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起超
简介:

河南安阳人,深圳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讲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立法学和法社会学。

教育背景
中国人民大学 获法学博士学位(法学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 获法学硕士学位(法学理论)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获法学学士学位
研究领域
立法学和法社会学,具体包括:
1.立法学的“经典之题”:立法权、立法主体、立法程序与立法技术;
2.立法学的“深圳之问”:城市法治与深圳立法的衔接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法治问题的理论与实践;

3.立法学的“方法之本”:提炼立法学研究方法,着重关注立法与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
教授课程
本科生:法学概论、法理学
硕士生:法理学、立法学
荣誉奖励
1.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博士)
2.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2020年学术年会青年论文奖 一等奖
3.国家奖学金(硕士)
4.国家奖学金(本科)
科研论文
论文:
1.王起超:《四十年法学理论研究方法流变——一个学术史的视角》,独著,《中山大学法律评论》第15卷第1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8年版,第173-188页。CSSCI来源集刊。
2.王起超:从专门到专业: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立法职能的理论阐释》,独著,《地方立法研究》,2020年第2期,第14-31页。CSSCI来源期刊扩展板。
3.王起超:《粗放和精细:论立法技术的秩序建构路径》,独著,《河北法学》2021年第5期,第171-185页。北大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扩展板。
4.王起超:《论立法社会学研究方法:立场、优势与挑战》,独著,《法律方法》第35卷,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第211-223页。CSSCI来源集刊。
5.王起超:《我国立法学课程的教学困境、成因与缓解——以立法学研究方法为视域》,《法学教育研究》,第34卷,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CSSCI来源集刊。
6.王起超:《完善法律体系的多维探析》,独著,《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2月12日,第8版。
参编著作:
1.担任《朝阳法律评论》执⾏主编,主编出版《朝阳法律评论》第15辑,浙江人民出版社。
2.参与编写《中国法治评估报告之中国立法七⼗年》,并担任统稿人,朱景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3.参与编写《完善以宪法为核⼼的法律体系研究》,撰写第⼆章,冯⽟军主编,中国⼈民 ⼤学出版社2018年版。
4.参与编写《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2016)、(2017)、(2018),朱景文、沈国明主编,法律出版社2016、2017、2018年版。
5.参与编写《京津冀协同发展立法研究》,冯玉军主编,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
科研项目
1. “《思想道德准则》研究和草案初拟” ,国家社会科学基⾦特别委托项目,主要参加⼈(主持⼈:冯⽟军(中国⼈民⼤学法学院教授)。
2.“完善以宪法为核⼼的法律体系”,国家社科基⾦重⼤项目,主要参加⼈(主持⼈:冯⽟军,中国⼈民⼤学法学院教授)。
3.“社会主义核⼼价值观融⼊立法过程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重⼤项目,主要参加⼈(主持⼈:刘风景,华东政法⼤学教授)。
4.“设区的市立法’同质化’问题研究”,广东省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主要参加人(主持人:石佑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
5.“长三角洲区域协同立法研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项目,第三参加人(主持⼈:⾦梦,华东政法⼤学副教授)。
6.“首善之区法治引领作用研究”,北京市法学会市级项目,第四参加人(主持⼈:冯⽟军,中国⼈民⼤学法学院教授)。
7.中国法学会《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撰写“法学教育与法学研究” 部分(2019)、(2020)、(2021),中国法学会特别委托项目。
其他事项
学术兼职
1.担任中国法学会中国⼈民⼤学法治评估研究中⼼研究⼈员。
2.担任《⼈⼤法律评论》(CSSCI来源集刊)责任编辑,2018年10月-2019年11 月。
3.担任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秘书处秘书。