或政府保持政治地位至关重要,而且他们往往有能力推翻领导人。故所以区分实际选择人和致胜联盟的主要依据是看这些选择人是否完全且相对独立地掌控了领导人的政治生存。
3、根据唯物史观,意识形态、文化和地缘因素都对政治产生了或多或少的作用,但就本书讨论的对象—从领导人的角度来谈政治—似乎对于其他因素没有给予重视。即从本书的角度来看,决定领导人在处理政治抉择的选择。
第39小组读书会第二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9日(周 二)8:30 至 9 :3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第九章《礼治秩序》第十章《无讼》
参与人员:杨培慧、江淑琪、林子钰、李语馨、杨晓铎、陈妍臻、陈莹莹、莫舒琪、关佩珍、吴雨桐、劳凤桃、叶万风、曾文茜、严莹、吴丽萍
主持:关佩珍
主问:关佩珍
记录:杨晓铎
主读:全体成员
现场参加:全勤
视频参加:无
方式:全员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讨论。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礼治形成的脉络是什么?(主答:杨佩慧、陈莹莹)
问题2: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什么式?(主答:江淑琪、关佩珍)
问题3:与人治和法治的区别在哪里?(主答:林子钰)
问题4:法治社会和礼治社会分别是怎么看待打官司的?(主答:李语馨、陈培慧)
问题5:当司法制度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时,要如何去达到秩序平衡呢?请举例说明(主答:李语馨)
后记
在礼治秩序这一节,乡土社会的秩序维持与现代社会的维持不同,相对于“人治”和“法治”,乡土社会更符合“礼治”。这该怎么理解呢?乡土社会的秩序不需要外力来维持,而是凭借着个人的本能或良知就可以达到维护秩序的目的。“礼治”是从传统的观念变化、延伸而来的,受到传统的影响,受到经验的内化而形成的,还受到文化的影响,这些传统、文化、经验是能够解决生活问题,使得生活在特定范围内的人能够将礼治延续,是合式的。合式是指合乎当时的行为、文化、思想的范式。这也决定了法治、人治与礼治的差别与不同。礼治更合乎人的主观范式、文化范式。
在无讼这一章节,费先生通过讨论“讼师”这一个词引起了大家对于“讼师”和“律师”关系的探讨,从而引发了我们对于“在法治社会和礼治社会中,怎么去看待打官司这件事”的思考。在礼治社会,打官司被看成是讼事,人们对此的看法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这种服膺是在传统的长期的教育下,是潜移默化而产生的,他们更注重礼俗。而维持礼俗的力量在于克己修身,是由个体自主地恪守规矩,更加强调个人的主动性。一旦个人遇到打官司就会被归因到长辈的身上,例如父母、师长,是由于教化不足而引起的,是会面临着抵触情绪,被批判的,被标签化的。而法治则更强调法律秩序、制度和条文,对于打官司这件事的看法和意图也不仅仅局限于负面的影响,而是更注重个人权益的维护,对打官司的评价也不再聚焦于消极影响层面。除此之外,费先生法治和礼治的有关观点引发了我们对于“当法治打破了礼治的秩序时,我们该怎么去达到两者间的平衡”问题的思考。在我个人看来,在现代社会,其实更多的人会遵循法治秩序,但是现在两者间的距离并没有那么大了,两者之间的鸿沟是可以被填补的,两者正处于逐渐融合的阶段。而两者之间的平衡,受到社会影响、社会价值的影响,这对于我国法律的本土化提出了一个挑战和要求,要通过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去建设法律系统。而由此也可以看出这对法官的要求更为苛刻,要求更高,对于礼治的敏感性和法治系统的专业性有着更高的要求。
第40小组读书会第二期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12日(周五) 14:00至14:50
阅读书籍:《乡土中国》中 章节:《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
参与人员:
主持:林梓雯
记录:林梓雯
现场参加:林梓雯 刘君琳 施仪欣 赵一妙 胡铭 黄展涛 钟宇凯 杨舒文 刘镕赫
线上参加:陈映彤
方式:先通读 再讨论
问答讨论环节
本期讨论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问题1:《文字下乡》第六段中“用声气辨人”的“声气”是什么?(主答:林梓雯 )
问题2:《再论文字下乡》中关于小白老鼠能否向别的老鼠学习的论述是否(主问:胡铭 主答:杨舒文)
问题3:“最早的文字是庙堂性的”,文字的出现与人们的生活难道是割裂开的吗?(主问:赵一妙 主答:胡铭)
后记
用“声气辨人”就是说熟人社会中,它们是“面对面的社群”,那么这种每日都能见面的情况致使他们往往能用一句“我”或“我呀”的声音、语气辨认出熟人身份,而无需多言。文字与语言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效果不同。人们无法仅凭借“我”这一个字来确定人们的身份。文字下乡之不易可见一斑。
最初创造文字的目的可能是为了更好的交流与记事,但当文字成为体系后,以汉字为例,它本身的复杂性与其文法的复杂性致使它无法普及开来,而最终成为了某一阶层的特权,例如甲骨文是巫师用来向上天占卜的,因而最早的文字是庙堂性的。另一方面,从空间上来说,由于村落之间语言不通,一村之长需要与外界通信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选择一些符号进行象征。村和村之间逐渐形成了这种通信符号,亦即早期文字。但是这种交流通信往往只存在于村长之间,扩大来讲,即各部落的领导者或某个政权的上层之间,因而最早的文字是庙堂性的,即其普及度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