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大学2019年“荔园挑战”创新创业大赛成绩公布,我院师生取得佳绩。学院共获奖学术赛道11项、创业赛道1项(另有一项为我院李晓凤教授指导,以管理学院名义获奖),覆盖学术赛道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及创业赛道银奖、铜奖,所获奖项占全校获奖项目总数的1/10。
 法学院一直有扎实教风学风的优良传统。近几年来,面对社会对法学及社会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我院师生进一步突出了增强自主学习意识、优化教风学风、狠抓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工作。2019年“荔园挑战”创新创业大赛开展以来,法学院高度重视,学院领导亲自部署,职能部门积极组织,全院师生踊跃参与,以赛代教、赛教融合,全力投入紧张的备赛之中。我院师生在学校“挑战杯”竞赛中获得佳绩,是对我院人才培养质量的充分肯定,同时是全院师生在此方面扎实基础与深厚积淀的积极体现。法学院将继续以此为方向,将人才培养列入到学院工作的首要位置,继续推动我院教风学风工作的持续进步。
  
  法学院获奖信息如下:
 
 
  
   
    
     | 深圳大学2019年“荔园挑战”创新创业大赛学术赛道决赛获奖信息 | 
    
     | 学院 | 奖项 | 作品名称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 法学院 | 特等奖 | 规范性文件一并审查的司法裁判规则研究——以271份法院裁判文书为分析样本 | 赖楚琳、王洁莉 | 李明超 | 
    
     | 法学院 | 一等奖 | 我国语境下的家长惩戒权问题浅析 | 邹君倩、李淑媚、戴唯、王赞
 | 白云 | 
    
     | 法学院 | 一等奖 | 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最低线分析的调研报告——以深圳市为例 | 张燕、邓洁怡、陈熙来、纪丽欣、罗慧怡、曾颂茗
 | 周娅 | 
    
     | 法学院 | 二等奖 | 香港青年赴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创业的制度优化研究 | 梁美英、张逸卓、王宇汛、田嘉丽、赵明明、刘欣悦
 | 黎沛文 | 
    
     | 法学院 | 二等奖 |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税制协调问题研究——以“府际合作”为对策视角 | 林可妍、陈艳、陈靖怡
 | 黎沛文 | 
    
     | 法学院 | 二等奖 | “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深圳市建设社区家庭临终关怀服务机制的问题研究 | 文斌、林馨怡、叶玲春、陈琴、谭健辉
 | 唐咏 | 
    
     | 法学院 | 三等奖 | 互联网公益项目的公信力、感知创新性与持续性参与意向 | 张炜轩、黄尚斌、许译丹、林丹霞、杨玉玲、
 佘涵、陈瑞玲
 | 许英 | 
    
     | 法学院 | 三等奖 | 深圳市人才政策法治化研究 | 周琳琳、何伟晖、林乐芸、袁晟耀、李妍琦
 | 高俊杰 | 
    
     | 法学院 | 三等奖 | 深圳心理机构从业人员调查研究报告 | 吴兆峰、苏可欣、陈添婧、续芳冰、陈泳璇
 | 李晓东 | 
    
     | 法学院 | 三等奖 | 我国河长制的运行困境及其法治化路径探讨 | 顾悦、刘梦、曾琴美、郑曼琪
 | 周卫 | 
    
     |   法学院 | 三等奖 | 医疗暴力事件如何影响公众对医生的信任 | 唐梓馨、陈嘉敏、黄芷婷、陈诗韵、卓佳虹、
 陈佩怡、李鸿海
 | 池上新 | 
   
  
  
  
  
 
  
   
    | 深圳大学2019年“荔园挑战”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赛道决赛获奖信息 | 
   
    | 学院 | 奖项 | 课题名称 | 类别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 法学院 | 银奖 | 暖终行动——社区家庭临终关怀服务及观念推广计划 | 公益筑梦组   | 文斌、林馨怡、叶玲春、黄嘉馨 |      唐咏   | 
   
    | 管理学院   | 铜奖 | 连接社区治理设计与重新发现社区价值的开放平台 “邻声”   | 公益筑梦组   | 翁家雄、谢美玲、王楚儿、冯诗卉、冯诗卉、陈嘉丽、潘韵秋、李晓欣、黄耀嘉   |     李晓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