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法学教育及职业生涯”学术沙龙成功举行
2016-04-08信息来源:
编辑:审核:

201646日晚上7点,由法学院主办的学术沙龙2016年第1期在深圳大学文科楼1300会议室如期举行。深圳大学法学院张轶老师主讲,孔庆平副教授和杨剑副教授担任主评论人,王茂琪副教授主持,丁南副院长以及多位法学院老师出席。

本次学术沙龙以“德国法学教育及职业生涯”为题展开讨论。

张轶老师结合他多年在德国的求学、教研以及律师实务的经历,讲述了德国的“法学院门槛”、“法学教育”、“法官、律师的职业生涯”三部分内容,其中还穿插着德国的法院系统和诉讼制度等相关知识。

张轶老师先对德国法学教育现状进行描述分析,他指出“德国律师执业人数共14多万人,大学共有300多所,其中开设法学专业的学校不到一半。”并且介绍了德国法学院入学要求(Abitur + 分数(1++ 耐心),论证了德国法学院“严进严出”的教育模式。

在德国的法学教育方面,张轶老师介绍了德国法律职业人一般都要经历大学研习、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实习、职业预备、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四个阶段的法学系统教育。然后,主讲人介绍了法学教育的学科,包括基础学科和选修学科,其中法学基础学科主要包括:民法、刑法、诉讼法、公法、法哲学、法社会学等,选修学科例如知识产权法等;还介绍了德国法学教育的课程形式,主要包括讲授课、练习课和讨论课等三种形式,其中讲授课主要培养学生的系统知识,练习课主要内容为分析案例,讨论课以“间短报告—评议—完成学术论文”的形式,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和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此外,介绍了德国的第一次国家考试、实习和第二次国家考试;最后,还介绍了LL.M. LL.B.LLM in Engl. LL.B.LL.D/Promotion等教育形式。

在德国的法官、律师的职业生涯方面,张轶老师介绍了律师、企业法务、公务员和法官等各项工作的工作强度和收入;还介绍了法官职业的职业条件、人员构成以及法官职业的特点;并且介绍了律师职业的职业要求、人员构成以及工作内容。其中还穿插着有关德国法院系统和诉讼制度等相关知识。

随后,各位老师和学生意犹未尽,就张轶老师的精彩发言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最后,此次沙龙在掌声中圆满结束。

主讲人简介:

张轶,法学博士,深圳大学法学院讲师。

2003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专业,获得法学学士学位。之后赴德求学,学习民法和知识产权法,先后在慕尼黑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2006年到2009年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所从事知识产权制度的比较研究。2010年起在欧洲一家大型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从事德国及欧洲法律实务工作。

2015年起为深圳大学法学院讲授知识产权法课程,并利用2016年初寒假赴德为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和博士生讲授中国债法和物权法。

GRUR IntZvglRWissRIW 等核心期刊发表德文论文数篇,并出版专著“Lizenzvertrag im chinesischen Schutz- und Schuldrecht(Herbert Utz Verlag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